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温暖“救”在身边 绵阳市救助管理站十余年帮助了4万余人

日期: 来源:话骨绵掌收集编辑:话骨绵掌

今天(6月19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我市在救助管理站举行了“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暨夏季送清凉启动仪式,让社会大众进一步了解救助管理站的功能布局、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等。

据介绍,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内设有接待服务大厅、受助成年人生活区、未成年人生活区等七个功能区,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等十多个工作和活动场所。

2020年以来,绵阳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开展“照料服务达标、救助寻亲服务、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六大行动,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绵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赵家德——

我们救助管理站着重在寻亲救助这块下了功夫。利用全国救助管理寻亲系统、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DNA对比等手段,成功为1800余名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讨人员寻找到了家庭,寻亲成功率达到96%。

对于仍未查找到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则会联系相应的福利机构进行安置。

此外,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也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重点之一。

2021年10月,救助人员发现学龄儿童小玲(化名),在本该上学的时间却没有上学。

经了解,小玲时年6岁,父母离异,母亲失去联络,父亲忙于生计长期不在家,小玲由奶奶照顾。由于错过了小学报名时间,小玲失学在家。

经绵阳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初步评估:小玲认知、思维能力发育正常,最紧迫的需求就是上学。

为了帮助小玲尽早回归学校,在市救助管理站、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联动努力下,成功帮助小玲落实了学校,协商了入学费用减免事宜,链接了生活费资助资源。2022年9月,小玲进入游仙区一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据了解,近十年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各类受助对象45865人。其中站内救助23796人,站外救助22069人;对生活能够自理的成年人,为其购票返乡7092人;对精神异常、生活不能自理、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等特殊人员,护送返乡3306人。

绵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赵家德——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新形势下的救助管理工作,实现救助管理服务提档升级,提供适应社会新需要,满足救助对象新需求的新时代救助服务。同时聚焦我市重要战略部署,将救助工作融入我市发展大局,为推进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瀚巍

责编:牟廷蓉

校对:陈天罡


相关阅读

  • 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在杭举办

  •   6月19日,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活动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同时在海南、山东、江苏、
  • 绵阳:多彩非遗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 6月14日至16日,由绵阳市文广旅局、盐亭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绵阳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盐亭县岐伯广场举行,主题展演、非遗展示展销等活动,吸引了当地群
  • 十堰市救助管理站今日举行开放日活动

  •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王倬)6月19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19日上午,十堰市救助管理站举行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的救助管理机
  • 绵阳:致敬“热血追光者” 传递社会正能量

  • 今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由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绵阳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总工会、共青团绵阳市委、市红十字会承办的绵阳市2023年
  • “致广大 尽精微”!绵阳卫生健康惠民进行时

  • 古语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从更新群众就诊体验“信用就医”模式的推出,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范围的拓面提质;从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全覆盖的“一村一月一义诊”,到居民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兰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步行15分
  • 恋爱期间收男友28万,分手后该不该还?

  •   本报讯 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相互赠与财物,分手后对于财物归属产生纠纷。近日,湖南省桂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恋爱分手而引发的财物返还纠纷案件,判决被告向原告返还28万
  • 江油市人社局“三强化”促推城镇居民增收

  • 今年以来,江油市人社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三强化”促推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1.强化就业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