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育人时效,定陶区组织各学校开展多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全力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实践课堂让知识灌输欢乐多起来
以提高学生认知为目标,实地教学丰富教育形式。定陶区第一实验小学积极探索“科技文化教育”相关实践,组织学生们到区科技馆和博物馆进行户外研学活动,帮助他们开拓视野,领略科学文化魅力。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把宣讲讲台“搬进”水库,让学生们参观了解制水工艺与流程;组织学生们到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观看消防员们的讲解和实地演练,让学生们了解了如何预防火灾发生、正确的救火方法以及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科学自救互救。
通过多样的文明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区第四实验小学通过开展“把废纸送回家”活动,把废纸和用完的旧本子等放到特制的回收箱里,然后再用卖废纸的费用购买“豆苗”种子,进而开展"卖苗活动”。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通过聘请外教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缤纷的美食课程,同学们与外教和同伴用英文交流世界美食知识,自己动手制作美食和品尝美食,提高自己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实践活动让素质教育培育强起来
植根爱国主义情怀,强根塑魂,在青少年心中筑牢思想之基。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组织学生们参观区少年宫,通过少年宫讲解员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详细讲解,让大家体会到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主义情怀。
以“树人” 为目标多措并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山大附中实验学校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以“我是光荣的社区清洁卫士和我是文明宣讲员”为主题、麦田拔草的劳动实践和“走进社区,关爱老人”的雷锋月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将曹州绳编,曹州堆绣,定陶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有效的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对丰富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们了解定陶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步,定陶区将持续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健全育人激励机制,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