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特写|春运第一天,他带着5棵树苗踏上回家的路

日期: 来源:红星新闻收集编辑:红星新闻

一年的时间线走到腊月中旬,火车上、候车厅,接上大半盒开水,方便面的香味一飘,回家的气氛值就拉满了。

1月7日,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这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实行“乙类乙管”的第一个春运,在连续两年因疫情防控而普遍提倡“就地过年”之后,今年,已经有不少人踏上归途。

你想家了吗? 

春运首日,在成都东站、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踏上归途的人们。

“年货”是5棵树苗:种下去的是希望

在车站的匆匆人群中,勤俭朴实的农民工们是最容易分辨的——他们的行李常常是大包小包,一床被子、一捆衣架,甚至一个洗脸盆。只要用得上、还能用,就不能舍弃。

成都东站西广场的花坛边,部分候车人在这里透透气、抽支烟。55岁的葛文巨,和老乡们比起来,行李特别多。没给两个孙女带糖果和零食,必要的随身行李外,多了一个蛇皮口袋——装着5棵小树苗。

▲葛文巨的特殊“年货”

两棵枇杷树,3棵柑橘苗,半米多高,“沃柑、丑柑和爱媛。”老葛卷了卷袋口,一把将树苗拎了出来,泥土严实地包裹着树根,得有二三十斤,打量着自己精心备下的“年货”,葛文巨颇有些心满意足。

5棵树苗是一个月前,葛文巨在镇上集市买的,连苗带土,叶片还青绿着,枇杷树苗的顶端,甚至还隐约长出了嫩芽。“柑橘(苗)10块(一株),枇杷15(一株)。你们(四川)这边的人都种橘子。”葛文巨计划好了,带回老家种在花盆里,“我们那儿冬天(温度)零下了,得搬到屋子里去。” 

葛墨耕坐在葛文巨对面,他们都是河北保定人,同行的其他几位,也是同乡同村。两年前,老家的瓷砖原料厂从河北搬到了四川夹江,一个村里的二十多个人,都远赴四川务工。厂子里从老板到员工,都是同乡,“吃得惯,吃辣椒都没问题。有食堂,想吃米就吃米(饭),想蒸馒头就蒸馒头。”葛文巨说,“四川人热情、和善得很,我们出厂子,走到哪儿都招呼我们吃饭。”

从夹江到成都,百十来公里,火车票是中午12点前的,怕耽误,一行人一大早就座车到了成都东站,到站时还不到9点。他们是厂里最后一批回家的。

中午12点前出发,明天(8日)上午八九点,葛巨文和同乡们,就到家了。

▲同乡同村、一起到四川务工的葛文巨和葛墨耕

建筑工人老周:“有父母在,才是过年”

61岁的建筑工人老周,一大早赶到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开往重庆某地的大巴车,将在3个小时后发车。

这是老周第一年在成都的建筑工地打工。前些年,大年过后,老周从重庆老家出发,辗转过全国数不清的工地和工厂,广州、南京。到了年末,再大包小包地回家。

每年的回家路,老周都记忆犹新。

从前的绿皮车上“人山人海”,从车门进不去,就从车窗爬进去,有时候,厕所里都得挤着六七个人。高铁动车通了,车票不难买了,车厢也宽敞舒适了。去年回家过年,儿女给他买了从南京回重庆的飞机票,那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从舷窗往下望:“下面的山就像玩具,盘山公路像波浪一样好看。”

但这次回家,老周还是选择了长途汽车,“坐车习惯了。”

▲满怀期待回家的建筑工人老周

对于远行的人来说,父母身体健康,是出门的“底气”。老周父母年过八旬,还能下地种田。前段时间,父母感染了新冠病毒,还在成都的老周非常担心。反而是老人宽慰他,常常给他打电话:“我们身体很好,你在外头要宽心。”

今年回家,老周打算给老人换成智能手机,教会他们视频通话,就可以常常“见面”了。

列车长眼里的春运:“回家”二字重若千钧

列车长刘伟(化名)是一名工作了16年的“老铁路”,最熟悉的就是广州和成都这条线路,串联起两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也串联着他的工作和家人。

春运首日是一个信号,也是一种象征,提醒远方的游子,该回家了。数不清多少次站在站台上,看着奔波的乘客们上车下车。每逢春运,刘伟总觉得,每一个人脸上,都透露着回家的激动与兴奋,这是深植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记忆。

而回乡的列车,和离家外出列车上“心事重重”的氛围不同,天南海北的人更容易打成一片, “去年我值乘的一趟从广州始发的农民工专列上,一车农民工自发唱起《我和我的祖国》,眼神都是亮晶晶的。”刘伟说。

多年值守春运岗位,刘伟深知,“过年回家”对于中国人的分量。2018年春节前夕,他在列车上巡视时,注意到一位老人面色苍白,似乎身体不适,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时,老人妻子却连连摆手“没事”。但不久,老人身体出现危急情况,刘伟赶紧联系车站调度、救护车,就近将老人送医。此时,面色凄然的老人妻子才坦言,老人是癌症晚期,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回家再过一个年。

接站:人间美好,莫过于久别重逢

如果在进站口,看见的都是漂泊归家前的喜悦;那么在出站口的等待,则多了一份久别重逢的期待。

“你在哪呢?”

女生故意躲着,从另一个出站口出站,调皮地从背后蹿了出来,拍了拍正在踮脚往出站口张望的男生肩膀,下一秒,就扑进了怀里。

“快,喊小姨。”刚刚咿呀学语的宝宝,被等候在出站口的家人一把搂过,额头亲昵地蹭着孩子的脸蛋儿,一点也不怯生的孩子也“咯咯”笑起来,没有人细纠,孩子到底学会了“小姨”这个词汇没有。另一些家人接过行李,“走走走,婆婆在家头念了多久了,咋个还没到?”

“你一会想吃啥子?”“好久没吃火锅了。”“你小舅说开车在东广场接我们,哪边是东呢?”“跟到爸爸妈妈,这里人太多了,不要走丢了”……

▲给孩子们拍照

西广场上,仍有不少人喜欢在“成都东站”的大字下拍照留念,“都站好,妹妹像哥哥那样,摆个姿势。”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孙孙,要回营山,进站前,拍张照给孩子爸妈看。

“回家哟。”50多岁的刘大哥,今天要回绵阳江油,拎着一大桶工具、铜线,行李箱里是铺盖被褥。“出来打工的 ,带啥子出来就要带啥子回去。”刘大哥小心地拎着一个铜管,家里的钓鱼竿还差一截,回去自己焊上。过两天,刘大哥还要来成都一趟,把1岁的孙娃接回家,“他们(儿女)都在成都买了房,这几年过年也没回去。”刘大哥笑嘻嘻地说,“今年我把孙娃接走了,看他们回不回来。”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实习记者 张芷旖 摄影报道

编辑 柴畅

相关阅读

  • 襄阳:春运第一天 温暖回家路

  • 2023年1月7日,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开启。春运首日,襄阳东站开展“爱在襄阳东 温暖回家路”志愿活动,推出兔年春运打卡点,为旅客拍照留念。据介绍,2023年春运,襄阳站、襄阳东站、襄
  • 春运首日,上海虹桥站发送旅客13.5万人次

  • 今天(1月7日)是2023年春运第一天,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预计发送旅客23万人次,其中上海虹桥站发送旅客13.5万人
  • 道岔升级 助力春运期间中欧班列运输安全畅通

  • 魏启睿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1月7日春运首日,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的成都北编组站正在进行道岔设备更换升级作业。成都北编组站是中国国内首座采用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
  • 榆次站春运首日正式启动

  • (山西画报讯)1月7日,2023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春运第一天,榆次站统筹做好春运组织和疫情防控工作,在旅客购票、进站、候车、出行等全流程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 古浪县2023年春运启动

  • 1月7日,在古浪客运中心候车厅,乘客准备检票上车。当日,古浪县2023年“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春运正式启动。据悉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为切实做好春运期间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特写|春运第一天,他带着5棵树苗踏上回家的路

  • 一年的时间线走到腊月中旬,火车上、候车厅,接上大半盒开水,方便面的香味一飘,回家的气氛值就拉满了。1月7日,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这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实行“乙类乙管”的第一个
  • 春运启幕在即,东航在青岛新增加密12条航线

  • 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即将拉开序幕。据预测今年春运,旅客出行、返乡过年热情提高,航空客流量有望大幅度增长。对此,东航山东分公司高度重视、及早谋划,聚焦旅客需求,逐步增加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