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对话余华苏童,你们怎样才能上电视节目?

日期: 来源:视觉志收集编辑:视觉志

前些日子,网上有个被讨论很久的新闻。

说是深圳有个小朋友和妈妈去逛书店,趁妈妈不注意,买了一些言情、盗墓类的书籍。妈妈发现后勃然大怒,对店员嘶吼:你们这是在卖“毒品”。

很多网友评论:人家是正经书店,凭什么这样对店员说话。再说,言情和盗墓小说也没有教唆孩子犯错。

也有人表示同情孩子:想读书是好事,只是世界上书太多,没人引导孩子,什么样的书对他最有益处。

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没人引导”呢。日常生活中,没有一个专业人士能告诉那个妈妈,言情和盗墓书籍到底有何意义,也没人告诉我们,千千万万的“好书”该如何选择,对生活的意义何在。

最近,我们终于找到了几个明白人,能把“读书的意义与乐趣”给我们展示得清清楚楚。

具体说,是找到一档读书节目——

《我在岛屿读书》,豆瓣评分9.1,常驻嘉宾余华、西川、苏童,飞行嘉宾一水的文圈大咖。听这帮人讲故事,胜读十年书。

这年头,读书节目常有,《我在岛屿读书》评分9.1,何德何能?

因为它和任何读书节目都不一样,它不追求综艺效果,只是找了海南岛上一间“分界书屋”,拉来一群文学家来侃大山、讲故事。

而真正会讲故事的人,是不会对着草稿念故事的。那种“女主叫小美,男主叫大壮,他们相爱后来死了”的套路,文学家不屑于玩。

他们要给你讲的,是真正有关的“文学的故事”。

他们聊文学的历史,中国第一本文学双月刊《收获》,如今的主编是程永新。他担任飞行嘉宾,和余华几个人文圈往事:《收获》之所以65年不衰,是因为延续了创始人巴金和靳以的文艺精神,而苏童是当年发稿最多的人。

他们“攀比”自己的学生,聊聊谁的弟子是《收获》最年轻的作家,顺便奉上余华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如果要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一定要写他对声音的敏感,这样才能更加真实。

“段子手”余华自曝,他搬家时为了搬书,烧掉了所有作家朋友给他的信件,苏童的信最无聊。

叶兆言披露,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原因和别人不一样。余华写作是为了不拔牙,苏童是热爱文学但现在不承认了,而他是为了成为作家。

“老实人”苏童忆往昔,说自己是圈里的“人体搬运工”。当年他和莫言几个人带着史铁生出门,他就负责背着史铁生,后来叶兆言身体不好了,聚会时他就负责背着叶兆言。

他们站在书架前,一起找老朋友们写的书,一起看《收获》创刊号。看到目录上老舍的名字,就顺便聊起老舍的《茶馆》,从作品的文学意义谈到老舍的艺术特征,将这篇经典重新安利给观众。

坐在桌前喝茶,大家谈起散文的写法,作家祝勇就讲起的古代帝王轶事;聊到周氏兄弟的散文成就,就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到人的天性。

余华友情建议,想理解鲁迅的情绪,可以看《野草》,了解鲁迅的思想,就去读杂文。

对于周作人,苏童推荐了《初恋》。

一期节目五十多分钟,这群文坛大佬一直在聊天,盘爱伦坡的小说《玛丽罗热疑案》,八卦希腊诗人埃里蒂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前情。

沈从文、汪曾琪、海名威、卡夫卡……每期节目都提到大量的作家、作品,安利大批好书,内容丰富到需要拿小本本记笔记。

这档自由散漫,毫无综艺效果的节目,用最轻松的方式,把文学最有趣的历史、最经典的书目、最专业的赏析角度安利给观众,给了人们捧起书本的冲动,润物细无声。

豆瓣9.1,它值得。

其实,《我在岛屿读书》最可贵的地方,是制作团队的发心:他们想用最尊重文学的方式,切实地帮人们解决“碎片化时代的阅读困惑”。看完这档节目,我们就能搞明白两个问题:

我们为何要读书;我们该读什么书。

“为何要读书“这件事,是困惑许多人半生的问题。人均学历越来越高的时代,保持阅读习惯有什么意义?

飞行嘉宾欧阳江河是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者。欧阳江河是诗人,第一次上岛时,他面对大海,发出兴奋的感叹:这是一片被苏轼凝视过的大海!苏轼被发配儋州时,一定望过这片海!

那一瞬间,屏幕上那片毫无特点的海面,突然有了诗意。

满月之夜,大家举行了小型诗会。欧阳江河说,今天朗诵会的背景,月亮、天空、海水、石头、篝火,都和万古相衔接。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就是穿越。这是一种古老的、诗意的、诗人意义上的时间观,李白在我们身上活着,杜甫在我们身上活着,我们都活在永恒的月亮的照耀之中,活在篝火的焚燃之中。

那几句话,让多少观众起了鸡皮疙瘩。原来文人是这样看待月亮和诗歌,这样理解时间和生活。他们把文字朗诵给岩石,朗诵给海浪和风声听,他们在那个夜晚,打破了时空的壁垒,和古人、和自然一起,获得了永恒。那一夜,他们是读书人,也是神。

原来,读书不为求黄金屋、颜如玉,也无关内卷与上进心,读书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更多的乐趣。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如果能和大佬们一样,撸根羊肉串就能念出一句徐宗干的“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那生活简直太精致,太自在了。

很多媒体人都说,这种看海、撸串、聊大天的“玩法”,是为了迎合人们对“慢综艺”的需求。

错了。小视看到的,是这档节目对作家们专业的尊重,以及对文学的虔诚。如今,极少见了。

《我在岛屿读书》帮人们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其实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喜欢“好书”。节目小助理房琪就说过,自己少年时喜欢读郭敬明,但是她并不觉得喜欢这种东西有什么好丢脸的。

这种说法引起很多争议,人们都问,文学应不应该宽容流行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在这个充斥网络文学、网络用语的时代,人们的阅读偏好、写作习惯甚至生活态度都被严重影响,作家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普通人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种情况?

很幸运,通过《我在岛屿读书》,《视觉志》获得了对话作家余华和苏童的机会。对于当代人阅读和生活的困惑,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视觉志:网络用语层出不穷,看不懂的时候您会怎么做?

余华:B站是我的百科全是。我要搜什么东西,基本上是去B站搜。以前我写作的时候,我的桌子上会放一部字典,现在就很简单,我就拿一个手机。

视觉志:像“emo”这种网络用语,有可能出现在您的作品中吗?

余华:是这样的,网络用语要想进入文学作品,它需要时间。因为我们现在的网络用语基本上是一两年换一批,(一两年)就有一些很时髦的这种用语。如果将来能够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时候,你要考虑到后面的读者,他要看得懂。那就意味着,这个词汇它起码应该在社会上存在十年了。起码它要存在十年以上,才能进入到文学作品。否则,比如说像那种现在很时髦的网络用语,很可能过个几年以后,老一代的读者还没学会,下一代读者也不知道了。这样的网络用语,我不建议加入到写作中去。

视觉志:您觉得,所谓“网文”的出现,对于我们是有价值的吗?

余华:网络文学的阅读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必需的。因为就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爱读这样的作品。他们可能是在睡觉前(阅读),因为现在工作压力很大,他们想放松一下,这样可以让他把白天工作中杂乱的东西给屏蔽一下。有助于入睡,挺好的。

视觉志:您参加综艺这件事让我们很意外。《我在岛屿读书》哪里吸引到您?

余华:我就是好奇心,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那么长的节目,要到一个岛上做六天,所以是好奇心驱使我想来看看这个节目是怎么做的。

视觉志:很多人自嘲是“打工机器”,您怎么看待这种普遍的不快乐?

苏童:工作是人需要的,但工作又确实是使人不快乐的,很少有幸运者,找到一样工作是让他愉快的。这个比例并不多,所以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为大家排忧解难。

当你面对生活的时候,有一部分面对的是幸福,有一部分面对的一定是不快,甚至是抑郁,甚至是压抑,这是一定的。这就是生活。

视觉志:身边很多人都嚷嚷着“要退休”,您如何看待这种“退休热”?

苏童:对,有一些年轻人,我看到好像40岁就退休了。真是人各有志。

当你40岁已经完成了你所希望的积累——财富积累或者别的积累的话,那也没什么不可以啊。

我觉得好多人40岁退休周游世界是吧,有可能(是)他从小的愿望,所以这个在我看来也太正常了。没什么可谴责的,但是也好像没什么可赞美的。就是一个个人选择。

视觉志:我们该如何面对焦虑和无力感?

苏童:我觉得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排除是不可能的,只能纾解不是吗?

有人爱音乐,音乐可以帮他纾解,有人甚至爱看武侠,也可以,武侠也是纾解你这种不快的方式。

作家汪曾祺曾经说过:“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

这句话,被《我在岛屿读书》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实现了。多亏这档节目,我们有了靠谱的书单,受了作家和书的感动。我们都想读书了,希望腹有诗书之后,自己的生活能更好一些,能活得更高尚一些,更有趣一些,更有诗意一些。

相关阅读

  • 把歌过成自己的日子|聚光灯

  • ■易飞最近的一档音乐节目中,歌手田震时隔8年再次开口唱歌,她唱起那首《执着》,台下一众唱将暗暗惊呼厉害。田震的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神情却是以前没有
  • 有戏2022|我喜爱的综艺节目

  • 编者按:本文汇总了澎湃新闻有戏栏目编辑部和撰稿人2022年的观影笔记,是一份偏向私人喜好的片单,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注:按首播时间排序,排名不分先后。《你好,星期六》首播:2022-01-
  • 节目单来啦!2023年新年晚会,等你来看!

  • “新征程,再出发”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新年晚会将于“中央财经大学”bilibili平台全程精彩直播就在12月31日晚19:00!这台晚会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快来提前锁定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对话余华苏童,你们怎样才能上电视节目?

  • 前些日子,网上有个被讨论很久的新闻。说是深圳有个小朋友和妈妈去逛书店,趁妈妈不注意,买了一些言情、盗墓类的书籍。妈妈发现后勃然大怒,对店员嘶吼:你们这是在卖“毒品”。很多
  • 成德眉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启动仪式举行

  • 今日下午,成德眉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启动仪式在资阳市举行。据了解,此举是为进一步推进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发展,加强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提升都市圈金融服务效能。金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