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赋能“一社三会” 点燃社区共建共治新引擎

日期: 来源:奥一新闻收集编辑:奥一新闻

夜间俯瞰深圳,巨大的棋盘在大地上徐徐铺开。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城市划成一个个方格,方格之内,古时称为“坊”,现在名为“街道”,从来都是城市最为灵动清晰的肌理。

俯瞰深圳龙华,一条条道路把大地棋盘般划成了一个个方格。图源:民治有道微信公号。

其中一格,名为龙华区民治街道。

这里高楼灯光熠熠,人潮川流不息。但若沿着阳光路一路东行,会与一方幽静古朴的空间不期而遇——它既是民治街道的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首个广东高质量发展基层共治研究基地挂牌。

2月20日,随着红色布幔缓缓落下,由奥一网、南方民间智库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发起,首个广东高质量发展基层共治研究基地也在这里启动运行。

在这里,将启动智库调研、“书记在榕树下听民声”的活动,也将通过民意调研反馈,全链条推进高效能基层共建共治。

无疑,这是一个高密度街区在寻求高质量发展中,追求高效能治理的必经之路,但更是汇民声、聚民智、暖民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创新探索。

“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共建共治的核心是党建引领,是情感投入,是有序参与,更是凝聚民心。通过媒体、学术机构的介入,探索出更加开放、科学的共建共治之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这注定是一场精彩的双向奔赴。

何以发轫?且将新火试新“茶”

“茶话会的氛围很轻松,大家都畅所欲言。聊着天就把公园噪音的问题解决了!”在民治街道大岭社区的一处公园凉亭内,大岭社区书记邓惠丽特意将大爷大妈邀请到现场,60余人围坐在一起,开启“社区书记茶话会”。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热烈讨论着噪声治理这件“家常事”。经过1个多小时的讨论,各方代表最终达成了共识。

这样的场景,在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办的大岭社区寻常可见。

大岭社区是深圳龙华典型的高密度社区:它拥有8个花园小区,一个城中村,2.5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5万。本地人、外地人、流动人口混居。

把“社区书记茶话会”开到公园里,这是邓惠丽的创意,她给这样的形式取了个有意思的名字——流水茶席。她希望真正了解到居民的所思所盼,有针对性地提升服务水平。

“流水茶席”是大岭社区创文宣传的创新举措。图源民治有道微信公号。

事实上,像大岭社区这样人口高密度聚集、诉求多元的地方,在民治街道并不少见。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民治常住人口超61万人,总量居全市第二,有些社区的人口密度超10万人/平方公里。春运高峰,深圳北站内每天流转的人口量就达70万人。此外这里有超100个花园小区、58个城中村,大数据轨迹显示,民治每天管理的实际人口超100万人。但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过千余人,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社区大了,居民多了,难免会有磕磕绊绊。”超大社区暴露出不少深层次问题,给管理服务带来超大压力。为应对这一挑战,民治街道解题思路是向社区共建共治要效能,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

2022年龙华区各级党组织书记茶话会累计举办404场次,民治街道举办163场,占比40.3%;全区书记茶话会收集民生诉求1088条,民治街道收集解决居民诉求370条,占比34%。像大岭社区“流水茶席”、北站社区“老兵下午茶”等广受居民好评。

“以前社区碰到问题、出现纠纷,一件小事可能要扯上好几个月。现在有啥事,居民代表们聚到一起,当面协商当场决定,很快就能解决。”

从文明养犬到社区卫生,从垃圾分类到居家养老,100多个社区公共问题,都是通过构建“一社三会”工作机制,按照“小事简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的分级协商方式,得以推动解决。

何为“一社三会”?

一个居民代表议事会,广泛吸纳社区各界代表人士,社区事、大家议、众人决,同时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力量高效执行,成功破解一系列城中村治理“硬骨头”,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的典型样本;

一个社区专家参事会,聚焦社区重点工作,聚合社区内外专业力量,集中会诊、靶向献策,将基层社会治理导入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轨道;

一个党员群众共享会,吸纳会员逾万人,社区每7人中即有一位居民参与其中,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搭建了广阔舞台,亦为助推实现“人人共享”注入了澎湃动力。

“社区治理一个重要的基础是社区居民参与。”邓惠丽认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社区一分子,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成效。

“露以润草”。一颗颗种子在民声中获得正向的补给和滋养,慢慢地,芽就发了。

何以汇智?“共建共治”共芳菲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要想于花繁柳茂处拨得开,于风狂雨骤中立得定,绝非一朝一夕便可达成。

于民治街道而言,“小马拉大车”的治理矛盾,在高密度街区的治理中依然存在。

以北站社区为例,总面积4.5平方公里,聚集4个花园小区、3个城中村、1个大型保障房小区以及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总人口超7万,人员流动性大、结构复杂、治理任务重。

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共享花园。图源:民治有道微信公号。

在社区书记郑阳看来,社区百样百态,“请来的人始终是群当中的一小部分,其实还有很多人没被关注、很多问题没有呈现。”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善于解剖麻雀、总结经验,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认真倾听企业、群众等各方面意见,用心用情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于年初举办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了“群众”的重要性。

大会落幕后,龙华民治街道办闻令而动,迅速描摹了2023年的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打造善治之城,提升市民群众满意度。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在高密度城区治理路径上探索示范,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落子广东高质量发展共治研究基地正是基于此。

奥一网、南方民间智库,以媒体第三方的优势去探索赋能共建共治,以“接诉即办”加“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的双轮驱动,精准关注辖区群众、企业的困难,通过基层治理的研究推动问题的解决。

与此同时,深圳大学行政管理学院以专业学术优势,诊断、指导,在汇聚民声的基础上,为高效能治理把脉、制定路线。

这是一条用媒体、学界赋能的共建共治之路,是一条极具深圳特色的科学、开放的共建共治之路。

为什么民治街道如此强调“共建共治”?

这与深圳的城市基因相关。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认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异质性日益凸显,民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新的利益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正如此,全面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对于提升城市共治能力至关重要。“建构多元主体互动与合作的政策过程和治理体制是消解城市治理困境的必然逻辑。”

二月的深圳花团锦簇,生机勃勃。民治街道办供图

这与深圳的未来蓝图相关。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所期冀的那样:“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民主与民生也休戚相关。深圳自设立以来,在发展基层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促进社会自治、提高法治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希望能更进一步。”“希望深圳在幸福城市建设中也走在全国前列,使深圳成为全国幸福感最高的城市。”

一枝独放不是春。多方共建共治,方能造就春天的芳菲。

于是,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慢慢地,从容着,民治街道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发动起来,让居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成为纠纷化解、维护和谐的积极力量。

如今,在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最具人气的所在,这里,日均打卡超1000人次;备受居民追捧的社区党群共享会,会员已经超过1万人,占社区总人口1/7。

何以薄发?民治手握“青云志”

百尺竿头,还当更进一步。民治街道的“共建共治”,是城市发展的结果,也是奋斗的结果。如果以今天作为基点回顾其来时之路,就是一个“厚积”过程。

其积之愈厚,其望之愈切。

为群众破题解难,排忧解困。民治街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在人员结构复杂、组织形态多元、各种矛盾利益纠葛层出不穷的现状之下,民治街道各社区举力构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的治理模式,做强党建、用好群建、发动社建,力求织好基层治理共商共治的有效网络。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当“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当独立的个体变成互助的群体,在民治街道运用党建,充分发挥“民智”的作用下,六十多万的民治人,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变“被动”为“主动”,将原本因人口密集而带来的治理、服务上的压力,转化为了资源、发展上的动力。

过去一年,在疫情不利因素影响下,民治街道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全年工业总产值达213.29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93.32亿元,总量排名全区各街道第一。

过去一年,民治街道积极创新社区治理,全面推广“一社三会”工作机制,获评深圳市第五届“以人民为中心——深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在这片土地上,一系列可视可感的变化正在进行:

探索“定格+”治理路径,推出红色楼栋长招募令,开展“有话请对格长说”等特色活动67场,不断细化治理颗粒度。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街道平安建设中心率先实现实体化运作,“民意速办”平台办结率居全区前列,全年总警情同比下降15.7%;妥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15宗,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9%。

“发展和治理相辅相成。发展得越快,人口、资源就越聚集,治理压力就越会水涨船高。”在民治街道党工委书记廖文芳看来,“民治发展很快,所以社会治理也要跟上步伐。”而长期的街道工作经验,令她深知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要把高密度超大社区治理好,只有依靠共建共治,让居民和社区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升社区治理效率和水平。

民治,民智。一语双关。如何点燃社区多元共治新引擎?汇集民智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3年,奥一网联合南方民间智库、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成立广东高质量发展基层共治研究基地,打造汇民声、聚民智、暖民心的全新平台。

此次将首个广东高质量发展基层共治研究基地落子民治街道,既是高密度城区发展的需求,亦是基层政府寻求主动治理有所作为,更是落实中央精神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又一深圳实践。

尽管道阻且长,但民治始终不坠青云之志。

二月春风起,在凉爽的空气中,三百余岁的古榕树仍兀自沉默,倾听着树下的人声相交错;草长莺飞的公园里,“社区书记茶话会”逸出阵阵茶香,与此起彼伏的笑声相得益彰。

这样松弛的烟火气,其实从来都贯穿在民治街道的气质之中。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刘婕 林少娟


相关阅读

  • 贺兰县:“居民议事会” 议出社区“大和谐”

  • 近年来,贺兰县富兴街街道花园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议事会”民主议事的作用,为群众积极化解矛盾、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实现社区协调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 温州鹿城:社工专项培训会 学习垃圾分类

  • 为了进一步落实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果,确保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近日,温州市鹿城区广化街道双桥社区开展了全体社区工作者垃圾分类专项培训会。培训
  • 围炉煮茶话社治 新津社区书记拜师学艺结对培养

  • 近日,成都市新津区举办“围炉煮茶·茗香结缘”社治本土专家结对培养沙龙,9位社区书记现场向成都市社区信义治理学院院长陈剑军、成都大学教授吴银涛、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赋能“一社三会” 点燃社区共建共治新引擎

  • 夜间俯瞰深圳,巨大的棋盘在大地上徐徐铺开。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城市划成一个个方格,方格之内,古时称为“坊”,现在名为“街道”,从来都是城市最为灵动清晰的肌理。俯瞰深圳龙华,一条
  • 二月二“龙抬头”,为何都来这座高铁站打卡?

  •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顺口溜“二月二‘龙抬头’濮阳东站走一走”濮阳东站究竟和“龙抬头”有何渊源呢?小编今天就来为你揭秘2022年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濮阳正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