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记录侨故事丨江运灵:一呼百应赤子心,涌泉相报故园情

日期: 来源:晶报收集编辑:晶报

江运灵,1935年12月出生于深圳布吉李朗(今属龙岗区南湾街道下李朗社区),深圳市荣誉市民,布吉侨联主席,龙岗区侨联荣誉主席,香港深圳布吉同乡总会理事长,香港深圳坂田同乡总会永远荣誉会长。1956年前往香港求学,后留港发展,经营进出口贸易等。曾为众多乡亲帮困救急,向家乡捐赠生产物资。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宣传家乡投资环境,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办厂,为布吉片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江运灵热心社会公益,从事侨联工作40年,长期担任布吉侨联主席,2000年带领旅港乡亲成立香港深圳布吉同乡总会。布吉侨联发动海内外乡亲和热心人士捐资建设的布吉侨联大厦于2007年落成,进一步增强了为侨服务能力。江运灵2004年获广东省侨联系统“侨联事业贡献奖”、深圳市“从事侨务工作二十年贡献奖”,2006年获中国侨联颁发的从事侨联工作二十年以上证书,还曾获“深圳市侨务工作贡献奖”“深圳市侨联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江运灵把金婚时拍摄的全家福挂在在客厅墙上(图片来源:晶报)

2023年10月的一天中午,在香港九龙一家酒店3楼的餐厅里,江运灵环顾四周,发现了好几个熟面孔,都是他在香港的老朋友。

江运灵常来这家酒店。13年前,他和妻子庆祝金婚(结婚50周年),就在这里的6楼设宴30多桌。2020年,他俩迎来钻石婚(结婚60周年),也在这里订了30桌,但因为新冠疫情而取消,这成了他最为遗憾的事。“假如庆祝钻石婚,有一张相片,岂不是就完美了?”

“可是,她在2023年1月离我而去了。”将近88岁的江运灵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吐风趣,但说到妻子,他几度哽咽落泪。携手相伴60多年,不管是经营事业,还是帮扶乡亲、支援家乡、投身侨务,都得到了妻子无条件的支持,让他能心无旁骛,一步步追寻、实现心中所想。

在江运灵的故事里,有一见钟情、相濡以沫的幸福,也有心系桑梓、知恩图报的功绩。他重情重义、讲信誉,言语深入浅出、接地气,这些或许都是他打动人心、打开局面的法宝。

童年坎坷,自知奋发上进

据江运灵介绍,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原先叫李朗村,是一个客家村落,后来分为上李朗、下李朗。他家就属于下李朗,江姓是本地的第一大姓。

但江运灵的人生开局很坎坷。

在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远去马来亚谋生(1963年,马来亚与其他几个地方合并组成马来西亚);4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和姐姐相依为命,由姑妈、叔婆带大。李朗的小学是江姓族人开办的,江姓子弟可免费就读,但在日本侵华期间,办学资金短缺,不再免费,江运灵虽然学业优异,但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而一度辍学。校长得知后甚感可惜,特别为他申请免除了费用,他才得以继续学业。

1945年抗战结束后,江运灵父亲有了音讯,开始寄钱回来,支撑他读完初中。江运灵奋发上进,成绩一直不错。老师们用粤语教学,也为他后来闯荡香港奠定了语言基础。

1951年,李朗的学校缺人手,江运灵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因为教得不错,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3年后调任布吉中心小学。随着时局的变化,身有海外关系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影响,他被调到了偏远的乌石岩(今宝安区石岩街道),对前途感到迷茫。适逢归侨、侨眷可以申请出境,江运灵决定到香港读书,高中毕业再回来考大学。

由于形势的变化和个人的际遇,江运灵的计划终究没能实现。“我这一辈子没读成大学,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好在,这扇门关上了,另一扇窗却打开了。

赴港求学,邂逅万里姻缘 

1956年9月16日,江运灵抵达香港。他白天去学习英语,晚上读会计学校。1957年,他去马来亚见了父亲。父亲经营收音机、自行车等生意,想让江运灵留下来接手。但江运灵住了3个月,还是决定回到了香港。

当时,江运灵体弱多病,父亲不放心让他自己住,就安排他寄宿在香港一家公司。1960年,一个叫郑素萍的年轻女子到这家公司玩,邂逅了江运灵,对他一见钟情。

这家公司是李朗籍的凌姓乡亲开的,郑素萍是公司一位股东的亲戚。她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即老一辈华侨华人口中的“千里达”),家里是千里达当地最富有的侨商,母亲是深圳观澜人。郑素萍在千里达出生、长大,从小接受英式教育,不会说中文,中学毕业后就在家帮父母打理生意。这次,她是在母亲建议下到香港小住,为的是接触一下中国人的社会。谁知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一来就从此留在了香港。

刚开始,郑素萍的父母很不放心,但见女儿心意已定,就只好写信邀请他们俩一起到千里达生活,郑素萍让江运灵做主。因为不想远离家乡,也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江运灵决定,就凭自己的双手在香港开创一番事业。1960年10月1日,江运灵特意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这一天,在九龙最“气派”的酒楼设下婚宴,与郑素萍喜结连理。

江运灵夫妇年轻时的合影(晶报翻拍照片)

帮困救急,情系故土与乡亲 

1961年,江运灵在香港中环开了间贸易公司,起名为“百顺行”,从此走上经商之路。由于好学上进、精通英语,他很快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站稳脚跟。除此之外,还相继开办过制线厂、旅游公司,在英国投资开办外卖店。

对家乡人,江运灵总是充满了信任,制线厂是跟李朗籍的一位同乡合伙,外卖店是出资给李朗籍的几个同乡经营。江运灵的一个表妹对此有不同看法,她对江运灵说:“你出本钱给人家经营工厂,结果人家住别墅、坐大车,你呢?”江运灵倒是不太计较这些,他回答道:“坐大车、住别墅那个人也是姓江的啊!难道姓江的去做乞丐,你才会高兴吗?”

江运灵还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太太对我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不会责怪说:‘你那么相信别人?那些都是钱啊!’”

香港是江运灵开拓事业的地方,家乡则是他长久的牵挂。他深知,正是依靠亲人和乡亲们的支持,自己才能在艰难的岁月里完成学业、积累阅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事业成功的他为乡亲们和家乡的各项事业提供各种资助,改革开放后更是带头回乡投资,把满腔热情投入到侨联、同乡会事务中,妻子一直默默相伴,全力支持,无怨无悔。

1961年,深圳遭遇大旱,农田灌溉需要从河里、池塘里引水。得知灾情,江运灵购买了3台抽水机和几千斤肥料,找运输公司送到下李朗。后来,他还向下李朗的学校捐赠了书籍、乐器、体育用品等。1979年,为了支持家乡发展,江运灵响应号召,动员在港乡亲捐资,买了两辆货车,送给下李朗。

那些年,江运灵经常收到亲友、故交的求助信,热心肠的他总是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家中不时收留初到香港的乡亲,“不但请吃饭,还给家乡人出钱买衣服”。

响应召唤,带头回乡投资

改革开放之初,家乡传讯,希望江运灵回去看看,但他和很多在港乡亲一样,仍心存顾虑,不敢轻易回去。1982年7月,布吉公社派出3位干部到香港,召集在港乡亲见面。江运灵全力相助,在大埔一家酒楼订好酒席。七八十位乡亲纷纷从香港各个地方赶到,都想获得更多关于家乡的消息。就在江运灵准备独自买单承担聚会酒席的费用时,坂田籍乡亲刘泉坚持跟他平摊花销。两人因此互相留下深刻印象,并在后来回乡创办侨联时成为同心携手的好伙伴。

那晚的聚会很成功。布吉来的干部向在港乡亲们宣讲了最新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华侨政策,介绍了家乡的情况,号召大家回乡投资、捐建学校。乡亲们和家乡干部相谈甚欢,种种顾虑也逐渐消除。

1983年,布吉由公社改为区。这年9月,借着区政府新办公大楼落成之机,布吉邀请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回乡观礼。江运灵带着妻子,第一次踏上返乡之旅。家乡的道路坑坑洼洼,坐在车里很是颠簸,人不时会被弹起来,头“咚”的一声就撞到了顶棚。路途虽然辛苦,内心却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那次回乡,江运灵做了两个决定。一是,他向布吉捐赠了3000港元,用于购置办公桌椅。二是,布吉的领导正式邀请他担任布吉侨联主席,他认真考虑后,决定接受邀请,勇挑重担。

不久,江运灵投资300多万港元,在下李朗建设了厂房。他还发挥自己朋友多、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宣传家乡的投资环境。在他的带动和动员下,布吉籍的港澳同胞和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布吉籍侨胞纷纷回乡投资建厂,大大促进了布吉的经济发展。

江运灵很注意招商引资的后续工作,会常常跟返乡投资者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稳定他们的信心。“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传我,我传你,事情就夸大了,投资信心就会动摇。”他说,“所以需要个有说服力的人跟人家聊一聊。”

投身侨务,尽心尽力数十载

布吉侨联筹办期间,就承担了为布吉中学建设筹款的工作,共筹集捐款几十万元。1983年12月11日,布吉侨联正式成立,江运灵出任主席。从此,他长期往返奔波于深圳和香港之间,为侨务工作尽心尽力,义务奉献。

宣传家乡、凝聚侨心、招商引资、落实侨房政策、关爱困难归侨侨眷、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江运灵带领布吉侨联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他和布吉侨联带动下,华侨、归侨和港澳同胞也积极为扶贫救灾、助教助学等慷慨解囊。

2015年4月11日,江运灵率队前往河源市和平县礼士镇深圳侨联中心小学,带去了布吉侨联捐赠的新书桌和课外读物。(受访者供图)

逢年过节走访布吉敬老院是布吉侨联常年坚持的工作之一,每次江运灵都会用心地为老人们准备礼物和生活用品。几十年如一日的繁忙工作不仅没有让他退却,反而推动他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他常常忘记自己比敬老院的有些老人还年长。

在龙岗区的支持下,2000年12月,江运灵带领旅港乡亲成立了香港深圳布吉同乡总会并担任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同乡总会由理事们共同捐资兴办,很快就红红火火地运转了起来。这是1993年龙岗建区后最早成立的香港同乡会。

江运灵清楚地记得,2001年3月3日,星期六,香港深圳布吉同乡总会在港举行成立庆典,这个日子寓意着“三三不尽,六六无穷”。这句话原意是指用3或6去除10,永远除不尽。选这一天,就是希望同乡总会永永远远、长长久久地办下去。

多年来,香港深圳布吉同乡总会坚持爱国爱港爱乡的宗旨,广泛联系和团结旅港同乡,在推动深港合作、促进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通过侨联和同乡总会的平台,以及自己的广阔人脉,江运灵推动了很多事项的落地,比如兴建布吉侨联大厦。江运灵竭尽全力,带领、发动海内外乡亲、好友和热心人士为这座大厦的建设捐资。2007年,总投资1200万元、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楼高9层的布吉侨联大厦建成,进一步增强了为侨服务的能力,也让广大归侨、侨眷以及海外侨胞有了一个布吉“侨之家”。

布吉侨联大厦(受访者供图)

近些年,布吉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从布吉区改为布吉镇,又改为布吉街道,后来又分设为布吉、南湾、坂田、吉华共4个街道。与此相对应,南湾、坂田、吉华的在港同乡会也建立了起来,对每一个组织的成长,江运灵都投入了长久的关心。4个同乡会在港购置办公场所,他总是率先捐资相助。前不久,他还出资在香港组织了一场布吉、坂田、南湾、吉华乡亲联谊会,邀请4个同乡会的现任和前任理事近100人,共话乡情,共谋和谐发展。

2023年10月20日,江运灵(中)在布吉、坂田、南湾、吉华乡亲联谊会上祝酒(受访者供图)

牵线搭桥,参访行程有讲究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纽带和桥梁。每次到国外出差、旅行,江运灵总是把握一切机会向当地华侨华人宣传中国的政策、家乡的情况,回来也会把在海外的所见所闻汇报给政府,不断促进相互了解,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

他还引导和组织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的侨胞和国际友人相继来到深圳参观访问,亲身了解今时今日的中国。

2018年,美国新奥尔良的11位友好人士应布吉侨联之邀访问深圳,他们中有医生、教师、律师、工程师、建筑师等,此前都没有来过深圳。江运灵悉心安排了行程:从罗湖乘车,沿滨河大道、滨海大道到南头,在五星级酒店吃午餐,再经深南大道来到位于市民中心的深圳博物馆参观,一日尽览深圳今昔;然后在京基100大厦里的酒店下榻,次日参观温馨的布吉敬老院、江运灵在下李朗的祖屋、充满客家风情的甘坑小镇、现代化的盐田港码头,从多个角度感受这座都市的发展步伐。

江运灵在策划同乡总会到内地的参访活动时,也特别花心思,把爱国主义教育悄无声息地体现在行程中。他们去过香港供水的重要水源地——河源万绿湖,去过长沙、韶山、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还参访过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梅县以及台山等侨乡。所到之处有故事更有历史,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前往的香港同胞。

2018年11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不久,香港深圳东部各同乡会湖南参访团一行约600人坐高铁专列由香港西九龙直达长沙。江运灵以香港深圳布吉同乡总会理事长的身份带队,对湖南进行了4天的参观考察。江运灵在港湘联谊晚会上表示:“短短3个半小时,我们就来到了长沙,亲身体验了一日千里的高铁网路和‘一地两检’的便利,共享国家发展红利,让我等深感自豪。”

重视教育,喜看后辈成栋梁

江运灵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分外重视。

他有两儿两女,小女儿早年因风湿性心脏病不幸去世,其他3个都学业有成,现在从事建筑师、律师等专业工作。江运灵供孩子们上学很舍得投入。比如,大儿子在美国留学时,一年学费4万多美元。那时候,4万多美元在香港买套房都绰绰有余,但江运灵和妻子宁愿拿这些钱供孩子完成学业。

江运灵特别强调,在孩子的教育上,妻子功劳很大。孩子在家里全靠她辅导功课,特别是英语。“我英文当然没有她那么好啦!”每天,孩子们做完作业,她会检查一遍,收拾好书包,还会检查校服熨烫得“靓不靓、直不直”。这种细心和爱温暖了整个家庭。

看到家乡一些后辈成才,江运灵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有一次,几位老同学说起他们的孙子已经大学毕业了,江运灵说:“我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些!”

江运灵还注意到,下李朗现在的领导班子都很年轻,大概40岁出头。看到后生们这么年轻有为,他由衷地高兴。

2023年10月,12位在港发展的青年同乡找到江运灵,登门请教,“运灵叔”满心欢喜地招待了他们,面授机宜,毫无保留地分享人生所得。

为什么乡亲们爱找“运灵叔”?为什么他能做成那么多事情?江运灵解释,自己有信誉,所以“江运灵”3个字“值钱”。“因为信誉在,一心为大家办事,我一出声,个个都支持、赞助,所以事情就办成了。”

江运灵总结说:“家乡时时刻刻都在我脑海里。我的付出并不为求多大回报,只要家乡好就行。”

在下李朗的一次千人大盆菜活动中,江运灵上台演讲,让众人乐开了花。他记得当时自己这么说:“我今天回来,好开心啊!因为车一进来,就看到那么多高楼大厦。你们不要误会啊,没有一栋是我的。虽然没有我的,但我也一样开心,因为假如我们村人人都拥有大厦,我回到家乡,肯定个个要争着请吃饭,这个不请,那个也会请,因为大家都是有钱人了嘛!”

“布政从仁,唯愿人民衣食足;吉临桑梓,遵行法令国家强。”这是30多年前江运灵送给家乡的一副藏头对联,里面就藏着“布吉”两字。如今,家乡的发展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当初的期待。

布吉街道党政综合办(统侨办)汪娟而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绿叶对根的深情》、深圳市委统战部网站、红网)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白念平

编辑:阎建伟



相关阅读

  • 在香港一睹国产大飞机风采

  • 12日下午,C919飞机降落香港国际机场 新华社发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漫琪、通讯员梁源报道:12月1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支线客机在香港国际机场展出。这是两款国产
  • “两航”前辈在香港参观C919、ARJ21

  • 12月13日,“两航”人员及家属代表在民航局副局长崔晓峰、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张玉金的陪同下,登上了正在香港国际机场进行静态展示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国产支线客机ARJ21,近距离
  • 第五届深港澳科技交流年度专场活动在港举行

  • 推进深港澳科技协同,共谋融合发展新篇章12月11日,以“科技协同,湾区共融”为主题的2023深港澳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交流暨第五届深港澳科技交流年度专场活动在香港成功举行。深圳市
  • “国货一哥”李宁香港买楼

  • 除了李宁公司看好香港房地产外,李宁本人也较钟爱香港。据媒体报道,早在2006年,李宁就曾以1.5亿元购买南区豪宅别墅香岛道33号5号洋房,此后定居香港。于帅卿/发自北京年内股价累计
  • 中国民航科技创新系列成果将首次赴港展示

  • 12月13日—1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及中国商飞等单位在香港举办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中国民航科技创新系列成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以
  • “经珠港飞”开通 到香港搭飞机更方便

  • 内地旅客咨询办理“经珠港飞” 李旭 摄通过港珠澳大桥陆路接驳实现“空—陆—空”国际联程转运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旭、钱瑜摄影报道:12月12日,珠海市政府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作
  • 香港知名演员周海媚去世

  • 香港知名演员兼主持人周海媚被证实于12月11日去世,终年57岁。周海媚工作室12日晚发布公告称,“我们沉痛地告知大家,海媚姐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1日离开了我们”。周海媚19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临时身份证立等可取 24小时服务不打烊

  • “真没想到,这台多功能身份证自助机除了办理正式身份证还能办理临时身份证,并且立等可取,真是太方便了。”12月13日上午,石家庄市鹿泉区获鹿镇居民刘海荣高兴地说。为切实提升公
  • 致敬!-28℃下的坚守

  • 新疆伊犁州地区降雪过后气温骤降,12月13日气温降至-28℃,给在极寒天气下坚持工作的一线人员带来严峻的考验。12月13日夜间,驻守在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东大门的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八
  • 美联储最新宣布:暂停→

  • 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落下帷幕。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之间不变,符合预期,这是继今年9月
  • 新化县三中多措并举筑牢冬季消防安全防线

  • (通讯员 罗崇主)为做好冬季消防安全工作,新化县第三中学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整治,多措并举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一、消防应急疏散演练12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