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时多出发,走得很累,这是我人生中徒步最远的一次,也是很有意义的一堂人生教育课。”4月3日,徒步108里路从宁夏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返回校园后,固原二中高一学生苏彧歆接受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想一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革命先烈走过了无数个108里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比起他们,这108里对我们来说也不算什么。”
4月1日凌晨5时,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固原二中800名高一学生和139名教师及弘文中学1400多名七、八年级学生集合列队完毕,徒步至任山河烈士陵园,敬献花圈、擦拭墓碑,缅怀革命先烈。
“从1995年起,每年清明节前后,固原第二中学的师生都会徒步54公里,从学校往返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缅怀先烈,至今已坚持28年,创建了固原二中红色教育品牌。”固原二中党委副书记勉有录告诉奔流新闻记者,“最好的教育应是亲身经历,希望学生通过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缅怀先烈,磨砺和锻炼自身”。
勉有录介绍,固原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曾经是同一所学校,简称“固原二中”,后来学校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开了,变成了两个学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一路上,大家高举红旗、唱红歌,翻过黄峁山,再越过几道沟,长途跋涉约5个小时。上午10时,全体人员安全到达任山河烈士陵园。
“行走中,有同学的脚跛了,但没有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掉队,更无一人放弃。”固原二中高一学生张文月说,她相信,在每个同学心中,这次远足是根植于心的特殊教育。
“走完108里路,腿疼脚疼,看到孩子们互相搀扶、一路扶持坚持下来时,我在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伟大的革命烈士用生命换取来的,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缅怀先烈,是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教育,意义重大。”教师姬鹏飞是第一次参加,用他的话说,“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任山河烈士陵园,位于固原市彭阳县城西北23公里处,安葬着为解放宁夏牺牲的391名解放军烈士。
1949年7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黄峁山一带与敌人展开激战,打响了解放宁夏第一仗。战士们迎着雨雪冰雹,顶着枪林弹雨英勇战斗,391名烈士长眠于任山河,展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
“28年来,通过徒步任山河‘百里祭英烈’活动,让学生铭记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绩,培育学生艰苦奋斗、勇毅前行、挑战自我、敢拼能赢的精神。”固原二中校长何成江说,全校师生一起感受英烈们的奉献与牺牲,徒步过程中全程有交警、医护人员以及蓝天救援队人员跟随保障师生安全。
勉有录介绍,为了确保学生体力能够坚持走完108里路,学校提前对参与的学生进行了能力测试,身体不适和体能不行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同时,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学校还配备了3辆大巴车作为救援车,随时转运出现状况的学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烈士陵园,同学们擦拭墓碑,祭奠革命英烈,聆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信念,追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汲取精神力量。
高一学生解家琪爸爸特别赞同学校的这一做法,“越是艰难,受教育的意义越深,且铭记终生!娃娃们吃力辛苦是难免的,辛苦这一次、记忆一辈子!”当天早晨,他给孩子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补充蛋白质和能量,并将孩子送到学校,为孩子鼓劲加油!
徒步往返108里路,当晚8时,大队伍返回学校。
勉有录说,2300多名师生用脚步、用心灵、用激情、用毅力丈量108里路,走出了团结与勇敢,走出了自信与坚强,更走出了一堂行走在路上的思政课。
文|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