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支柱产业倍增壮大!西安跑出“产业强市”加速度

日期: 来源:西安发布收集编辑:西安发布

 2022年

西安工业度过了

极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西安支柱产业倍增壮大,重点产业链优化提升,项目招引推进效果显著,产业强市支撑更加坚实。

2022年82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1月同比增长13.1%,连续8个月保持15个副省级城市及9个中心城市第一。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跃升8位,位居全国第12名。

这一年,西安抓产业倍增,支柱产业规模实力有了新突破。

制定落实支柱产业倍增计划,深化“链长服务制”,强化“链主主导制”,推进19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要素保障、引导集群发展、建强产业生态。

比亚迪汽车、三星电子产值首破千亿,新增百亿元制造业企业3户。1—12月,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27.9%,其中,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速分别达到56%、27.8%、31.4%。

西安汽车产业全年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全年汽车产量达到125.55万辆,同比增长96.4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同比增长277.5%,占全国份额14.38%。

这一年,西安抓项目强基,产业发展有了新支撑。

老朋友,新合作:比亚迪汽车零部件增产扩能项目、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三阶段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隆基29GW、华天5G集成电路封装产业化、康佳智能家电、三星环新扩能、华为物联网中心等项目建成或投产。1—11月,225个先进制造业及研发平台项目完成投资1220.9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105.6%。

这一年,西安抓助企培优,企业跃升有了新生态。

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户,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户,新增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上市企业11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9户,为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征程上,西安产业强市的初心愈发坚定,奋斗的姿态和干劲从未改变。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持续加快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西安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起和小布来看看

西安这些重点项目

↓↓↓

比亚迪:在西安已形成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格局

过去一年,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

2022年,比亚迪在西安累计实现产值1827亿元,同比增长超155%。其中,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超220%,生产整车100.8万辆,同比增长超145%,结束了西安没有千亿级企业的历史。西安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3.3倍,为我市再增一家百亿企业。

在与西安共同成长的20年里,比亚迪相继落子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布局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逐渐跻身全球车企巨头,也带动了西安汽车产业实现狂飙突进。

如今,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的北方基地。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已在陕布局企业超20家,产业链布局正不断延伸,如锂电池、云轨交通、半导体等,形成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电机、动力电池、汽车金融、轨道交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格局。

中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升级扩容

中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落户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2022年11月,迎来了园区2期启动运营。

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是西北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中心之一,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相当于40多个标准足球场。厂房屋顶的10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设备可以为园区提供绿色电源,白天可供园区自动化设备运转使用,为电动新能源车充电。夜晚储能设备可将白天储存的绿色电力在用电高峰期释放,起到一定程度的“削峰填谷”作用。

2期启动运营后,园区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全流程柔性生产物流园区,应用北斗新仓模式,具备了支撑日均分拣超140万件包裹的能力。整个园区日均快递分拣能力突破240万件。目前,陕西省内95%的京东自营订单都可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县级乡村地址覆盖率100%。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452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西咸新区

继一个月前首次创造由中国科技企业“标定”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之后,又有好消息从隆基绿能传来——这家光伏业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在西安的投资,总投资452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西咸新区。

1月17日,西咸新区与隆基绿能签署产业合作协议。隆基绿能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落户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本次签约的项目总投资452亿元,预计达产后年纳税60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是目前全球产能最高的光伏生产基地。据悉,该项目将有力促进一大批行业上下游配套生产厂商聚集,使西咸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据测算,年产50GW的单晶电池可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度,能减少4800万吨标准煤消耗,进而减少1.0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法士特集团:数字赋能 守正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

机器人手臂、全自动数控机床、全流程危废物处理……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新建的“黑灯工厂”实现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产值提高5倍多。最新科技成果“特种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2022年,法士特全面步入数字化时代。全年出口创汇创造历史新高,同比增幅55%以上。企业入围“双百强”榜单,位居“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第68位。各项经营指标连续第20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第17年稳居世界第一。

“2023年,法士特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确保传统中重卡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着力扩大新能源、智能化产品市场主导优势。”法士特集团董事长严鉴铂表示,“我们将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战略合作,不断加大智能化、高端化产品海外推广力度。”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晓巍 王赫 刘宁 | 图:记者 窦翊明 冯炜丨编辑:千树 答案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韩东辰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程雨萌)

相关阅读

  • 2022年常德市住房公积金发放贷款20.05亿元

  • 常德日报记者 杨力菲 通讯员 王斯 近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2022年,我市住房公积金共发放贷款20.05亿元,为5473个家庭实现了住房梦。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回收住房
  • 2022年常德市住房公积金归集额达53.96亿元

  • 常德日报记者 杨力菲 通讯员 王斯 近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获悉,2022年,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额达到53.96亿元,比2021年增加3.41亿元。2022年,我市新增缴存职工23094人。截至2
  • 火车上设麻将桌、景区免门票,各地促消费有多拼

  • 多地投入“真金白银”火车上能打麻将,还能K歌洗淋浴。近日,一则“在火车上打麻将”的视频引发了关注。视频中,在一趟行驶的普速列车上,一节车厢内放置了三台麻将桌,乘客们围坐在
  • 湖北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   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成功争取4.2亿元国家债券资金,总投资6.9亿元的仓储物流及周边市政配套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一期核心区156亩仓储物流区运营主体签约和92亩商业引导区
  • 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公示

  • 关于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的公示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22〕26号)要求,经产业

热门文章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支柱产业倍增壮大!西安跑出“产业强市”加速度

  • 2022年西安工业度过了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西安支柱产业倍增壮大,重点产业链优化提升,项目招引推进效果显著,产业强市支撑更加坚实。2022年82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规上工业增加
  • 列车上的“春晚” 将欢乐带回家

  • 1月19日,银川客运段工作人员在由银川开往兰州的D8933次列车上为旅客表演舞蹈。临近春节,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客运段将部分列车车厢装扮一新,组织青年职工在列车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