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万象更新 幸福“城”长 ——菏泽奋力谱写后来居上崭新篇章

日期: 来源:菏泽日报收集编辑:菏泽日报

后来居上,是千万菏泽儿女的奋进方向;突破菏泽,菏泽儿女一步一个脚印践行使命担当。

历史的车轮一路向前,菏泽在重点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持续练内功、下苦功、做实功,探索出一条后来居上的“菏泽路径”,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

城市蝶变、万象更新。菏泽这方热土,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崛起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谁的技术领先,谁就能抢占市场份额。

作为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重点项目之一,抗癌药及外用制剂项目是智能化柔性共享制造平台的成果转化。目前,该项目正处在GMP准备认证阶段,预计今年12月份完成认证,明年年初投产运营后,主要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抗癌药及外用制剂产品,填补了菏泽无自产抗癌药物的空白。

在国内最大的心脑血管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生产基地,山东步长中药绿色智能化制造项目将现代工业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到中药生产,实现了中药材从进车间到成品发货出车间的全线自动化。

山东步长制药不仅拥有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这样的拳头产品,还布局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一批传统经典产品,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中药产品集群。

在菏泽这方热土的滋养下,二十多年来,山东步长制药坚持“生产在菏泽、税收在菏泽、制造在菏泽”的战略,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内的参天大树。

生物医药是菏泽着力打造的首选主导产业,菏泽举全市之力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当前,业态一流、产业一流、模式一流的现代医药港初具气象,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郓城四个专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港四园”发展格局,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去年达到729亿元,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初冬的曹州大地,依然艳阳高照,一处处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一个个重点项目振奋人心。在东明石化30万吨/年UPC科技试验工程建设现场,工程车来回穿梭,基础设施施工全面展开。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最强动能。作为山东省重大项目,该工程技术水平先进,主要建设世界首台套30万吨/年原油裂解制烯烃装置,该装置突破了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卡脖子”关键技术,打破全球石化行业现有工艺路线格局。项目建成后,生产同等规模的烯烃产品,原油资源消耗降低约60%,有效破解国内化工原料短缺难题,推动石化产业向下游和高端延伸,是东明石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工程。

高端化工产业扩能提质,形成以东明石化、旭阳化工、中信国安等为龙头,涵盖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全链条的产业集群,石化产业列入全省“一基地、两集群”发展格局。

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菏泽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31”特色产业裂变升级,10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塑成。

如今的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高端化工产业乘势而上。聚焦培大做强“231”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木材加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等10条产业链,加快实施重点产业突破,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龙头企业带动下,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加快建设,菏泽重点产业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现代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愈加稳固。

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现在回菏泽,不到两个小时,就能从杭州飞回牡丹机场……”在杭州师范大学工作多年的韩维晨,回家的方式不断在变,时间也越来越短。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他所在的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承担亚运会女子排球和7人制橄榄球两项决赛赛事。“因为有了机场,不少菏泽的朋友来杭州观看赛事,虽然身处异乡,但感觉和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近。”韩维晨告诉记者。

交通,曾是多年来制约菏泽发展的突出瓶颈,现已转变为实现后来居上的巨大优势。几年间,高速公路、内河航道、铁路等基础设施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机场、高铁相继开通,菏泽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

2021年4月2日,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首航航班自济南出发到菏泽起航直飞西安,菏泽人民实现了“航空梦”。菏泽牡丹机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成并投用,创造了华东地区建设速度最快、行业验收时间最短、实现通航最早的典范。

牡丹机场通航以来,航线共通达28个城市,旅客吞吐量累计达到134.3万人次,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旅客吞吐量达2.1万人次。现已初步形成“南北互通、东西串联、辐射西北”的航线网络布局,开辟了迈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空中走廊,成为后来居上的新引擎。

同年12月26日,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投入运营,结束了菏泽不通高铁的历史。现在,菏泽东站日开行列车达到56列,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为2小时54分;至济南最快运行时间为1小时20分;至青岛最快运行时间为2小时53分。今年以来,菏泽东站客运量达到164万人,其中,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客运量超6.6万人。

机场通航、高铁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对于城市而言,交流“朋友圈”也随之扩大。

现在的菏泽城区,绿波带上车流通畅,不仅道路更加宽敞,群众的心情也更加舒畅。11月6日,长江路快速通道全段开启试运行,全线不设置红绿灯。“这条快速路通车后,大大缩短了去往机场和高铁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菏泽也有了一条城市快速通道。”出租车驾驶员王德国告诉记者。

交通兴,百业兴。2018年洙水河航道通航,我市内河航道实现从无到有;2021年10月29日,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建成通航,被升级为国家级干线航道,内河航道实现从有到优。目前,巨野麒麟港日吞吐量超过万吨,巨野万丰港日吞吐量超2万吨,成武安济河港实现试运营。

近年来,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先后建成德上高速鄄菏段、菏宝高速菏泽段、德上高速巨单段、枣菏高速、日兰高速改扩建、濮新高速菏泽段等,通车里程从260公里增长到590公里,市内高速出入口增加到36处。

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菏泽,机场、高铁建成投用,6条高速贯穿境内,内河航道直通京杭大运河。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菏泽正展现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成为综合性立体交通新枢纽。

守好粮仓 端牢饭碗

“科技之犁”深耕希望的田野

11月8日,立冬。田野间万物萧条,东明县小井镇东开百鲜农业科技(菏泽)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绿意萌动、生机勃勃。该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占地1200余亩,其中高标准大田600亩,设施大棚300亩,主要种植礼品西瓜、甜瓜和口感西红柿等。

“随着市场行情变化,我们不再单纯追求高产,开始瞄准高端市场,走精品果蔬路线,今年春节前后上市的礼品西瓜,每公斤售价在30元至40元。”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建仓说。

顾不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60岁的小井村村民李青莲成了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每天在基地大棚内忙碌。“从前种粮产量少,大伙儿吃不饱,现在种瓜靠科技,价钱卖得高。几十年间,生产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像俺这样的‘泥腿子’也成了基地的产业工人,每月能领3000多块钱工资。”李青莲说。

基地实行订单式种植,按照统一供苗、统一标准、统一服务模式,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农户只需要专注田间管理,瓜果成熟后,由本地企业集中收购,订单农业成为农户稳产增收的致富产业。

20世纪70年代,小井村曾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1978年,小井村启动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改革,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实行分田到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庄。通过“包产到户”,1979年,小井村粮食总产量比1977年翻了四番,村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迈出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一步。

45年过去,这片土地迸发出更大的能量,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小井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传统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富硒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万亩,生猪养殖规模超过70万头。同时,不断延伸优势产业链条,孵化富硒面粉加工、花生饮品加工、生猪屠宰等下游产业,拥有“东明红”“小井故事”“维榕”等特色品牌,以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格局初步形成。

“我们这里虽然属于塌陷地,但是种植小麦收成很好。”近日,郓城县张营街道刘一村村民曹翠香介绍,“有山东省农科院的技术扶持,村里的采煤塌陷地经过治理,没法耕种的荒地已经变成良田。”

在郓城县张营街道澎湖湿地,游客或悠闲垂钓,或漫步湖边,一片欣欣向荣景象。难以想象的是,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因采煤而形成的沉陷区,地表塌陷、道路断裂、房屋倒塌、沼泽遍地……

“去年雨水多,村里地势洼,11月份才种上小麦,种的是省农科院提供的优良品种,小麦收成很好。今年又因为天气原因,小麦种植日期推迟了,但是有省农科院专家指导,根本不担心产量。”曹翠香说。

郓城县是全省4个国家级超级产粮大县之一。该县依托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工作组技术、人才等优势,积极示范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粮食产业。今年,郓城县小麦收获面积143.3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平均亩产901.76斤,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扛牢农业大市责任,敢为人先的菏泽儿女,全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50亿斤,9个县区全部是产粮大县,矢志不渝地守护着国家的“粮袋子”。

补精神之钙 强作风之骨

过硬作风激发干事创业强大动能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几何时,这是黄河滩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一次到俺对象家,没想到村里条件这么差……”日前,在东明县沙窝镇尚庄新村,36岁的李改芳对记者说。十年前,李改芳与尚庄村青年韩换城相恋,尽管已经听说该村的贫困情况,但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坑坑洼洼的道路、孤岛一般的房台和破旧的房屋,想想以后的生活,她忍不住哭了一场。

结婚后有了孩子,教育问题是李改芳最头疼的事。村里没有学校,她只能将孩子送到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每到下雨天,出村的道路泥泞湿滑,她和孩子不止一次在路上摔倒。

“现在好了,社区啥都有,想想还跟做梦一样。”2021年,李改芳一家搬进尚庄新村二层小楼。漫步社区,幼儿园、小学、卫生室、超市等一应俱全。文化广场上,老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晒暖、聊天,其乐融融;社区服装厂内,村民务工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宽敞的道路两旁,收获的玉米码得整整齐齐,传递着乡村丰收的喜悦……

但在启动搬迁前,村民对滩区迁建工作不理解,尤其对于老人来说,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抵触情绪很重。各级干部一遍遍上门,耐心地给村民描绘未来的规划,讲解搬迁的巨大好处,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民心是杆秤,基层干部的担当逐渐赢得群众信服,群众慢慢转为理解支持。

黄河滩区迁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先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如期完工,菏泽各级责任人员先后攻克了清障拆迁、引黄淤沙等十大难关,让黄河滩区群众的安居梦一步步照进现实。

产业发展是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菏泽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依托滩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污染少、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等优势,建设黄河滩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实现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真正让黄河滩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花果滩、幸福滩。

举全市之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减贫170万人,85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圆满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累计投资150多亿元,高标准完成了菏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全部建成投用,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黄患之苦,实现安居梦。

近年来,广大菏泽干部群众投身于脱贫攻坚、滩区迁建、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打赢了一场场硬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能力作风持续提升,干事激情竞相迸发,人心思齐、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氛围日益浓厚。

8月2日,菏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菏泽市委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明确要求锻造六种作风、提升六种能力、强化八种保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行动方案。

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曾经落后的菏泽奋起直追,经济总量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菏泽后来居上迈出新的步伐。前三季度,菏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0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中,7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加快恢复、持续向好态势,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如今,菏泽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能力作风持续提升。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菏泽定能用不懈奋斗创造一项项新的奇迹,书写一个个新的绚丽篇章。

当前的菏泽,正站在积厚成势、蓄势跃升的新起点,但真正实现后来居上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顽强拼搏、苦干实干。

滴水穿石,滚石上山。菏泽干部群众不曾放弃,一届接着一届干,人心思干、谋事力做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市上下铆足一股劲,正沿着后来居上奋进方向阔步前行。

菏泽报业全媒体 记者 张啸 仝志华 冯锴


相关阅读

  • 推动曹县汉服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 11月19日,中华汉服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暨2023曹县汉服文化节在曹县“e赏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举行启动仪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 菏泽:全面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走深走实

  • 近年来,菏泽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敢于涉险滩、夺隘口,一批重大改革任务相继落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改革成绩单。经济领域改革激发“新活力”。坚持用创新
  • 杨伟民来菏泽调研文创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 11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来菏泽调研文创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磊,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陪同调研。在菏泽市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杨伟
  • 黑土之声|画好产业链的“延长线”

  • 一只狮头鹅的鹅头最高能卖上千元、富锦狮头鹅种群存栏近万只……这个新奇的名字、这些可观的数字,展示出富锦一个新兴产业链的魅力和实力,值得借鉴、引人思考。发展新兴产业不
  • 文昌湖区:村庄结盟搭建“共富体”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董振霞 刘伟 汪利平 特约记者唐帅“今天订单是1万个馒头,恒利纺织一下子就要了3000个。”11月19日上午,文昌湖区萌水镇北唐村和张家村联合共
  • 深度丨“时尚潮”向世界 “东莞造”再出发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锦衣、霓裳的追求、喜爱依然专一、执着。11月16日—18日,以2023世界服装大会为契机,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
  • 岚山省级农高区:茶业发展育新机

  •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岚山省级农高区的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项目,智慧化温室大棚正式开始茶苗繁育工作,一株株茶苗长势喜人。据悉,1号温室茶树种植资源圃已收集茶品种600个,栽植8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内蒙古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加把力

  •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旨在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内蒙
  • 经侦要闻 | 中国首次从摩洛哥引渡犯罪嫌疑人

  • 中国首次从摩洛哥引渡犯罪嫌疑人11月18日上午,公安部“猎狐行动”工作组将上海公安机关通缉的经济犯罪嫌疑人罗某从摩洛哥引渡回国,这是2021年中摩引渡条约生效后首例成功案例
  • 村村有好戏 | “C位出圈”!萝卜引领致富之路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1月19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寒亭区寒亭街道北埠子村,村民们陆续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工具,穿过街巷,直奔自己的萝卜大棚。当很多村庄已经进入了农闲的时候
  • 北疆文化在长三角文博会上“秀”出新风采

  •   11月19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在上海闭幕。文博会期间,内蒙古24家文化企业亮出的拳头产品,新颖文创、魅力非遗、冰雪线路……无不展现出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