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轨道交通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合龙

日期: 来源:重庆日报收集编辑:重庆日报

▲2023年1月12日,轨道交通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实现合龙。图为合龙现场,中铁建技术工人正在进行最后一节钢箱梁的吊装。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李家沱复线桥是我国首座公轨同层非对称性布置的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306.2米。其中,李家沱复线桥主桥是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454米,主梁采用宽33.95米、高4米的钢箱梁。
从江上望去,H曲线造型的高179.5米的P2桥塔和高174.5米的P3桥塔宛若两个巨大花瓶矗立在江上,十分宏伟壮观。

▲2023年1月12日,轨道交通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实现合龙。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李家沱复线桥不仅是连接九龙坡区九龙半岛与巴南区李家沱的重要通道,也是轨道交通18号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据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现场负责人介绍,李家沱复线桥施工对钢梁制造拼装、索力控制以及大桥线型控制精度要求高。在合龙段吊装前,建设者根据对温度、线形、应力不间断连续监测得到的数据,结合计算模型及设计监控分析计算结果,并综合已安装钢箱梁的实际线形和环境气温等因素进行分析。在钢梁架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对钢梁的位移和提升拉力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将临时连接构件的精度控制在毫米以内,顺利完成合龙口钢箱梁顶、底板的焊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龙梁段最后一片钢箱梁重达102.2吨,从运输船上垂直起吊,施工人员通过精准定位、精细调位等方式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成功实现了零误差合龙。
轨道交通18号线计划今年通车,届时市民经过李家沱复线桥时,可欣赏到汽车与轨道交通列车相伴过江的奇特景观。不仅如此,李家沱复线桥通车后,还将服务快速路四纵线道路交通需求,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对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及提高群众出行便捷度具有重大意义。
继李家沱复线桥合龙之后,在建27号线、15号线、6号线东延段、18号线北延线等13条(段)线路也将加紧建设。市住房城乡建委轨道交通建设专班建设推进组副组长马灵锋介绍,预计2023年春节前,9号线2期、10号线2期(鲤鱼池—后堡站)将通车。今年一季度,5号线北延伸线将通车,届时重庆轨道通车里程将突破500公里。



记者:廖雪梅

责编:周静

校对:崇云丰

审核:王方杰

相关阅读

  • 一起走进深圳轨道交通警队 倾听他们的警察故事

  •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目前已经建设地铁里程达到547.42公里,地铁站302个,2022年日均客流487万人次。2022年,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在深圳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了“
  • 李家坑!3A级旅游景区!

  • 李家坑村俯瞰。近日,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旅游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李家坑旅游景区全域范围8.2平方公里,是海曙四明山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距今有500余年历史。
  • 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竣工验收!

  • 1月8日市住房城乡建委消息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当日下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距离正式通车又近了一步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从岩寺站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线路总体
  • 五莲县于里镇李家坡村:草莓“甜蜜上市”

  •   1月3日,走进五莲县于里镇李家坡村大棚基地,扑面而来的是草莓的清香,一颗颗色泽鲜艳的草莓在绿叶映衬下,格外诱人。果农们穿梭其间,将个大饱满成熟的草莓逐一采摘下来,这些草莓
  • 长春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有新进展

  • 近日,随着“市政先锋一号”盾构机缓缓驶入盾构接收井,长春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中建区间左线实现顺利贯通,为后续的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长春轨道交通9
  • 注意!1月8日起上海地铁取消乘客测温

  • 申通地铁集团提示,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运营开始起,上海轨道交通所有车站不再对进站乘客进行体温测量。乘坐地铁请全程佩戴口罩,同时做好手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轨道交通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合龙

  • ▲2023年1月12日,轨道交通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实现合龙。图为合龙现场,中铁建技术工人正在进行最后一节钢箱梁的吊装。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李家沱复线桥是我国首座公轨
  • 两会快评丨让企业家的眼里有光

  •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刘晓庆“我用两个成语形容过去一年的发展:披荆斩棘、拨云见日”“困难在,但浙商一直敢为人先、不甘落后,所以我也没怕过”“对民营经济的未来,我信心十
  • 深圳发布五条阶段性措施支持商贸经济稳定运行

  •   新华社深圳1月12日电(记者王丰)为支持深圳商贸经济稳定运行,筑牢商贸经济恢复基础,1月12日,深圳市商务局发布五条阶段性措施,推动深圳商贸经济平稳有序运行。  助力会展恢复
  •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

  •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张辛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12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