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9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我市在救助管理站举行了“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暨夏季送清凉启动仪式,让社会大众进一步了解救助管理站的功能布局、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等。
据介绍,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内设有接待服务大厅、受助成年人生活区、未成年人生活区等七个功能区,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等十多个工作和活动场所。
2020年以来,绵阳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开展“照料服务达标、救助寻亲服务、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六大行动,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绵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赵家德——
我们救助管理站着重在寻亲救助这块下了功夫。利用全国救助管理寻亲系统、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DNA对比等手段,成功为1800余名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讨人员寻找到了家庭,寻亲成功率达到96%。
对于仍未查找到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则会联系相应的福利机构进行安置。
此外,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也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重点之一。
2021年10月,救助人员发现学龄儿童小玲(化名),在本该上学的时间却没有上学。
经了解,小玲时年6岁,父母离异,母亲失去联络,父亲忙于生计长期不在家,小玲由奶奶照顾。由于错过了小学报名时间,小玲失学在家。
经绵阳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初步评估:小玲认知、思维能力发育正常,最紧迫的需求就是上学。
为了帮助小玲尽早回归学校,在市救助管理站、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联动努力下,成功帮助小玲落实了学校,协商了入学费用减免事宜,链接了生活费资助资源。2022年9月,小玲进入游仙区一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据了解,近十年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各类受助对象45865人。其中站内救助23796人,站外救助22069人;对生活能够自理的成年人,为其购票返乡7092人;对精神异常、生活不能自理、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等特殊人员,护送返乡3306人。
绵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赵家德——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新形势下的救助管理工作,实现救助管理服务提档升级,提供适应社会新需要,满足救助对象新需求的新时代救助服务。同时聚焦我市重要战略部署,将救助工作融入我市发展大局,为推进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瀚巍
责编:牟廷蓉
校对:陈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