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春走基层丨“乡医书记”的“治”村之方

日期: 来源:海报新闻收集编辑: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单蕴菁 矫志欢 曲欣萍 冯璇

  视频拍摄:李鸿如

  时间:2023年1月10日

  地点:济南市彩石街道北宅科村

1月10日,农历腊月十九,大众网·海报新闻“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北宅科村

  济南的冬天,藏在群山缭绕的山村里。济南东部的宅科水库旁,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正在一位特殊“医生”的细心照料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1月10日,农历腊月十九,大众网·海报新闻“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北宅科村,跟随“乡医书记”姚雪峰的脚步,探寻北宅科村成为山东省省级齐鲁样板村的“求医问道”之路。

大众网·海报新闻“新春走基层”记者跟随“乡医书记”姚雪峰的脚步,探寻北宅科村成为山东省省级齐鲁样板村的“求医问道”之路。

  24小时派送医疗“红包”

  她说:“有我在,他们心里要踏实不少。”

  临近年底,北宅科村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在清晨的蜿蜒山路上,姚雪峰一袭白褂,轻轻拉开了北宅科村卫生室的铁门,这是记者第一眼看到姚雪峰的景象。作为北宅科村的乡村医生,今年已经是姚雪峰从医的第23个年头。

  喷洒酒精,取出血压计、血氧仪,姚雪峰轻车熟路地完成卫生室出诊前的准备工作,她刚拿出近日的面访记录本,卫生室的门便被推开了。“姚书记,我来测测血压。”70多岁的村民高育英患有高血压,姚雪峰得知情况后,坚持每月为她测量血压,将老人的数据记录在档。高育英双手冻得通红,解衣服有些吃力,姚雪峰走上前,帮老人解开衣扣,脱掉一只袖子测量血压。“高压190,低压100,最近的降压药有按时吃吗?”问及吃药状况,老人支支吾吾地说,没感到不舒服就没吃。

  “一定要按时吃药,把血压降下来。”说着,她拨通了老人子女的电话,“老人还是要按时吃降压药,先把血压降下来,明天我再去家里给她测一次,要是忙忘了,记得给我打电话。”刚挂电话,她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是村里的老人问起吃药注意事项。“有的村民心疼花钱,即使身体不舒服也硬扛着,往往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姚雪峰向记者解释道,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打工,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是他们最大的牵挂。“在北宅科村待了几十年,村民们早就把我当成了亲人。有我在,他们心里要踏实不少。”

  2022年12月,济南疫情形势严峻,姚雪峰联合村“两委”将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抗原等医疗用品整理为“医疗红包”送到村民家中,人手不够,他们就24小时加班加点派送。“过年为村民送‘红包’,既希望他们保重身体,也寓意着红红火火。”姚雪峰说。

  用行动解决“吃药”难题

  她说:“2054名村民我都‘心中有数’。”

  2018年,姚雪峰被推选为北宅科村党支部书记,从“乡医”到“书记”,转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心。

  冬天,气温骤降,卫生室内的村民却络绎不绝。村民姜阵水曾是北宅科村12户省级建档贫困户中的一员,一家四口,三个都是残疾人。从事乡医这些年,姚雪峰时常为姜振水测量血压、血氧,记录他的身体情况。当选村支书后,姚雪峰主动联系环卫部门,为姜振水争取到环卫工人的公益岗,“老人行动没问题,就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姚雪峰说,每月800元,虽不多,却让这个家庭第一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以前没钱看病,吃药也没人管着,只能买些最便宜的。现在政策好了,不仅有了收入,姚书记更是每个月都上门送药,而且一分钱也不用花。”姜振水高兴地说。

  “吃药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姚雪峰松了一口气,姜振水等家庭每月用药需要到街道卫生院领取,老人们年纪大,身体不好,按时拿药的担子就落到了姚雪峰肩上。“最多的时候,我帮25个村民拿药,药装了一麻袋,足足有半个人高。”从2018年到现在,姚雪峰月月如此,从未停歇。

  测量完血压、血氧,姚雪峰为姜振水整理好身上橙色的环卫工人制服,把他送出门外,抽出他的家庭档案,完成这个月的更新。打开档案,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手写记录字样,姚雪峰说,“从落户北宅科村起,每一个人我都会手写建档,从体检表到个人基本信息,2054名村民我都‘心中有数’。”

  以“诚心”换来村民真心

  她说:“千家万户总得有个为民服务的。”

  自1999年来到北宅科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23年恍如昨日,在北宅科村的经历一幕幕闪现在姚雪峰眼前……

  刚嫁到北宅科村时的姚雪峰,大学刚毕业,怀揣着一腔热血,在左邻右舍的劝说下,留在了家乡,坐在设备简陋的卫生室,她下定决心要完成作为医者为民服务的使命。

  匆匆十余载,时间到了2018年,姚雪峰以时间换真心,成为了村民们最信赖的“亲人”。彼时的北宅科村,村里耕地极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路灯“垂头丧气”、自来水管道老化、道路年久失修……北宅科村的担子,需要一位一心为民的带头人来挑。老党员们纷纷来到姚雪峰家中,恳请她接过这担重任。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姚雪峰答应参加选举,顺利成为北宅科村党支部书记。

  她说,“千家万户总得有个为民服务的”。为了让村民24小时能喝上自来水,姚雪峰自己找到公司完善维修方案,将预算做明、做细,带着方案找到相关领导,北宅科村的管道改造项目被正式提上日程。三年后,北宅科村完成了自来水全覆盖,往日需要开拖拉机去买水的居民再也不用冒着严寒酷暑奔波在买水路上。

  “无论是作为乡村医生,还是村党支部书记,我始终站在老百姓这头。”站在卫生室门外,姚雪峰望着不远处北宅科村委会外新建的活动广场说道。时间已过八点半,姚雪峰匆匆锁上卫生室的大门,带领大家走向村委会,开展今天的工作。问及新年愿望,这个朴实的“乡医书记”只是笑着说:“我们村的年糕、面条远近闻名,我的愿望就是搭上彩石街道‘乡村赋能’的快车,让村民直接对接市场、供应农产品、参与电商,学习市场营销的本事,带领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相关阅读

  • 福泉:腊味飘香迎新春

  • 随着春节临近,福泉市居民开始赶制腊肉、腊肠等腊味,备好年货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飘香的腊味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村民在整理腊肠村民在熏烤腊肠村民展示熏烤好的腊肠来源:云黔
  • 姜福村:让家乡变成“诗和远方”

  • 美丽宜居的姜福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6日,大雪过后,天空放晴,阳新县三溪镇姜福村村民喜气洋洋,忙着张罗置办年货,村子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
  • 开心plus!这个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福啦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月14日,寿光市台头镇韩庄村内洋溢着浓浓年味儿,老人们脸上喜气洋洋。村委给村里70岁-79岁的老人每人发放了200元村超市代金券,80岁(含)以上的老人每人
  • 点赞!日照新增五位“山东好人”

  •   近日,山东省文明办公布第129期“山东好人”,我市共有5人入选!他们分别是:助人为乐任余涛、见义勇为宋时林、诚实守信田胜亮、敬业奉献赵庆瑞、孝老爱亲李善芳,下面让我们一起
  • 乡医贾君:3700 多人的健康“医靠”

  •   “哪里不舒服?”“我试着头有点晕,还有些咳嗽,你给看看怎么回事?”  1月10日10:00,岚山区碑廓镇大朱曹一村卫生室,乡医贾君刚为一位患者看完病,紧接着迎来了另一位问诊者。 
  • 春节慰问暖人心 浓浓关怀显真情

  •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为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营造和谐稳定、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近日,西固区河口镇石圈村党总支搭建村企共建、企民共建平台,联合辖区企业三合源砖厂开展春节慰问活
  • 安徽五河安子口村:板材生产忙 村民有盼头

  • 1月11日,在安徽省五河县安子口村世诚装饰板厂车间内,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器声咔咔声和工人忙碌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支春节赶工的交响乐。工人们正在忙着包装80后的朱伟伟是

热门文章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新春走基层丨“乡医书记”的“治”村之方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单蕴菁 矫志欢 曲欣萍 冯璇  视频拍摄:李鸿如  时间:2023年1月10日  地点:济南市彩石街道北宅科村1月10日,农历腊月十九,大众网·海报新闻“新春走
  • 岁末年初,江门交警整治交通秩序

  • 江门交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岁末年初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张胜军)岁末年初,正值春运道路交通出行繁忙期,为了预防道路交
  • 中科炼化液化烃码头工程胜利中交

  • 刘冀城 通讯员 林江海 张慷 朱立新 1月16日,中科炼化134万吨/年通过能力液化烃码头工程胜利中交。   134万吨/年液化烃码头工程是中科炼化重点工程项目,工程包括2个5千
  • 亮点满满,泉城非遗陪你过大年

  •   1月14日(农历腊月廿三)至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济南市2023年“泉润非遗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
  • 意大利头号黑手党头目落网,已潜逃30年

  • 极目新闻记者 胡莉据BBC1月16日报道,意大利头号黑手党头目马泰奥·梅西纳在西西里岛被捕,他已潜逃30年。马泰奥·梅西纳(图片来源:《镜报》)据《福布斯》杂志报道,梅西纳是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