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袁隆平助手忆杂交水稻研究:发现“野败”是锲而不舍的结果

日期: 来源:多彩贵州网收集编辑:多彩贵州网

 中新网长沙10月11日电 题:袁隆平助手忆杂交水稻研究:发现“野败”是锲而不舍的结果

  记者 唐小晴 徐志雄

  “‘野败’的发现,不是坊间流传我在洗澡、散步、钓鱼、小便时发现的种种版本。其实,‘野败’是经过袁老师与团队数年来锲而不舍的研究和在中国各地艰苦寻找发现的。”10月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和杂交水稻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前来参会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接受记者采访时重温杂交水稻研究往事。

李必湖接受记者采访时重温杂交水稻研究往事。中新网记者 徐志雄摄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改写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也让他意识到存在野生的雄性不育株。

  随后,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田间实际探索,袁隆平设想采取“三系法”技术路线,培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而找到不育株是实现“三系法”技术路线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1970年11月,当时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李必湖,来到农场的那片沼泽地里寻找野生稻。他们一起发现了一株有3个扬花的稻穗,花药细瘦、色泽浅黄的野生稻。

  “教科书上说我们国家野生稻有多少种,也讲了它们的起源和分布。我就想海南岛是典型华南地区,应该有野生稻的存活和分布,于是就打听野生稻的消息,结果还是很失望,很多人不知道野生稻是什么,只知道野生稻在当地叫做假禾。但我们不知道假禾是什么,弄了半天我们双方对不上号,就找到了冯克珊。”李必湖说。

  毕业于海南农校的冯克珊对水稻比较熟悉,一听李必湖一行的来意,立刻表示海南遍岛都是野生稻,但由于其每年只在冬春季节抽一次穗,所以他们来的“不是时候”。

  “我说老冯(冯克珊),你是不是也帮帮忙,帮我们当向导去找野生稻。老冯也很乐于接受,他说行行行,有时间我就带你们去。结果就在1970年11月23日那一天,我们在一个交通要道的旁边发现了一片野生稻。”李必湖说。

  当时,李必湖在这片野生稻中仔细观察了半个小时,发现三株雄花颜色异于正常稻花的稻穗。他意识到,这三株稻穗很可能是雄性不育野生稻。于是,李必湖脱去外衣外裤,赶走水蛇、蚂蟥,下到齐腰深的泥水中,一步一步走到三株稻穗跟前进一步观察确认。发现这三株稻穗生长在一蔸稻禾后,他连根带泥小心翼翼将其拔出搬到了试验田中。

  试验的地方到发现野生稻的现场有约一公里路,李必湖中途休息了4次。“那一蔸稻禾很重,有20多斤。第二天我就观察它的开花情况,第三天我就开始杂交(育种)。”李必湖说。

  当时,袁隆平正在北京开会,获悉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消息,连夜乘火车南下,赶回三亚,镜检结果完全不育,令他欣喜若狂,当即命名这株神奇的野生稻为“野败”。“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由此打开了突破口,中国杂交水稻事业也由此开启新篇章。

  彼时的李必湖和尹华奇均就读于湖南安江农校。为了能看得仔细,他们和袁隆平每天在中午太阳光最强的时候,拿着15倍放大镜,审视着试验田中每一株水稻的每一朵花。虽然寻稻的过程堪比“大海捞针”,但从未放弃。

  “历时两年,我们在检查了十几万株稻穗后,终于发现了6株雄性不育株,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次回交转育。”前来参会的袁隆平的学生、助手尹华奇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果是中国杂交水稻科技创新的一项首创性成果,也是一个艰难探索、勇于创新的过程。

  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年会上宣告,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尹华奇说,这种籼型杂交水稻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并且适应性广。

  不久,袁隆平育成的“南优2号”投入生产,在湖南桂东县百亩中稻试种成功,湖南安江农校25亩作双季晚稻试种成功,亩产达1256斤。此后,华南、华北、华中相继试种成功,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50年来,我们走过艰难的道路,遇到过地震、洪水,也断炊过。有次路过广西,遇到山洪暴发,袁老师和我在渡口一天一晚才吃了一个法饼。在云南遇到地震,在操坪睡了三个月。在那过苦日子的年代,我们依然坚强地工作。”尹华奇声音有些哽咽。

  杂交水稻发展史是一部中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历史。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五轮高产跃升,杂交水稻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近100亿余亩,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试种示范。

  2022年,“超级杂交稻卓两优1126”在云南个旧、蒙自开展的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1186公斤。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在照进现实。

  “苦中有乐,从未放弃,我能亲历并见证杂交水稻科技事业发展的辉煌,是我这一辈子最荣光的事!”尹华奇说。(完)


相关阅读

  • 我市秋作物收获近九成 秋粮丰收已成定局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十月的牧野大地上,玉米增产、花生“报喜”、稻谷飘香,处处都是好“丰”光。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夏播以来,全市上下紧盯粮袋子,抢农时、
  • 秸秆原位翻埋还田!宝清县“变废为宝”促增收

  • 秋高气爽,收获时节。近日,宝清县夹信子镇二道村2万多亩连片水稻田金黄一片,数十辆收割机、运粮车正在地里来回穿梭。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进行秸秆粉碎,确保水稻秸秆全部原量还田
  • 晒丰收|有机水稻越种越香 “丰”景无限

  • “一江五河育好米,塞北江南六水香”。10月8日,伴随着多台收割机轰鸣的作业声,北大荒集团泰来农场的北纬47°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正式开镰收获,喜迎丰收。水稻收获现场秋收开始后,泰
  • 我省首例“巨型稻”在汉阴试种成功

  •   10月8日,我省首批试种的“巨型稻”在汉阴县迎来丰收。  此次成功试种的“巨型稻6号”,是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团队研发的水稻新品种,在汉阴县蒲溪镇
  • 杂交水稻50年,何以改变世界

  • 湘伴导读 又到秋天,稻浪翻滚,漫天飘香。50年前的那个秋天,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宣告中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这是杂交
  • 我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

  • 新华社长沙10月11日电 10月11日,记者从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50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超800
  • 晒丰收|亩产627kg 寒地飞播水稻丰收在“技”

  • 10月7日,东北农业大学和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的协同创新基地内传来直播水稻丰收的好消息,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刘宏斌研究
  • 晒丰收|牡丹江订单新米俏销全国

  • 近日,记者来到牡丹江市的田间地头,看到水稻田里收割机轰隆隆地作业,扬起灰尘像是小型“喷气式飞机”……记者从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牡丹江市水稻面积共70万亩,各地抢抓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莱芜十七中打造“知·行·美”劳动教育品牌

  •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以实践劳动为路径,着力打造“知·行·美”劳动教育品牌,构建“一点多面”劳动教育体系,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之
  • 青龙隔河头村:走出特色“蛭”富路

  • 近日,记者走进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隔河头村鑫棚水蛭养殖场,只见一片片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底下是一排排的水池,场面很是壮观。在养殖场内,工人们正忙着把晾晒好的水蛭放到箱内
  • 湖滨社区:以“演”筑防 安全“童”行

  •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熊金凤 特约记者 黄亚文)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为进一步增强防火意识,提升老师幼儿的自救能力,确保消防安全,岳阳市南湖新区湖滨街道湖滨社区党总支联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