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小滋
杨柳青青、草长莺飞、油菜花香,“吃春”的季节,总是能找到各种绿油油鲜嫩嫩的惊喜,打开味觉新世界,春笋、蕨菜、菜苔……各种蔬菜都在快速生长,鲜嫩多汁。若不抓紧时间“尝春,”不少的“时令鲜菜”将“转瞬即逝”。春光短暂,让我们走进田野,品尝春菜,把春天化成味道,留在舌尖。
草籽:野菜明星
草籽,是春天最常见的野菜之一。农历二月出头,是草籽最鲜嫩的时候。随便在乡野头的田边,都会发现那么一片低矮碧绿的草籽田,而且大多数都是靠着天地精华野生野长。若要品尝草籽的鲜美,就要赶在草籽开花前抓紧尝鲜,因为等草籽开了花,就变得不再鲜嫩了。
最经典的做法是草籽炒年糕。油锅一热,锅里面翻滚着切成薄片的年糕和草籽,清香软糯的搭配之下,混合了山野灵气的春之声。
草籽鲜嫩,年糕软糯,既饱腹又味美,当得起“主食”大任,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时令小吃,老少皆宜,大众菜品,这种“硬核担当”让草籽炒年糕当之无愧成为最接地气的“野菜明星”。
野葱:调味“灵魂”
春日早晨,用罢早饭,乡野村家的姑婶邻嫂们就会相约出发去田埂边挖“里蒜”(音译)。“里蒜”其实是一种野葱,比起菜场买的葱,它的个头更小,茎叶细长,香味浓郁。
里蒜最“珍贵”的地方是根部,有经验的村民会在挖里蒜的时候带上一把袖珍小铲子,瞅准目标,一铲子深挖进泥土里,连根带须完整挖出,会看到里蒜根部是一颗圆圆的“葱头”。
“这个最赞,油锅爆香一下,葱香味能勾魂呢。”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里蒜跑蛋,简单水洗切成葱花,加入打散后的蛋液里,然后“刺啦”一声倒入热油锅,摊成一张圆圆的蛋饼。金黄的蛋皮中包裹着碧绿的葱花,经热油一烹,激发出几乎全部香气。
出锅的一霎那,香味像春天明媚的阳光,热烈地张狂,在我们的鼻尖疯狂试探。夹一大口蛋块放入口中,里蒜和蛋混在一起,裹着田间地头最新鲜的芬芳,嚼得舌尖、喉头满是满足、幸福,整个口腔充盈了满满的鲜、香、嫩,像是把最鲜美的春天含在口中!
里蒜的做法还有很多,简单的一盘菜中,加一些调味,既质朴又风味十足,香味直接翻倍。如在土豆饭中加入一些里蒜,土豆饭简直像拥有了“灵魂”,质朴而原始的香味能让人一秒回忆起小时候,一口就上头!
春笋:春天的“鲜味”
春天派一颗春笋,特地来把你鲜醒。
象山多竹山,是吃笋重地,而且几乎全年都有笋子可吃,不过唯独春笋最短暂也最可贵。你看那笋,蛰伏了一个寒冬,于山间雾岚中破土而出,几番经历,最终成为餐桌上的一道无上佳肴。
有了时令这层魔法,春笋让其他季节的笋望尘莫及。水分充足的春笋,炒起来脆中带嫩,做汤时鲜掉眉毛。
墙头的雷笋,是每年春笋的“C”位担当。所产的笋肉质紧细,汁水充足,同时满足“鲜、脆、嫩”的特点。
春天里要不辜负那一口嫩嫩的笋,当然要吃油焖春笋。脆嫩的春笋经过炖煮,白嫩的笋身裹上酱汁的赤色,锅中咕嘟咕嘟冒着泡泡,香味一层一层散发出来,像春天的暖阳,清洌洌、热烘烘,让人迫不及待偷吃一口。牙齿和舌尖缠绵住春笋的那刻,细嫩多汁、脆爽鲜咸一起涌上心头,是让人会忍不住跳舞的美味呀。最妙的是裹住米饭,让米饭吸饱酱汁,连带春笋舀一大口饭,这美味,盘底都得掏空。
一盘油焖春笋,可以说浓缩了整个春天的春意。不想辜负春天,就大口尝下这份惊喜吧。
马兰头:山野的味道
“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二月春雨足,碧叶绿紫茎。”从诗里也不难看出来,马兰头是那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分布极广,取得不难的野菜。
外形平平无奇的马兰头,在早春时,却是人们的至爱。一到江南三月,如果你在田埂之地见到有人手持剪刀蹲在路边田埂默默干着什么,那他多半是在挖马兰头。
马兰头的季节早且短,最招牌的处理方式是凉拌香干。香干切碎,马兰头焯水后拧干水分切碎,两者一拌,再淋上几滴麻油,味极鲜美。一盘马兰头拌香干,清新碧绿,带点淡淡清香,光看颜值,就十分春天。夹起一筷子一口咬下,你就能理解何为春天的味道,这个春天也就算没有白过!
当然还有更奢侈一点的做法,马兰头拌春笋,双份美食加持,鲜味直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