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传承与振兴的文化之旅
7月8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山西运城关帝庙,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庙宇,作为运城的重要文化地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实践团成员们怀着敬仰之情步入这座庄严的庙宇。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深入了解关羽的生平事迹和他所代表的忠义精神。庙宇中的古建筑、壁画、雕塑等文物,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久远的时代,让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践团成员们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不仅对关帝庙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此次参观关帝庙,是“以计助济”实践团深入了解运城乡村文化的重要环节。他们将把在参观中获得的感悟与思考,融入到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为推动永济乡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运城博物馆: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瑰宝
7月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走进了运城博物馆,旨在深入探索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在这座山西运城的文化宝库中,他们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千年对话,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历史,从古朴典雅的青铜器到墨韵流芳的书画,各件精美无比的文物让他们目不暇接。
自古以来,运城便以丰富的盐资源闻名遐迩。运城博物馆作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对盐文化的展示尤为详尽。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中,被运城盐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从盐池的形成与演变,到盐业的兴盛与发展,再到盐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盐文化在运城乃至整个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成员们认识到,文化不仅是乡村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
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实践团成员们的视野,更坚定了他们将所学知识融入乡村振兴的决心。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关注乡村的发展,共同书写乡村繁荣的新篇章。
7月8日中午,实践团一行成员到达永济。
合作签约座谈会
2024年7月8日下午,共青团永济市委与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永济市会议中心樱花社区会议室隆重举行了市校合作签约授牌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新模式。西安石油大学方面,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乔晓、22 级团总支书记姚谦出席了本次活动。永济市方面,团永济市委书记史晓媛,副书记高卓、樊政君,挂职副书记张国伟也参与其中。
在双方人员陆续到位后,活动于15:30准时开始。首先,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永济市宣传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解说,大家深入了解了永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对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有了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认识。
随后,共青团永济市委书记史晓媛致辞,她详细介绍了永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人才政策等,并表达了对与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热切期望。史书记强调,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永济市在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能力,也将在将来为西安石油大学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紧接着,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乔晓代表校方发言。她简要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及计算机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并高度评价了永济市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乔书记表示,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将全力支持双方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在实践团成员补充发言环节,来自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优秀学生代表胡海贝分享了他们对永济市的初步印象和未来合作的展望,表达了对参与此次合作项目的热情与期待。
随后,永济市有关基层团委负责人也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市校合作项目的实施,为西安石油大学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必要的支持保障。
接下来,进入了激动人心的签约授牌环节。在双方代表的见证下,史晓媛书记与乔晓书记共同签署了市校合作协议,并由乔书记将西安石油大学的合作牌匾授予了永济市团委。这标志着共青团永济市委与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双方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
活动的最后,西安石油大学“以计助济”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樱花社区的“青年之家”深入交流学习了当地团委的组织结构与相关工作流程,增进了他们对于基层团委工作的理解与对中国基层治理制度的认同感。
此次市校合作签约授牌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为永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西安石油大学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双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推动校地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