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专注闽菜,煲汤30多年,福州“凯哥”不简单!

日期: 来源:福州晚报收集编辑:福州晚报

“只要心还热着,闽菜就不会冷。”

前段时间受疫情冲击,

福州的餐饮业遭遇寒冬,

一些实体店熬不住关门。

而福州鼓楼区树兜路的食珍馆

依然营业,

虽然多开业一天意味着多亏一点,

但董事长吴连凯说,

生意还是要想办法继续做,

员工也要有收入。

吴连凯


吴连凯被称为“凯哥”,原是化工厂职工。30多岁时,机缘巧合下跨入餐饮业,从此爱上了闽菜。1988年,他在温泉路开了人生第一家菜馆,取名食珍馆。随着生意越做越好,小店无法满足发展,他转移阵地,接手了永安街的鹿乡酒楼。鹿乡酒楼当时生意惨淡,充满斗志的他,利用食珍馆积攒的客源,一点点盘活了酒楼。


年轻时的吴连凯


2003年,他又转战东方大酒楼。当时正值非典时期,酒楼已连着三四个月没有一桌客人。是关门“躺平”等疫情过去,还是继续战斗?他选择了坚守。他打出“一道菜4元”的招牌,用低价吸引人气,渐渐的客人也多了起来,到了夏天,非典消失,酒楼迎来爆棚的客流量。


不过,

似乎他每一次的重新开始,

总是波折的。

2012年,

吴连凯在树兜路重新打造食珍馆,

开业后先是遇到修地铁,

后来遇上修公园,

再后来又遇到新冠疫情……


“没怕过,生意是靠人去做的,我相信只要专心做一件事,做出口碑,生意总会有起色。”吴连凯总是充满信心。在食珍馆,他依然专注煲汤,“福州人常说,食汤即是做人,做一碗好汤不容易,我便专研适合福州人的汤”。


他要求店里食材一定要真材实料,

对顾客宣传用的是

12个月大的农家番鸭,

差几天都不行。

有一次,鸭场缺货,

送来了10个月大的番鸭。

他想也没想,将鸭全数退回。

“说12个月大就是12个月大,

差一天对顾客都是不诚信的。”

吴连凯说。



凭借着对闽菜的热爱与创新,

煲汤30多年的吴连凯,

终于通过几道特色汤,

在福州掀起一波滋补靓汤的风潮。

如今,虽然已70多岁,

但吴连凯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后厨每一道菜品制作工序,

他比厨师还熟悉。


吴连凯很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

学会通过抖音、微信

宣传自己的餐饮品牌,

他兴奋地发现,

自己餐厅里

“90后”“00后”的客户越来越多,

“有了年轻的客户群,

生意才能生生不息”。


“相信不会太久,福州的烟火气,会回来的。而我这老汉,依然坚持做好一家店、做好一道菜,为闽菜发扬光大而奋斗。”面对疫情的冲击,吴连凯如是说。


END



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陈丹/文 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 王杨林

监制 兰超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
获取更多资讯
↓↓↓

相关阅读

  • 手脚变得无力!福州男子查出这病!

  • 福州60岁的魏先生,这几个月来总感觉左手前臂内有颗“珠子”在跳,还陆续出现无法使力的症状。多次就诊后,也没能查出原因。直到半个月前,他转诊至福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二科就诊
  • 小年小念,UPCers年味大赏

  •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
    可见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节日的饮食又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阖家团圆相聚时光再配上特色年味食物感觉才是中国人过年的味道下面让我们
  • 读书,是高级人生的打开方式!

  • 偶然读到作家张晓风的一句话:生活里最快乐的事是聊天,而读书,是最精致的聊天。或清茶一盏邀来庄子,或花间置酒单挑李白……书里,有千种人生,万般滋味。读书才是高级人生的打开方
  • 喜讯!中国中铁再添19项鲁班奖

  • “学习二十大”答题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 转型。
    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了2022~2023年度第一批中国
  • 周知!“阳了”发烧,出现这10种情况应就医

  • “阳了”之后居家出现发热,如病情较重,出现下列症状,应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就医:体温持续异常、腹泻呕吐超2天、腹痛、呼吸困难或气促、原有基础病明显加重……一图速览10个
  • 为你珍藏!武科大的十万主角

  • 不知不觉间
    科科陪伴大家走过了又一年春夏秋冬回首2022这一年,官微的351条推文编织了我们与武科大的共同回忆评论区也留下了许多精彩留言温暖的文字背后蕴藏着无数人对武科
  • 微信出新规!这些行为将删号

  • 1月13日晚,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关于账号信息假冒仿冒官方组织的规范》,加强账号信息监管。
    文中称,为进一步加强账号信息的规范管理,为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专注闽菜,煲汤30多年,福州“凯哥”不简单!

  • “只要心还热着,闽菜就不会冷。”前段时间受疫情冲击,福州的餐饮业遭遇寒冬,一些实体店熬不住关门。而福州鼓楼区树兜路的食珍馆依然营业,虽然多开业一天意味着多亏一点,但董事长
  • “慢病买药不出门” 让慢病患者更安心

  • “去医院开药担心被感染,一些药本地药房里又没有。”随着疫情政策的变化,加之春节返乡潮临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始为长期用药“左右为难”。1月12日,阿
  • 手脚变得无力!福州男子查出这病!

  • 福州60岁的魏先生,这几个月来总感觉左手前臂内有颗“珠子”在跳,还陆续出现无法使力的症状。多次就诊后,也没能查出原因。直到半个月前,他转诊至福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二科就诊
  • 1月14日《洪泽新闻》视频

  • 1 区委常委会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2 区政协召开传达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3 融媒评论:让冬训第一课“热”起来4 我区组织收听收看全市2023年春节期间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