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创未来”:助力科技教育在乡村落地生根
施律如
近日,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下称:友成基金会)“编程·创未来”公益项目2023级项目学校及项目教师入学典礼圆满举行。今年,项目将在亚马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通公司的支持下,落地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六地,计划覆盖34所乡村学校,为68名教师提供编程培训和实践活动,为近万名学生培养计算机素养和数字化创造力。项目还将继续联合云南省富宁县教育体育局、河北省威县教育局支持两地“创未来工作室”发展,通过工作室进行全县推广普及,预计覆盖超百所乡村学校,助力科技教育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然而编程教育在乡村地区的开展依然面临诸多难题,例如缺乏受过专业培训的师资队伍,缺少学习器材和系统的学习资源等。
“编程·创未来”作为友成基金会在乡村科技教育的特色实践,以项目式教学(PBL)理念贯穿全程,通过陪伴式成长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创未来课程及配套学习平台、器材。与此同时,项目联合县教育部门成立“创未来工作室”,培养本地教研队伍,通过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推动当地编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入学典礼后,项目为2023级项目老师组织了为期4天的“创未来之师”培训营(基础班)。培训邀请中国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刘欣、青岛博文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薛莲进行线上培训,各县教师线下集中学习,旨在让老师们了解编程教育的价值与重要性,掌握PBL理念下的图形化编程基础教学案例,并以“家乡特产”为主题进行项目设计实操。在专家指导下,老师们制作出了《功夫熊猫》《舌尖上的金平》《山药蛋变形记》等编程作品。
目前,“编程·创未来”公益项目已覆盖13个偏远区/县的70多所乡村中小学校、300多名教师,让超过3万名学生因此受益,同时在云南省富宁县和河北省威县两地成立了创未来工作室,研发出2套本地特色的编程课程,带领学生参与全国编程赛事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未来,项目将继续与社会各界力量持续合作,在提升学生编程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育他们的计算思维、创新意识、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力量。
刊发于《社会与公益》杂志2023年第8期。
责编:史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