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彬
终于有消费者勇敢地向“柱子票”说不了,而且勇敢地要求“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11月15日,梁静茹演唱会的9名观众起诉主办方的服务合同纠纷案,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9名观众均为今年5月20日或21日的梁静茹演唱会观众,因演唱会中几乎全程被舞台柱子遮挡视野,且事中事后和主办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他们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原告演唱会门票款项1299元,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共计3897元(即“退一赔三”);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爆发性增长,但在有些场次中,票价涨了,观看体验却下降了。此前,梁静茹演唱会沈阳站就由于场馆内又闷又热,现场观众集体喊“开空调”;杨千嬅的厦门演唱会,部分座位脏到观众没法坐下。此外,更常见的“坑”则是各种“柱子票”“台阶票”,好不容易花大价钱买到的演唱会门票,入座时却发现舞台上柱子正对着自己的座位,或者座位对着台阶,歌手的表演被挡了一个严严实实。这也就难怪粉丝屡屡在演出现场喊话:“主办方出来挨批”“要退票”。
其实,“柱子票”并非不可避免,无非主办方想多卖一些票,于是“见缝插针”地安排座位。至于观看体验,则被放到了非常次要的位置。搞得观众买票看演唱会像开盲盒一样,不到现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遭遇的是怎样的座位。
其实问题也并非无解,在布置场地的时候,完全可以预测到哪些位置会受到立柱、设备、台阶的影响,当初要么不卖票,要么是明示缺陷之后做降价处理,这两种方案都可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也会体现出主办方应有的诚信精神,需明白诚信原则是民事行为中的黄金准则。事实上,之前一些演唱会会标注“视线不良区”,价格比同档位的票低了一两百元,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就从根本上化解了矛盾。
此前上海市消保委曾出具过一份支持诉讼项目书,其中提到,2023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演唱会相关投诉超过7000件,因经营者与消费者对损害后果和赔偿责任难以达成共识,导致投诉多发,聚集度高。或者说,正是在当下演出的市场火热之中,一些主办方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态安排演出,才引发当下这么多吐槽和纠纷。
而这次起诉的结果具有标杆意义——“柱子票”这种严重侵害演出服务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构成欺诈?应不应该适用“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规定?主办方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这次,9名观众为自己,也在为所有人讨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
谁的青春成长史里没有一段mp3里熟悉的旋律,那些青涩岁月和偶像的歌声深深地嵌在了一起。这次起诉无论最终判决结果如何,都是对于当下如火如荼的演出市场的提醒——请不要透支大家的情怀和热情。“柱子”在哪里,消费者的权益边界就在哪里。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健身行业乱象,怎么破?
落叶不扫,城市管理值得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