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乡村都为文艺作品的诞生提供了丰沃的创作土壤。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背景下,《土地 我们的故事(贺岁篇)》《我的村庄和我》《寻路乡村中国》《俺爹俺娘》《请来村里逛逛》《耕耘天地》《特产中国》《山水间的家》《乡村振兴中的技术青年》等一系列京产纪录片,致力于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弘扬、传承与保护,以独特的人文地理、乡俗风物、乡土故事,关注中国农耕文明进程和乡村振兴实践,为观众呈现跨越千年、历久弥新的新时代乡土中国壮美画卷。
影像中的中国乡村
记忆中的“俺爹俺娘”
1974年,摄影师焦波开始用照相机来记录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一共拍了12795张照片,录制了600多小时的素材 ,实现了“用镜头留住俺爹俺娘”的初衷。纪录片《俺爹俺娘》在此基础上整理而成。作为一部典型的生活类纪录片,它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了三十年来一对普通的农村夫妇感人至深的生活故事。焦波,既是本片的导演又是故事的讲述者,他用多年所拍摄爹娘的照片,再加上丰富的空镜头和自己的口述,将发生在“俺爹俺娘”身上的故事有条理的联系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焦波的镜头下,艺术感和生活感巧妙融为一体。这种叙事手法的运用将看似杂碎的照片情景写意化。在故事中,母亲的仁慈,父亲的勤劳以及父母对这土地和儿子的爱,还有父母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形成一组真实并充满情意的不朽篇章。片中多次使用写意性的空镜头,传递了意境之感,而多样化的音效也增强了整部片子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有力推动了情感的表达。
以路兴乡
绘就中国乡村交通事业
发展宏图画卷
纪录片《寻路乡村中国》由交通运输部新闻办公室指导,北京江桥国际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出品,2021年第一季度被国家广电总局列入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该系列纪录片共6集,分别为《开山》《家园》《织网》《佳境》《逆行》《初心》,作品以高清的拍摄手段呈现出中国乡村壮美秀丽的山河图景,以多维的叙事角度展现了众多的乡村振兴奋斗故事,以贴近的拍摄角度描摹出中国路桥建设者专业敬业的群像,以具象的事实数据记录了中国乡村交通事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作品以宽宏广博的叙事视角和镜头语言致敬了为中国农村交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路桥建设者,歌颂了在党的初心使命引领下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
为中国农民立传
诉说乡村大变迁
纪录片《土地 我们的故事(贺岁篇)》由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制作,2022年第一季度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该片关注脚下的土地,让亿万经常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农民成为主人公,从“大时代、小人物”的视角切入,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汇集个人史、家族史,展现世代农民对生活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全面回顾和记录百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巨大成就,用影像呈现乡村变迁中的时代记忆,致敬辛勤耕耘的中国农民,书写生动感人的中国乡土史诗。
记录青春正当时
探索青年返乡之路
纪录片《我的村庄和我》由华夏元影(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乡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2017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一大批朝气蓬勃的优秀青年党员人才聚集到乡村振兴中来,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该片创作团队把镜头对准乡村基层,探索青年返乡人才与乡村经济创新发展之路,以基层两委换届选举为切入点,记录了福建闽东山区的一位“90后”返乡大学生党员林露露带领村民共同奋斗、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故事。
记录耕耘故事
谱写中华赞歌
纪录片《耕耘天地》由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制作,2019年第四季度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该片将广阔壮美的中华大地作为舞台,以时间为脉络,以空间为轴线,聚焦全国各地辛勤、勇敢、智慧的耕耘者们,生动讲述20个与农、林、牧、副、渔密切相关的劳作故事,将我国农村广袤大地上的秀美风光和人民生活记录下来,真实呈现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劳动人民在极端环境下对待生活的坚韧意志与乐观态度,汇聚成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风物影像志,传递了生生不息的向上力量,谱写出一曲中华大地上的生命赞歌。
讲述乡村振兴新农人故事
彰显新时代山乡巨变
纪录片《请来村里逛逛》由北京鼓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该片共分为四个主题,分别为田园包豪斯、乡村新浪潮、山野米其林、农业爱迪生。主创团队前往全国各地30个乡村取景拍摄,选取30位扎根于乡村的青年人作为拍摄主体,他们或是留在家乡创业的农村青年,或是从城市学成返乡的农村青年,又或是来到乡村开启新生活的城市青年。通过“主播”这个强人物设定,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他们带领观众来到各自生活的乡村里逛逛,并讲述各自的乡村故事,展示新农村、新生活、新农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现状,传递稳稳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