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新观念新技术频频刷新

日期: 来源:长江观察收集编辑:长江观察

中国新媒体领域最具权威性、标志性、专业性的盛会——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7月12日在湖南盛装亮相。

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 摄

自2018年起,中国新媒体大会已举办四届。再次“湘”约,再次出发,今年的大会有哪些看点?湖南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有哪些新作为新气象?

 新观念新视野在思想碰撞中激荡

十年间,中国媒体生态风起云涌,浪潮迭起,动力强劲。

本届大会以“融合十年 笃行致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网站平台、新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800余人参会。

本届大会延续了前几届的盛况,依旧内容丰富,保持一惯的“干货满满”。大会包含“1+6+4”场次的活动,即: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内容创新论坛、国际传播论坛、社会责任论坛、技术应用论坛、“媒体+”论坛、省级融媒创新论坛等6场平行论坛;“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强‘四力’促深融”专题培训班、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等4场主题活动。

大家汇聚“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碰撞火花、聆听未来、携手同行。

在主论坛上,大家分享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破圈”秘诀,探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

7月12日,中国新媒体大会内容创新论坛在长沙召开。在主论坛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发表主题演讲。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 摄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认为,要筑牢融合发展的“根”与“魂”,统筹融合发展的“破”与“立”,把握融合发展的“时”与“势”。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刘健表示,要坚持内容为王,坚持终端为重,坚持技术为先,坚持人才为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胡劲军说,要鼓励支持总台“网红”记者、主持人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提出,以人工智能为发力点,强化技术创新和应用。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双传学说,要推动媒体融合纵深挺进,让互联网“最大变量”化为报业做大做强“最大增量”。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华立认为,内容创新要高扬思想旗帜、深植文化根脉、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尊重市场规则。

主流媒体如何紧抓内容建设,打造优质精品内容,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7月12日,中国新媒体大会内容创新论坛在长沙召开。在“内容生产新空间   融媒发展新动能”圆桌论坛,新华社“张扬工作室”负责人张扬分享创作心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在内容创新论坛上,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认为,内容生产方式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是有边界的、有一定规则的,需要让内容把关、编辑选优、互动管控、舆情应对等全过程可管可控。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季正聚说,不管媒体融合以何种方式推进,不管互联网的风口如何变幻,优质内容都是我们的核心优势,也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姜协军表示,“内容为王”的理念没有过时,依然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和以“不变”应“万变”的重要法宝。

在省级融媒创新论坛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余俊生认为,要以优质内容构筑流量高地,以先进技术夯实转型底座,以持续创新打开未来空间。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说,要坚定不移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从单一的“纸媒人”转变为“全媒人”。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总经理邹继红说,要以“深融”催生内容生产新生态,聚合加速发展新动能,壮大主流舆论新格局。

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迸发,新观念新视野不断激荡,正能量与大流量同频共振。

 数字技术赋能新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走过十年,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推动媒体融合进入媒体智能化快速发展新时代。

“借助AI-auto(人工智能助手),一个人就能打造一支融媒体‘军队’。”2023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众多“黑科技”集中亮相,令人大呼过瘾。

7月11日,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2023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参观、体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通讯员 刘至 摄

在华为、科大讯飞等展区的虚拟的演播室中,AI数字人高度复刻真人声音和形象,在进行融媒体内容播报时,发音清晰且充满情感,肢体动作、表情、口型等表现自然。

扫码输入“搞笑”二字,很快就生成了一段节奏俏皮、旋律欢快的音乐。这是腾讯展出的自研AI通用作曲框架XMusic,用户利用图片、文字、视频乃至哼唱,都可使XMusic生成对应的乐曲。

人人皆可笔下生花,人人皆可一语成画。新华智云发布两款AI模型产品:“妙笔”和“生花”。“妙笔”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出优质文章,而“生花”能够快速生成绘图作品,为媒体创作带来无限可能。

越来越多的智媒技术,正以“智慧促深融”,全面推进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如何利用好新技术,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帮助延伸“脚力”、提升“眼力”、增强“脑力”、创新“笔力”?

在技术应用论坛上,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并建设的2023“融媒有技”优秀案例库上线,并发布了首批20个优秀案例。

案例中有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津云一站式智能媒体融合解决方案”,有依托5G虚拟技术的“芒果幻城虚拟社交空间”,有聚焦移动音频及视频智能化生产的“新华新声App”,还有针对智能写稿、AI对话和创意设计的“媒体内容生产类AIGC应用——传播大模型”等案例。

20个优秀案例涵盖了新媒体传播平台、应用工具、专业服务、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都是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应用与尝试,展现了新技术对于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助推作用。

 主流媒体从“相加”到“深融”

中国新媒体大会已连续三届在湖南举办。为何这样的行业盛会长期落户湖南,在长沙安了家?

湖南主流媒体这些年的探索实践,给出了答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湖南媒体不断发力内容建设,研发先进技术,改革创新管理,建强自有平台,拓展功能服务,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70多岁”的湖南日报,构建起“一报两端、一网多号”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依靠创新焕发青春活力。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前,湖南日报社推出《出海记·走进非洲》大型国际传播融媒体报道,紧扣湖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中非合作的生动实践,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全网阅读量破10亿次,为博览会烘托了良好氛围,形成了舆论声势。

7月11日,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2023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参观、体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通讯员 刘至 摄

技术引领,创新赋能,融合发展。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共创的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累计视频播放量86.9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85.6亿;除内容深入人心之外,4K高清画质等技术“硬实力”同样广获好评。

潇湘晨报•晨视频构建起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传播格局,传播矩阵粉丝总量超6000万,全年总流量超过600亿。

红网在党的二十大期间,精心打造“元宇宙”新闻直播间,运用“5G+AI+数字人动作捕捉+AR”技术逻辑,达到“身临盛会、情绪共鸣”的全新传播效果。

创刊于1960年的《新湘评论》不断“上新”,在内容、平台、用户等方面谋出路、探新路,打造了“一刊一网三微多平台”的传播矩阵。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巩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湖南123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2018—2022年,湖南省共有6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有21件新媒体作品获奖,6件新媒体作品获一等奖。

让主流成为顶流,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让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媒体融合任重道远,新时代主流媒体重任在肩。

一起期待2023年中国新媒体大会为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提供新的经验、注入新的动力,期待本次大会带来的新技术、新方向、新动态,为媒体融合发展发挥精品示范、标杆引领作用。

相关阅读

  • 2023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9月8—10日成都将办

  •   从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组委会获悉,2023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将于2023年9月8—10日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据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组委会副秘书长
  • 中国是韩国的10倍以上

  • 韩媒:韩国2022年经济规模跌出全球前10,中国经济规模是其10倍以上据韩联社报道,据韩国银行(央行)12日披露的数据,按市场汇率计算,去年韩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6733万亿美元,居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这13种门诊慢特病,省内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啦!

  • 12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医保局获悉,为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异地就医,减轻患者费用垫资负担,近期,全省18个统筹区增加了冠心病、脑梗塞、肝硬化等13种门诊慢特病资格的参保人员相关治疗费
  • 醉在吉首苗寨

  • 清风,蝉鸣,蛙声。7月12日,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记者驱车一路爬升,伴着迎客的月季“花墙”,进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己略乡夯坨村上寨。山风清凉,天高云阔,悬崖之上,山峦层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