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杂合化新闻视域下主流媒体与数字技术的竞合之路

日期: 来源:全媒体探索收集编辑:全媒体探索

  作者:黄晓朦   青岛日报社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2年12月号

摘 要:数字技术主导下新媒体聚合平台的出现进一步催生了以杂合化新闻为核心的互联网舆论生态,新闻生产职业性与专业性界限逐渐模糊,新闻形态变得兼容并包、瞬息万变。内容为王的主流媒体在与技术起家的聚合平台的激烈竞争中,逐步探索出协同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合作模式,这是主流媒体提档增速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媒体格局进入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字:杂合化新闻;主流媒体;数字技术;新媒体聚合平台

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我国新闻业,杂合化趋势日趋明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杂合化就是数字技术作用于新闻产品后的外在显性特征,是互联网络对传统的新闻生产与分发机制改造后的具体表现。杂合化新闻的出现与发展模糊了职业与专业的界限,让信息流动呈现泛向无序性,新闻的价值不再恒定不变,受到杂合的多元化生产者与反馈者的共同影响。

一、数字技术迭代背景下的杂合化新闻

“杂合化”(hybridization)的概念缘起于自然科学的生物研究和园艺学领域,指的是两种或多种相异动(植)物在配偶或饲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品种。[1]杂合新闻体系(Hybrid News System),是一个相对于“职业新闻体系”而出现的概念。以主流媒体为主导的新闻生产体系在数字技术的冲击和重塑下,变得开放、多元、零散琐碎,外部群体与技术力量的持续“渗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新闻业的当下与未来。

基于此,学者们以“杂合体新闻业”来概括当前新闻业态的特征,提出在这一业态中“既包括传统新闻业的从业者及其组织,也包括以往传统新闻业中被排斥在外的人及其实体组织”,甚至包括“信息技术等非人类实体”。[2]

杂合化新闻强调的是不同内容生产和传播主体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融,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维度单一的局限。拥有“政、产、研、学”等多重身份的社会乃至全球各界的意见领袖和新媒体平台“土生土长”的网红达人们,在数字互联网场域中不断向主流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出挑战,不断丰富着整个社会的信息保有量,不断深化着技术对新闻的影响。

由是观之,“杂合”是表象,背后的逻辑则是数字技术所塑造的行业与文化生态。[3]传统媒体时代,公众通过权威媒体获得社会认知,局限而被动。数字技术时代,用户通过直接创作和差异化接收的方式来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开放而自由。新闻由本身特有的告知功能逐渐向与社交、出行、金融等跨界功能进行杂合的方向升级演变。总的来说,杂合化新闻试图从主流媒体强行“+互联网”的困局中跳脱出来,以生态可持续发展思维审视多元主体共存的杂合媒介生态系统。

二、机器化、情感化、“长尾化”:主流媒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产销场域线上迁移,机器化生产效率提升

随着微信、微博、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新媒体聚合平台的出现与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覆盖广度以及社会效应都发生了质的提升。新媒体聚合平台上的新闻信息生产和分销过程都是杂合化的,新闻产品的表现形式最终取决于平台的属性和用户的需求,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和模板。简言之,新闻产销场域的整体线上迁移意味着传统的新闻生产逻辑被彻底颠覆。

与此同时,新闻生产的新业态——机器人写作开始出现。2015年腾讯财经所开发的写稿机器人Dream writer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新闻信息处理与用户传输过程。同年11月,新华社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诞生,能够自动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最新体育、金融类信息,并快速生成新闻稿件,后台编辑确认无误后可直接发布。

海量冗余的互联网信息很难让记者在第一时间识别出专业有效的新闻落点,不够灵敏的社会事件响应速度导致在新闻第一落点上的争夺屡屡落后于新媒体聚合平台。而写稿机器人拥有出色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编辑,整个过程快捷、稳定、井然有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时效性并降低该过程中的信息甄别耗时。

(二)内容供给多元化,传播意义情感化

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基于专业视角,“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间都在以权威者和引领者的身份对公共事件和舆情民情提供认知态度和处事方针。而数字技术下的杂合化新闻生产能够提供全景立体式的新闻信息生产方式,信息内容本身不再局限于单一化的当下发生,而是“搭载”更多视角的事实阐述、更多行业的专家态度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更加强调独立个体和社会公众在新闻事件中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杂合化新闻采用大数据信息采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帮助用户在海量碎片化的信息流中发现社会公众事件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更加强调内容本身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性和启示意义,从个性中窥见共性,从抽象中找寻具体,而这恰恰是主流媒体所长期忽视的。

碎片化的海量信息萦绕在高度数字化的新媒体聚合平台上,信息的传播呈现出高度离散和杂合的特征。杂糅的产品形式、多元化的叙事逻辑以及多渠道的内容推送,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审美能力和使用期待。

总体来看,杂合新闻视域下的互联网场域中,新闻产品逐渐从最初旨在帮助公众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合理化认识、将受众群体的思想意识形态向一个统一的方向指引的固态化思维时代,逐渐向情感化认知的流动性方向转变。个体思想和主观能动性在新闻接触过程中的“介入性”越来越强,新闻的传播意义开始从主流媒体机构的单向传输,向杂合化新闻视域下的情感共情转变。

(三)内容推送精准化,传播效应“长尾化”

个性化推荐、差异化推送是互联网新闻时代算法新闻的灵魂与核心。新媒体聚合平台的新闻传播社交化,形成集互动性、社交性和分享性为一体的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大而广的无差别式新闻覆盖模式已经很难兼容当下瞬息万变的受众心理和舆论环境。热门社会事件的持续发酵会为新媒体聚合平台不断汇集流量,并持续吸引新的用户和媒体生产者参与到事件的信息生产和报道中来,进一步增强平台的议程设置能力。

平台在利用速度优势成为新闻事件的第一落点之后,又会在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利用事件的产生、发展和持续期,在不断聚合流量与关注度的同时,将传播过程的“长尾”效应进一步释放出来。而主流媒体的工作重点若只在“长尾”的头部,会致其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均逐渐式微于内容杂合化程度更好、数据流量更大、用户活跃度更强的新媒体聚合平台。

三、竞争与合作:杂合化新闻视域下的主流媒体转型路

“存在即合理”,新的媒体形态出现时,旧有媒介形式不会消失,而是立足于当下实际,想方设法进行适应、融合、兼并,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包容和稳定性。传媒竞合,是两家或以上媒体机构,基于共同的目的和愿景,通过协议或契约等形式,实现彼此资源共享、战略调整、产业重塑的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竞争。

(一)专业记者+写稿机器人:差异化行业定位,协同式共生发展

写稿机器人再智能,其本质也是一种算法程序,没有像人类一样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丰富情感。截至目前,写稿机器人只能应用在财经类、体育类等更加依赖客观数据进行内容呈现的描述性新闻生产中。那些需要抒发个体情感、体现人文价值、激发社会共鸣的内容产品,仍然需要专业记者去执笔。再完美的人工智能设计,也无法让一台冰冷的机器懂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

杂合化新闻生产视域下,主流媒体的记者编辑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尽快实现身份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人才是数据的主宰,数据只有被人所用才有价值。记者应从简单的新闻现场记录者、新闻事件告知者、新闻内容传播者身份,逐渐向深度调查、解释报道、价值观引领等方向转变。应迅速转变思想理念,尽快闻势而动、顺势而为、应势而变,让正能量优势尽快到数字技术所制造的大流量中“大放异彩”。

专业记者应进一步夯实脚力,放下手机,抛开网络,立足实际,继续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增强眼力,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能耐和担当,寻找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好选题。开动脑力,随时进行头脑风暴,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敢为人先的叙事逻辑、多维全景的内容表达是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必经之路。提升笔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迭代,卓越的内容生产力永远都是主流媒体的压舱石和定盘星。超前卫的科技体验、超绚丽的画面质感、超真实的用户体验确实会让人感受到数字技术的巨大能量,但真正能够培根铸魂和凝心聚力的,永远都是主流媒体生产出来的有内涵的新闻作品。

(二)主流媒体+聚合平台:以“策展人”身份收复“失地”

数字技术的发展重构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逻辑,但我们也应看到,技术对信息的全景式无差别呈现导致了虚假新闻、反转新闻的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开启的同时,人类社会对公众事件的认知也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主流媒体应尽快破除被数字技术“牵着鼻子走”的客观现状,转而向重塑社会公共性的角度发力,着力于帮助社会个体和组织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流中把握事实真相、恢复社会信任、凝聚社会共识。在此背景之下,主流媒体的“策展人”身份和新闻内容核实程序,会帮助其在杂合媒介生态系统下找到更合适的行业角色、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地位。

台风“梅花”登陆后,网络上出现“浙江宁波北仑、慈溪被水淹?水库决堤了?”等消息,中国新闻网、浙江辟谣平台第一时间核实并发声:“这些网传视频系拼凑合成的不实消息”;贵州疫情防控期间,一段“住户在家不戴口罩被抓走”的视频引发网民热议,贵州日报核实后火速辟谣;每到中秋,一些“网红”月饼就宣称添加了高端食材并具有保健功能,《中国消费者报》第一时间发声提醒消费者:月饼中的高端食材只是少量添加,效用有限,切莫盲目食用。

在杂合化新闻的冲击下,互联网用户群体也开始逐渐变得理性和聪明起来,他们欣喜于唯快不破的信息传播速度,热衷于参与热门社会事件的分享与评论,但也养成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耐性和观望态度。受众期待当事人的正面回应、政府机构的官方说法以及主流媒体的深入调查报道。新闻信息越是杂乱,主流媒体对信息的核查、梳理以及拨云见日的优势就愈发凸显。

由此来看,主流媒体完全可以凭借其可靠的信源渠道、严谨的调查取证以及专业的事件解读,从互联网领域中找回线下“失联”的读者和观众,重新赢得他们的支持与信赖。

(三)沉浸式新闻体验:主流媒体与数字技术良性合作、协同发展

沉浸式新闻是技术迭代下的信息传输新形态,近些年来,沉浸式新闻发展势头迅猛,将视觉效果转化为身体感知,重构了主流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心目中所认知的新闻“真实感”。杂合化新闻视域下的内容生产与接收将用户与新闻的关系从最初观看、收听等被告知的初级形态,逐渐演变为分享、参与乃至“交融”的高级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媒体机构对环境生态的全景式呈现,VR技术应用再合适不过。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融合创新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使用了视频(普通拍摄+航拍+延时拍摄)、定点VR视频、漫游VR视频、互动热点等前期制作方式,后期移动端封面采用了随机打开可变技术。区别于传统叙述模式,多条微视频的有机衔接,以集中、生动、丰富的优点紧紧地吸引着受众的目光,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群众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斐然成绩。

四、结语

实践证明,杂合化新闻视域下,主流媒体“触电”数字技术,利用更新颖、更独特、更直观、更交融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叙事模式,不仅能够使用户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将新闻作品的潜质和魅力发挥到极致,也会反过来进一步推进杂合化新闻视域下主流媒体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进程,让新闻与技术真正从零和博弈的相互竞争中“挣脱”出来,转变到协同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合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史安斌,朱泓宇.杂合化新闻: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青年记者,2022(08):12-16.

[2]姜华,张涛甫.传播结构变动中的新闻业及其未来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21(08):185-203+208.

[3]常江.理解杂合新闻:技术祛魅与边界重构[J].青年记者,2022(08):9-11.

《全媒体探索》杂志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6/G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048X。2021年8月创刊。

办刊宗旨:聚焦媒体融合前沿,交流实践探索经验,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打造研究沟通平台,助力媒体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主要栏目:特约专稿、一线聚焦、融合转型、传播视点、舆情观察、新闻实务、视听传播、县级融媒、个案解析、智能应用、传媒法治、全媒人才、经营管理等。

投稿邮箱:qmttsbj@126.com

联系电话:0531—85196441

相关阅读

  • 给小姐姐送蛇药意外走红,这个外卖小哥燃爆了

  •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视频剪辑 周丹 近日,广西北海的一名外卖小哥,因加急给顾客送“蛇药”意外走红。他一边“飞速”赶往指定地点,一边与顾客语音对话:“表,你还活着吗?”“为了救你,
  • 智媒时代记者角色认知的受困与解困之道

  • 作者:李佳怿(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期问题的提出新兴技术的兴盛与应用为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1],当智能技术与新闻业产生交集,收集生产
  • 战斗力满格,开飞!

  • 作者| 侯捷、神宇、常永健、陈俊、刘禹帆新春伊始,战鼓催征南部战区海军舰载直升机某部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数架舰载直升机梯次升空开启新年后首飞守卫海天新征程 天朗气清,战
  • 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明天上午10时召开

  • 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将于明天(2月2日)上午10时在江西铅山县召开,发布会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将发布胡某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石景山区开展“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 湿地修复 刻不容缓2月2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湿地日”为凝聚珍爱湿地共识,2月2日上午,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区创森办、市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管理处、市农业执法总队第九支队、
  • 微视频|绿意流彩

  •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今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如今,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一幅碧波荡漾、水鸟翩翩
  • 谷城一批军营好男儿立功受奖

  •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王磊、覃璐、雷若男、江兵、马明刚)“一人立功,全家光荣!”军营立战功,捷报频传谷城!春节前后,在欢乐喜庆的敲锣打鼓声中,谷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城关、冷集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