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构建“监管规范、品牌提升”的大监管发展格局,做好呵护“小土豆”文章,为围场县域马铃薯深加工企业规范提升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了解,围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65~75万亩,总产量165至200万吨,总产值23~25亿元。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省播种总面积21.8%,全产业链产值约35亿元。随着围场马铃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将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该县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13家,马铃薯雪花全粉生产企业2家。15家企业年收购土豆65万余吨,产量达65651吨。
如何做好马铃薯深加工企业规范提升,成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该局以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协调作用,通过座谈的形式,了解马铃薯深加工企业需求。从许可审批、生产经营、计量器具和特种设备使用与检定、产品质量提升等角度出发,建立帮扶事项分解台账,并协调局相关部门切实解决企业现实困难,力所能及地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强化企业规范化管理中线,打造质量发展高线,全面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生产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食品生产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一域一档、一企一档、一品一策”,使日常检查更加具有针对性。监管人员主要从原料供应与验收保存、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违法添加或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留样及检验、标签及说明书等关键风险点,进行预防性监管。有效排查马铃薯生产加工环节风险隐患,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为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万人入企”行动为契机,聚力行管优势,有针对性的对马铃薯深加工企业进行商标、专利、地理标志、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培育、创新、转化运用和保护。指导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帮助企业发挥商标品牌引领作用,强化品牌管理、优化品牌培育、加强品牌运营,带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服务质量、市场营销水平、企业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该县马铃薯加工企业拥有专利9件,持有商标14个。
小小的土豆承载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围场农民的殷切希望,同时更是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以入企帮扶为主要手段,以食品安全风险排查为导向,以品牌提升为目标,助力企业规范提升,助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王坤 张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