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红河哈尼梯田》将于9日在央视播出

日期: 来源:文旅头条新闻收集编辑:文旅头条新闻

1月8日,记者从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省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获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筹、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出品、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协同拍摄的《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红河哈尼梯田》纪录片上、下集,将于1月9日至10日每晚22:00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该纪录片系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也是云南省继《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天书密语——澄江化石地》后的第三部重磅力作。

红河哈尼梯田(江蕊先 摄 )

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人类创造的奇迹?或是人类谱写在大地上的交响诗?对,这首交响诗就是红河哈尼梯田,它是人类在农业文明进程中创造的奇迹,是人与大自然的伟大杰作,是雕刻在土地上的年轮。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珍惜和保护的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江蕊先 摄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南部,遗产区面积16603公顷,以从高耸的哀牢山沿着斜坡顺延到红河沿岸的壮丽梯田而著称。2010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遗产区范围主要为云南省红河州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红河哈尼梯田(江蕊先 摄 )

即将播出的《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之《红河哈尼梯田》纪录片分为上、下集。

红河哈尼梯田(官朝甲 摄 )

上集《农耕篇》,讲述在过去的1300年间,哈尼族人民从游牧转变为农耕,创造了复杂的沟渠系统,将山上的水从草木丛生的山顶送至各级梯田,创造出一个“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作体系,包含牛、鸭、鱼类的养殖,并且支持当地主要谷物“红米”的生产。当地哈尼族人民崇拜日、月、山、河、森林以及其他自然现象,他们主要居住在梯田畔的村寨里,这些村寨以传统的“蘑菇房”为特色,体现出哈尼族人民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蘑菇房(杨咪双 摄 )

下集《保护篇》,围绕一批有理想、有文化的守望者对于保护红河哈尼梯田,在保护与发展中抓住新的机遇,提高村民收入,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打造区域文旅品牌IP所做的重要贡献。

哈尼乐作舞(胡艳辉 摄 )

敬请关注央视CCTV-4中文国际频道。1月9日至10日22:00,不见不散!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熊昱雯 文

视频剪辑 江蕊先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 供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


相关阅读

  • 元旦小长假游红河,就走这两条线路

  • 元旦小长假的到来,想必能给大家紧张的岁末工作带来几许轻松惬意。冬日暖阳下的红河游,这两条精品线路值得来好好逛一逛。线路一:“建水—石屏乡愁之旅”建
  • 以旅游人类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李雨竹  旅游业业态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新住民、原住民和游客,而保护本地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等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容
  • 旅游 | 广西大寨村:种田就是种风景

  • 北京时间12月20日晚,中国广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和荆竹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
  • 红河哈尼梯田迎来盛世美颜

  • 红河哈尼梯田的最佳观赏期是11月至次年3月。近期,正是梯田景观最美的时候,梯田注水面积大,而天气总体晴朗,少有雨天,光线反射下的梯田呈现出更加立体的样子
  • 弥蒙高铁画中行 流动出彩云之南幸福魅影

  •   弥勒至蒙自高速铁路已于12月16日正式开通运营,使唯美的云南印象“飞入寻常百姓家”,“高铁+旅游”助力弥蒙沿线区域的文旅产业开新局。列车在如画的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勠力同心坚守一线 他们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 近期,随着“二十条”、“新十条”与“乙类乙管”的陆续出台,国内防疫措施的调整与优化,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机构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