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首届大赛,华科人闪耀!

日期: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收集编辑:华中科技大学

5月12日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举行总决赛颁奖仪式

代表华科大参赛的

4名选手

一路过关斩将

共获得

2枚金奖、2枚银奖

本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是国内首次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设置的全国性专门赛事。大赛自启动以来,累计报名学生952万人,覆盖高校2740所。大赛分校赛、省赛和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设置成长、就业两个赛道,每个赛道分为高教、职教两个组别。最终,成长和就业赛道高教组分别决出金奖25名、银奖50名、铜奖75名。

一起来听听

华科大获奖选手

讲述的参赛故事

 成长赛道 

金奖

未来技术学院本科生何立源

为什么以人工智能类脑芯片设计师为职业方向?这要从我高一时说起。那时,我国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遭遇阻力,还是高中生的我当即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到了华科大校友、“龙芯之母”黄令仪的事迹。1989年,在美国国际芯片展览会上,当她找不到任何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时,她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呐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这句话就像一团小火苗,在我的心中不断燃烧。

高考时,我选择了填报华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学院“强基固本、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让我能够在四个专业学科方向之间自由探索,走在人工智能和类脑芯片的学术前沿。而我,立志解决我国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成为一名人工智能类脑芯片设计师

在查阅芯片设计领域头部企业的招聘公告后,我发现他们在专业知识、实战经验、个人素质方面都有类似的要求,这三点就是我成为一名芯片设计师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光做到这些还不够。我还前往华为武研所、华润微电子等企业,与技术工程师交流了行业技术研发中应有的发展能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引领未来。我向学院专家教授当面请教,他们嘱托我要面向国家社会需求,要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

经过一系列的职业认知,我构建了目标职位的“能力金字塔”模型,指导我从基础能力、发展能力、引领能力全方位开展针对性的成长实践。在进入大学的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不断筑牢我的基础能力,加权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荣获2023年国家奖学金。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生工作、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增强自己在沟通协调、责任担当、逻辑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

在本科阶段和硕博阶段,我会在打牢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提升科研能力,通过实习、实践调研等方式不断加强对行业的认知。迈入职业阶段,我将聚焦类脑芯片,赋能人形共融机器人,用“中国脑”和“中国芯”,让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走得更稳、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银奖

法医学系本科生许小虎

我12岁那年,长兄在医院突然离世,本以为是疾病所致,但经过法医的司法鉴定却确认是医院误诊。那时成为法医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扎了根。疫情期间,同济法医团队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解剖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置生死于度外,让我再次看到了法医人的担当。

为此,我坚定地报考了华科大法医学系,希望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医。我校是全国最早开设法医学专业的六所院校之一,底蕴厚、实力强、影响大,能为我提供坚实的成长平台。来到这里我也看到了各类优秀的校友,他们让我看到了法医广阔的未来。

在与资深法医访谈并且认真了解本科培养计划后,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医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技高胆大,医者仁心”。于是我将职业目标细化成一个个行动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激励自己向法医梦靠近。在经过了一年有针对性的行动后,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大一时,我了解到AI宝贝志愿服务队,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破碎家庭寻亲。我深受触动,加入团队后,至今已经帮助13名儿童重返家庭。我们的工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我也认识到法医DNA鉴定在寻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入大学的这两年,我从忐忑迷茫到日渐坚定,当初的目标逐个实现,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也将为我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我制定了可动态调整的职业规划:学业阶段,我将继续打牢学业基础,深入实习实践,力求全面发展,努力涵养家国情怀,追求德医双馨,以国际视野,践行同济风格,争取获得华科大医学生最高荣誉——裘法祖奖学金;未来考入公安系统后,我将深耕检案一线,提升专业水平,磨练抗压能力,追逐学科前沿,成为一名能堪大任的法医专家。

 就业赛道 

金奖

第二临床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胡颖洁

中学时的我,有幸在12处骨折和三次手术中取得了胜利。骨折的愈合让我看见了医学的力量。可当时持续不明原因也无法有效治疗的40度高烧,让我逐渐意识到,医学的进步是可以切实改善人类健康的。高考后,我在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在纠结、挣扎、选择、笃定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为医的梦想。

现如今,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例如,即使是在医疗迅速发展的今天,卵巢癌的生存率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聚焦女性健康,聚焦肿瘤研究前沿,成为了我的职业选择

我感谢百年同济带给我的临床技能培养,同时也有幸在湖北省唯一一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受到科研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肿瘤学全球顶尖期刊。我将学术成果在一系列国际顶尖的肿瘤学会主会场汇报,并全球直播,展现更适合中国女性的肿瘤治疗方案。

在国家“医学+X”的人才培养指导政策下,我将我的临床医学研究设计和应用经验,带到了更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团队中,并作为队长组建了一支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我希望医学研究不只是好看的影响因子数字,而是真正能转化,真正服务于患者。

我也意识到,当代青年医生不仅要将论文写在纸上,也要写在祖国大地。我作为学校“扶正护苗”公益团队学生负责人,和伙伴们将医疗公益服务辐射全国10省58地105家医院。在我16年的志愿服务经历中,我从08年时只能陪汶川地震和血液病爱心病房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成长为到现在能提供越来越专业的志愿服务;我也从讲台下被科普的小孩,变成了科普宣讲讲台上的大人。仁心仁术在一代代医者之间续写和传承。

银奖

附属协和医院博士生肖稷恒

我生在县城,治病难映入眼中,于是“成为医生”的想法在我心里播下小小的种子。在华科大求学的过程中,我深受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校友故事感染,她基层奉献28年,小处方大情怀,老百姓都是她的“铁杆粉丝”。校友职业群像叮嘱着我——“医生有温度,医学才温暖”。

结合全国前十的三甲医院招聘公告,围绕医德、医术等五方面核心胜任力进行归纳总结,我对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通过凝练职业画像,我决定以仁术之业、仁爱之心、仁医之本书写有温度的故事。

以仁术传递专业温度。回归医学理论,我曾作为唯一学生参与完善组织修复概述,论著已于近期出版。整整5年,依靠意志力干成的这件事,给予了我职业追求的内在动力。产学研一体化切实解决临床问题,是我在专业层面的“铁目标”,我也曾在院士团队参与内植物研发,成果显著提高了老年股骨骨折生存率,已在新加坡等全球30多个国家、1000余家医院辐射应用。

以仁爱诠释服务温度。4年来,我用专业所学在一线帮扶,践行党员医者初心,把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将基层经验带回校园,带队提出“群众点单、志愿协会派单、硕博买单”社区健康共同缔造模式,受到社区居民点赞好评。帮扶事迹也得到央媒报道,激励我砥砺前行。

记得在云南蚂蚁堆乡帮扶时,一位小朋友因跌倒前臂青枝骨折,在有限条件下,我用农户家里竹板当小夹板、棉布当纱布进行包扎,患者很快恢复。那一个月,当地越来越多骨折患者找到我这位小夹板医生,我不断在基层推广急救夹板包扎,成为每位村医的专属小妙招。我也更加明白,不管身处哪里,耐心、细心、责任心一定能收获患者信任。

未来,我将瞄准博士阶段学业、岗位经验累积、职业全面提升、价值目标实现4个阶段规划,站在医学前沿、面向全民健康,用行动诠释吾辈担当,努力成长为一名有温度的好医生

据悉,长期以来,华科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进“强引领、有组织、高质量、精细化”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此次大赛共吸引全校300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学校围绕主题赛事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同期活动及专场培训千余场,努力将大赛打造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全面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楚帆

相关阅读

  • 繁星 | 母亲叫早

  • “你在哪里?我想嗯(你)蛮。”这几乎成了母亲固定的叫早。电话大多是在凌晨两三点打来。我睡意朦胧中,哄着母亲:“乖,听话,天还没亮呢,睡觉哦。”频繁的叫早,也曾让我心烦。有时,忍不住
  • InXinjiang⑱丨美国游客新疆“历险记”

  • 2024年4月16日,美国游客艾力克斯骑行来到中国新疆。4月26日,当他在巴里坤县骑行时遭遇大雪,巴里坤县公安局下涝坝派出所民警及时发现并伸出援手,带领艾力克斯前往巴里坤县下涝
  • 京产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口碑扬名海内外

  • 京产网络剧《我的阿勒泰》于近日热播。该剧作为“北京大视听”品牌重点推介的作品之一,一经播出即以高品质姿态领跑国剧市场,豆瓣评分8.7,是2024年国剧评分TOP1,开播后接连收到
  • 满满的爱!妈妈,我想对你说!

  • 无论身在何方母亲的爱总是如影随形陪伴着我们成长从孩提时代到青春年华我们在母亲的唠叨中长大看似琐碎的话语却包含着满满的爱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敞开心扉向妈妈表达最热
  •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现代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在这一天,请大声对母亲说出:“节日快乐!”下面是文艺作品中对于母亲的深情描写,今天分享给屏幕前所有的母亲:十二点整,她迈着轻快的脚步,从码放
  • 部分高校规范大学生借助AI写论文

  • 2024年的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近期,不少国内高校先后发文,就学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借助AI搜集文献处理数据 有人发现生成内
  • 绝对100分!西工大人的爱依然那么“硬核”!

  • 曾经,我的世界很小母亲是我的一切一声“妈妈”于我轻松又可靠于她却是责任、是牵挂而今,我的世界越来越大她的世界越来越小因为慢慢地填满了我和家……5月12日,让我们一起听听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首届大赛,华科人闪耀!

  • 5月12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举行总决赛颁奖仪式代表华科大参赛的4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共获得2枚金奖、2枚银奖本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
  • 副镇长半夜叫人家妻子唱歌,处理结果来了!

  • 5月13日上午,一则“西安一副镇长半夜叫人家妻子唱歌,因为人家孩子发烧被拒绝,半夜12点半竟然敲门拜访”的网传视频,引发广泛关注。5月13日,中共蓝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
  • 又一新冠新毒株!自下水道发现,更具传染性!

  • 又一种新冠病毒新变体突袭美国卫生当局最新发出警告称,新冠病毒出现了所谓的FLiRT新变体,正在全美国迅速传播。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5月10日发布的数据,一种被命名为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