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5月11日,初夏时节,记者来到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下阔什巴格村,双向四车道柏油马路直通村委会,道路两旁的桑树上挂满了紫色、白色的桑葚,一辆辆私家车停靠在马路边,不少库尔勒市民在这里免费品尝桑葚。
道路尽头是库尔勒市家具装配产业园,新疆贝多家具有限责任公司、巴州百灵木业有限公司、库尔勒桃源家具厂……一家家企业里正在生产着各类家具,全屋定制家具、沙发、餐桌、各种柜子、各种型号的床都实现了“村里造”。
“这些都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金磊的‘杰作’。我们现在在家门口工作,不仅能照顾家,工资还挺高呢。”下阔什巴格村村民买买提·吾守在村里的家具厂工作,现在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
垃圾场变成桑葚园
买买提口中的安金磊并不是下阔什巴格村人。2018年,库尔勒市启动“星火计划”赴其他省市招聘了一批复转军人来库尔勒市任职,安金磊就是其中之一。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农村的他,在经过一段时间社区工作后,主动申请去农村,之后就与下阔什巴格村结下不解之缘。
安金磊(右)在库尔勒郭霞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产蛋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摄
2019年10月,安金磊当选为下阔什巴格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0万元,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民收入全靠去周边县市打零工。村口有一个十几亩的林带,就像垃圾场,到了夏天臭气熏天。
安金磊曾经是一名武警部队战士,退役后在云南、浙江等地做生意,看过美丽乡村的样子,所以眼前的景象让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安金磊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村庄的面貌,可村里人能相信他这个外地人吗?
“我们村那块盐碱地适合种啥树?”安金磊知道只有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村民们才会相信他。他听说,村里年年都在这里种杨树,但成活率低。于是安金磊到处打听这块地适合种什么样的树,不管是农业农村局干部还是卖苗木的老板,他都会问同样的问题,最终得到了一个答案:这里适合种桑树和小白杏树。
安金磊的想法得到了库尔勒市统战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他和工作队员带领几个村民一头扎进了垃圾堆,清理垃圾、采购树苗、拉牛羊粪、翻地浇水……安金磊天天和村民们一起泡在盐碱地里,一棵棵桑树苗种了下去,没想到第二年就结了果,现在已经形成了35亩桑葚园。
村里建起家具装配产业园
栽下桑树只是安金磊计划的第一步。他告诉村民,不管从哪里来的人,只要来到村里,桑葚免费吃。
村民们有些不理解,可安金磊知道,要想让下阔什巴格村发展起来,就必须要有人气。下阔什巴格村距离库尔勒市区15公里,这里既没有风景区,也没有像样的企业,如果没人来,这里就是一个没前途的小村庄。有了桑葚,哪怕是有人采摘下来去巴扎售卖,安金磊都不会阻止。
事情果然按照安金磊的判断一步步推进。2021年,越来越多的库尔勒市民开车来到下阔什巴格村采摘桑葚,享受田园慢时光。有了人气就有希望。
安金磊得知,村里有很多会木工手艺的村民,也有不少家庭开了小作坊,于是他就多方联系找到了在库尔勒市卖家具的刘平,邀请他来村里玩。经过多次沟通,刘平双馨家具厂正式入驻下阔什巴格村。
村里开小作坊的村民们成了刘平双馨家具厂的第一批工人,而这家家具厂也从刚开始年产值不足200万元发展到如今年产值800多万元。
村里有了工厂,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周边乡镇村,一些老板也开始主动和安金磊联系。如今,下阔什巴格村已有24家家具厂,一座座标准化厂房、一条条生产线推动着这个村飞速发展。此外,村委会还帮助企业打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及员工宿舍楼。
35家企业带来千余就业岗位
安金磊还推动着村里其他产业的发展。村民郭锦霞是个养鸡能手,一心想着扩大规模,但资金短缺。在恰尔巴格乡党委的指导下,安金磊和驻村工作队一起为郭锦霞办理了贷款,还新增了全自动养鸡生产线,喂料、喂水、捡鸡蛋都不用人工了。
村民阿依古丽·艾木都开了家裁缝店,她想要扩大经营规模,但没有好办法。安金磊就帮助阿依古丽联系库尔勒市技工学校,帮助她学习服装设计,现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剪刀手”。
目前,村里共建有食品公司、农家乐、物业公司等各类企业35家,每年能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下阔什巴格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不足10万元壮大到了2023年的230多万元,如今的下阔什巴格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安金磊也从一名外地人变成了全村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