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伯夷叔齐

日期: 来源:华夏文化促进会收集编辑:华夏文化促进会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袁铨君绘制《夷齐让国首阳采薇》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甲申岁读史怀夷齐七律

拒做邪臣事可稽,推怀兴让感夷齐。

心存仁义请周愿,行效良禽择木栖。

降志辱身非所欲,采薇绝食不胜凄。

巍巍高格如山岳,至此方知万壑低。

韩天佳教授赏析:

本诗作者继承了中国史家“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优良传统,不仅讴歌帝王将相等成功人士,也赞美品行高洁的布衣平民。

首联“拒做邪臣事可稽,推怀兴让感夷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夷齐本姓墨。《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唐山新发现“义于高祖墨”玉圭,佐证了“伯夷姓墨”这一史记。

二人推位让国,相继逃出祖国。出逃的路上,二人又巧遇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们都听说西伯昌有德,赡养老人,所以二人决定一起过去考察一下。快到西岐边境,听说西伯已经逝去,武王正兴兵伐商,二人就朝着周兵来临的方向迎了上去。不久,夷齐就在孟津这个地方拦着周武王的马头、扣住他的马缰绳大声的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此时,武王手下欲对夷齐非礼动武,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三千年前,秦皇岛一带正是孤竹国管辖的区域。这个古代方国建国很早,伯夷与叔齐历经了商和西周两个朝代。当时它的管辖区域,据考古资料表明,大体包括现在秦皇岛市的全部,唐山市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现在的卢龙县城附近。这个古老的方国当时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大量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和可以用剩余粮食酿酒的农产品。从这个国家取名觚竹来看,它是以两种用以书写的文具,借代作国名,这就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商朝后期,在这个国家出现了夷齐让国的美谈。原来那时的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作。”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

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好立了中子继承了君位。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学派,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非常赞赏,评论这种事情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对他们给以很高的评价。

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说:“应该从东夷回去了,我们听说西伯的国内很安定,很适合老年人居住。”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

但是他们走在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奔袭商纣。他们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卫兵要杀害他俩,军师姜尚劝解说:“这是讲义气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走了。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漂杵,由于商纣王阵前的奴隶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他们还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作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

他们的推位让国、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的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原来伯夷叔齐的行为正符合儒家的价值观。

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在后世对你的评价中来体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留名千古。所以孟子强调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伯夷、叔齐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

孔子、孟子、墨子、管子、韩非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韩愈等等,对伯夷、叔齐都有著述。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孟子评价夷齐为“圣之清者”。管子曰:“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韩非子曰:“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

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把《伯夷列传》作为人物列传的首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

夷齐推位让国的伟大精神和耻食周粟的高尚气节,使历代诗人深受感动。他们题诗作赋,咏颂伯夷、叔齐。见于文字记载的,咏颂伯夷、叔齐的诗多达近百首。著名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马光、文天祥、刘伯温、顾炎武等都有传世佳作赞美夷齐。

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九章·橘颂》中把夷齐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榜样,并且以此气节教育学生。“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广州刺史吴隐之上任之前,听说广州城外有一泉,人称“贪泉”,传言赴广州作官者,若饮此泉之水,就会变成贪官。吴隐之上任伊始,就痛饮三瓢贪泉之水,并赋诗一首,以言其志。“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也终于没有成为贪官。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俘囚禁期间,曾写过一首《和夷齐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风不至兮,德之衰矣。”元兵统帅劝降时说,“国己亡矣,杀身以尚,谁复书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凯问书与不书?”并咏诗抒怀:“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颈联“心存仁义请周愿,行效良禽择木栖。”伯夷叔齐拥护商汤以仁义道德建立的殷商王朝,而不赞成文王武王靠武力夺权,推翻商朝。他们的劝谏自然得不到周王的认可,所以他们就与周朝决裂,划清界限。历代文人创作了许多美术书法作品,来赞颂伯夷叔齐。南宋著名画家李唐以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首阳山为题材,画了一幅《采薇图》。此画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采薇图》刻画的是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精神。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坚定沉着;叔齐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憔悴,身体清瘦。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图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于毫端。

这幅画的创作年代,正是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一些朝廷官员丧失民族气节,主张投降。李唐则以这幅画的形式弘扬高尚气节,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采薇图》传世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晚清入宫,至今已近千年。 绘画大师徐悲鸿称赞《采薇图》“为绘画史上的极峰。”《采薇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华夏文明的骄傲,同时又是炎黄子孙高尚气节的展现,同时也可以说是孤竹文化的延续。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书写过《伯夷颂》长卷,后为秦桧所藏,辗转多人后,清代入宫。1949年被带到台湾。元代书法家邓文原也书有《伯夷颂》。 “先哲吾师表,斯文古鼎铭。义形扣马谏,书胜换鹅经。故事征皇祐,乡祠谒仲丁。登堂睹遗墨,山雨飒英灵。心田垂世远,手泽历年殊。谁购山阴序,真还合浦珠。身惟名不朽,书与道同符。诸老珍题在,犹堪立懦夫。蜀后学邓文原顿首。” 邓文原书《伯夷颂》,现存故宫博物院。

在上海博物馆,保存着一件明代崇祯年间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伯夷叔齐人物故事笔筒,是我国珍贵文物之一。此件高21.9厘米,口径18.4厘米,底径为16.8厘米。整体直身,内外均施白釉。筒身四周以青花绘制,是一件典型的十七世纪明晚期景德镇精美青花瓷制品,弥足珍贵,堪称国宝。以伯夷、叔齐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瓷器、铜器、雕刻,明清时期还有很多。

以庙宇的形式祭祀伯夷、叔齐,最早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清康熙永平知府彭士圣《重修清节祠碑记》云:“自汉熹平五年已有祠。唐天宝七载祀义士八人于郡县。崇祭则自此始。”

《水经注》为北魏时所著,《水经注》记载,“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说明北魏时期已有孤竹祠。孤竹祠无疑是祭祀伯夷、叔齐的祠堂。

前蜀韦庄《鹧鸪》诗中有“ 孤竹庙前啼暮雨”句。韦庄,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孤竹庙与孤竹祠应为同物。

唐代诗人李颀有《登首阳山谒夷齐庙》诗一首,“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说明唐代已正式以夷齐庙命名。

据《永平府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四年曾访庙遣官致祭。清惠、仁惠谥号则封于政和三年。元至顺元年颁庙额曰“清圣古庙”,久废。曾移于郡城内东北隅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珪所建,未几复废。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成化九年郡守王玺请于朝,赐今额御定祭文。而后,到明末清初,又经过五次较大规模的复修。

祭祀伯夷、叔齐,见于记载的帝王,就有元世祖、明宪宗、清圣祖、清高宗、清仁宗五位。他们到夷齐庙祭祀伯夷、叔齐,或颁以祭文,或题写诗篇,都十分庄重。这些祭文、诗文,史志中都有记载。到夷齐庙祭祀伯夷、叔齐的达官贵人、文人学者、平民百姓,包括国外志士仁人,更是不计其数。

伯夷、叔齐死后,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赞美伯夷、叔齐的人是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扬伯夷、叔齐。“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怨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一,“仁”。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充分体现了“仁”的道德标准。孔子也赞扬他们“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表准也是“仁”。

二,“义”。伯夷、叔齐让国,首先就是“义”字当先的,行为是无比高尚的。他们与泰伯和仲雍兄弟二人一样高义。

三,“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宁死全仁,用孔子的话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就是儒家提倡的“礼”。

四,“孝”。伯夷以父命为尊,宁可不作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这就是“孝”。兄弟让国,体现的是“悌”。

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都能从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中找到源头。从这些佐证,可以看出,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基础,孔子儒家思想是东方世界的道德源泉。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德源。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茶马古道等渠道的地域交流,伯夷、叔齐故事也得到广泛传播,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朝鲜:传说殷商灭亡后,箕子从孤竹国带走数以万计的孤竹臣民,奔赴朝鲜,并建朝鲜国。同时也把伯夷、叔齐的故事带到朝鲜。汉武帝时期,曾征讨并统治过朝鲜部分地区。朝鲜全面吸收汉文化,伯夷、叔齐对他们影响很大。

1473年,朝鲜成宗四年,汉学家李边受成宗之命编撰《训世评话》,共编有65则古代故事,主要取材于中国古书,其中就有《伯夷、叔齐》篇。后此书多次再版,对朝鲜社会民众影响深远。明清时期,不少朝鲜诗人学者拜谒夷齐庙,题写诗文,讴歌伯夷、叔齐。

清代,朝鲜使者柳梦寅写过一首《夷齐庙》,“首阳苍翠郁嵯峨,滦水悠悠也自波。土俗尚闻孤竹庙,邦人能唱采薇歌。一时贤士知俱出,万古高名问孰多。此地清风吹不尽,荒台只是旧山河。”“ 邦人能唱采薇歌”,说明当时朝鲜人对伯夷、叔齐是相当崇拜的。

日本: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光国爱读《史记》,尤其敬慕伯夷的气节。明朝末年,德川家先祖建“得仁堂”,将伯夷、叔齐的木雕像安置在堂内,并据孔子评论伯夷、叔齐所说的“求仁得仁”而将其命名为“得仁堂”。

日本江户时代赤穗四十七义士为主人报仇,然后集体剖腹自杀。日本小说家宫城谷昌指出:“义人”之说,实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而谏,太公没有杀他们,还称他们是“义人”。从这些,也看出伯夷、叔齐故事对日本的影响。

越南: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置南越九郡,推行儒学教,伯夷、叔齐自然也随之影响到越南。状元莫挺之奉君命出使元朝,时因为其貌不扬而受到元朝文武官员藐视,正逢外国有使者进奉扇子,于是题写《扇子铭》,自比为伯夷、叔齐。可见他是熟知并崇尚伯夷、叔齐的。

几千年来,赞颂伯夷叔齐气节精诚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广为传颂,影响和陶冶了中华民族历代子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九章·橘颂》【战国·楚】屈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读史述·九章·夷齐》【晋】陶渊明:“二子让国,相将海隅。天人革命,绝景穷居。采薇高歌,慨想黄虞。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少年子》【唐】李白:“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读古史》【唐】白居易:“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已尽,饥来何所为?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枥马非不肥,所苦长执维。豢豕非不饱,所忧竞为牺。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首阳山》【唐】胡曾:“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

《题夷齐庙》【宋】司马光:“夷齐双骨已成灰,独有清名日日新,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多人。”

《和夷齐西山歌》(之一)【宋】文天祥:“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戎有中国兮,人类熄矣。明王不兴兮,吾谁与归矣。抱春秋以没世兮,甚矣吾衰矣。”

《和夷齐西山歌》(之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凤不至兮,德之衰矣。”

《钓台》【明】刘基:“伯夷清节太公功,非处非邪岂必同?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

《清节祠》【元】徐琼:“国统人推仲子承,首阳甘饿有余情。两逃兄弟彝伦重,一谏君臣大义明。殷地既非薇自老,周邦虽有粟无生。故墟古庙昭旌额,篡逆相过愧岂生。”

《谒夷齐庙》【明】韩应庚:“清圣非苦节,洒见纲常先。君父固攸重,子臣情堪怜。此情不自己,奚恤后誉延。邈矣采薇事,市朝已数迁。谁招饿夫魂,庙食首阳颠。寒松复碧瓦,古殿生黄烟。遗像俨生存,咫尺手足连。拱拜瞻容色,恭逊蔼周旋。盘无周室粟,陇有洞山田。粢盛戒清酤,伏腊击肥鲜。光灿北海滨,历历三千年。高风自长久,污世空颠沿。所以嗟贪夫,身没名不传。”

许仲琳《封神演义》中对伯夷叔齐的赞诗:“昔阻周兵在咸阳,忠心一点为成汤。三分已去犹啼血,万死无辞立大纲。水土不知新世界,江山还念旧君王。可怜耻食周朝粟,万古常存日月光。”

而今又加上廖彬宇先生的《甲申岁读史怀夷齐》这首律诗,相信伯夷叔齐的精神境界将永久流传。

尾句“巍巍高格如山岳,至此方知万壑低。”历代文人对于夷齐事迹做出了各不相同的解读和演绎,在这一领域中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采薇》是鲁迅创作于1935年的一篇讽刺性历史小说,后收录《故事新编》。小说虽然保留了《史记·伯夷列传》和《列士传》中的故事主体,讲述的是伯夷和叔齐彼此让贤,共赴西伯昌处养老,武王伐纣后,不堪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但鲁迅对这对难兄难弟进行了“新编”,从而塑造了不同以往的伯夷和叔齐,他们转而成了被讽刺的对象,然而,这讽刺不是决然而无情的否定,而是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

在小说《采薇》中,鲁迅显然并没有把伯夷和叔齐二人作为值得敬仰的道德楷模,而是对他们的持有很强烈的讽刺和否定态度。作为辽西孤竹君儿子的伯夷和叔齐,在面对父亲的临终传位,二人貌似相互谦让,而行逃避之实,逃避父亲赋予他们继承父业的遗嘱,逃避他们为国效力应有的担当,先后“逃走”,到西伯昌处养老,等死。不久,又遇上了武王伐纣,他们深感此事不合仁义,再次“逃走”到首阳山。面对婢女阿金的责问他们没有丝毫反驳,也不为自己抗辩,消极接受别人的指责,彻底从世界“逃走”。

伯夷和叔齐看似用全部的生命践行着忠孝节义,身体力行作为社会的楷模,然而他们的坚守换来的只是大众的鄙夷。在他们渴望教化的群众眼中,他们是为了自身的享受和贪心,连他们的死因也在人民的争辩和猜疑中去神圣化,甚至他们的死在流言中成为贪嘴的报偿,他们誓死坚守的人生信念竟没有得到一个人的真心信服。“英雄”意味消解殆尽,讽刺油然而生。他们对信念越是虔诚和执着,他们就越可笑和荒谬。

最后,鲁迅在《采薇》中,对他们二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们的生活中看不到鲜亮与希望,看到的只是灰暗和无奈的苟且。故事中,伯夷被刻画成一个闲散慵懒、胸无定见、得过且过之人,他的生活理想,也许就是吃饱喝足,睡够大觉,然后摸着肚皮晒晒太阳,拿叔齐的话就是“为养老而养老”。

总之,伯夷和叔齐他们很想安于现状的,于乱世中苟且求安稳的,但是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逼迫出来,逃到首阳山本想安稳生活,即使是食松针和薇菜他们也吃出了味道,变换着花样,适应了那种生活,并且生活的颇为“安闲自在”。

然而,即使这样掩耳盗铃,明知薇菜为周之物而食之,也难以得到世人的谅解,阿金姐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他们在吃的薇,不是我们圣上的吗!”断送了他们可以苟且生活的唯一路径。

那么,鲁迅“新编”伯夷和叔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批判社会上的犬儒主义者。本来这些精英要为祖国和人民的未来担起责任,但在面对危难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的蜷缩起来,做起了现实的逃避者,妄图逃离现实,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但问题是,他们逃得了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能逃到哪里去?当然,这还不是鲁迅着眼的本质,如果简单的以为鲁迅只是要批判犬儒主义者就太简单了。而鲁迅要揭示的本质就是——为什么精英一个个沦为犬儒主义者?

专制社会下,犬儒化的精英和丛林化的底层导致精英犬儒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专制暴政。在一个专制社会中,国家机器对个体进行了无情的碾压,极易导致犬儒主义现象的产生。

实际上,他们不是关心国家、社会和民众。相反,他们对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很清楚社会的弊端和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在强大的官僚机器和强权面前,他们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渺小,他们深信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来改变现存的世界或社会现实,于是他们只能把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转变成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反抗的清醒,玩世不恭,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简单而言,这是他们的一种在专制社会下的生存方式而已。它以“适应”虚幻意识形态的功利、庸常、卑微的欲望化生活状态,作为其“自觉”的生存抉择。

既然人们无法逃离政治的或物的意识形态编织的巨大控制之网,既然意识形态以自身的“虚幻”重构了社会的“真实”,从而使本质的真实无处容身。既然社会没有为人们提供超越“虚幻”的未来视域以及实现这种视域的可能路径,那么人们便难以避免生活在单维度的世俗“洞穴”之中,心灵为物质填满,为琐碎占据,没有闲暇,甚至没有必要去思考深远与永恒的东西,也没有可能去体味生命的本真内涵。这种生存状态是“自我”为其生存场域和共在他者所同化,湮没其本真“存在”,成为“常人”的沉沦状态,从而视野萎缩、目光短浅、琐碎庸常。

总之,他们清楚自己人微言轻、无足轻重,在强梁霸道的权力面前只能逆来顺受,根本无力反抗,所以也就干脆认命,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任何希望。人们明知这一切是毫无意义的,是皇帝的新衣,但大家不但不去揭穿这一把戏,反而是逢场作戏,玩世不恭,默默地接受这一现实。

当一个社会精英都奉行犬儒主义的时候,逃避现实、远离是非的时候,那么,社会的底层将会变得更加不堪,彻底沦为“斗兽场”。整个底层社会演变成了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竞技场,每个人都在有限的资源而你死我活。当生存苟活成为唯一选择的时候,人性也将彻底沦丧,人性的自私、贪婪将会取代良知和爱。也就是鲁迅笔下说的国民性,麻木不仁、冷漠无情,个个都是看客和被看,欣赏别人的痛苦的同时自己也被人欣赏。

伯夷叔齐是殷商末年的历史人物,在河南洛阳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很多人就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孟津县(现孟津区)会盟镇扣马村就因为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得名。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北方有一个小国叫孤竹国,国王复姓“墨胎”,名叫墨胎初。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墨胎允,字公信,谥号“夷”,三儿子墨胎智,谥号“齐”。所以后世称大儿子墨胎允为“伯夷”,三儿子墨胎智为“叔齐”。他们的一系列行动广为流传:

一、谦虚让国。伯夷叔齐兄弟俩都秉性忠厚,谦虚有礼,老国王比较偏爱三儿子叔齐。按照当时的惯例,应册立长子伯夷为世子,继承王位,但老国王临终前却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叔齐,并嘱咐叔齐一定要把孤竹国治理好。叔齐在父王死后,觉得由自己来继承王位,与祖制不符,同时也觉得大哥伯夷比自己的德才要高,就提出让位给伯夷。伯夷没有接受,以不敢违背父皇的遗命为理由,连夜出走离开了孤竹国。叔齐为了不违背祖制,不落下逼走大哥之嫌,也连夜逃离了孤竹国,最后只好由二儿子继承王位,留下了一段夷齐让国的美谈。

二、叩马而谏。伯夷叔齐离家出走后,在外面风餐露宿,相互寻找,最后在后来的扣马村相遇,两人相拥而泣。正好这时遇到周武王挥师东进讨伐殷纣王,周文王的灵牌挂在战车上。兄弟二人上前勒住了武王的马缰,大声问道:武王,您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为什么要去攻打商纣?武王答道:商纣祸国殃民,昏庸无道,我是顺应民意,替天行道!伯夷叔齐说:管他是不是昏君,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好言相劝,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你的父亲死了不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武王当然不听这些,身边随从拔刀要杀了这不识趣的兄弟俩,幸亏姜子牙出面解围,说他们是有气节的人,把他们赶走就是了。这就是伯夷叔齐“叩马而谏”的故事,当地的村也由此而得名“叩马”,后来演变成“扣马”。

三、耻食周粟。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成功,灭商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就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唱道: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最后,兄弟俩饥寒交加,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谦虚让国、叩马而谏、耻食周粟的典故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名人,包括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历代先贤及文人墨客对夷齐多有溢美之词,主要源于他们的“仁”“义”“礼”“孝”,这是中国儒家学说的道德源泉。夷齐让国体现了“仁”,孔子赞扬他们“求仁得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就是“仁”;夷齐让国,前提是“义”字当先,这种行为在儒家看来是无比高尚的。夷齐“耻食周粟”,宁死全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就是儒家的“礼”;伯夷以父命为尊,宁不做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这就是儒家的“孝”。

《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里还提到了唐代韩愈写的《伯夷颂》。

夷齐是不是愚忠呢?当然不是。助纣为虐那才是愚忠。而夷齐,则是尽忠。因为夷齐选择的不是助纣为虐号召人们剿周灭周、屠杀正义之师,而只是叩谏与隐居,这是对周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商的报答。

彬宇先生曾对夷齐精神仔细进行过辨析,他说我们今天歌颂夷齐的精神与歌颂周武王的革命精神矛盾吗?不矛盾。周武王吊民伐罪救黎民于水火这是他的历史功绩,是其客观意义;但夷齐食商君之禄、忠商君之事,报商君知遇之恩,这是夷齐的主观意义。看似是愚忠,但在个体精神而言,他不顾生死存亡、荣辱得失,将身心性命全部奉献给了生养他、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旧国。他不能、也不会与正义之师的武王正面为敌,但也不能毫无表示,所以他选择了进谏与隐居,是为了表达对旧国的知恩图报与尽忠尽责。此刻,他人性的光辉得到了极致的绽放。儒家重视伦常,国事如同家事,譬如你的父亲,被人抓起来批斗时,你还冲上去在你父亲胸膛上使劲踹一脚,即便你因此一脚而被视为大义灭亲的典范从此飞黄腾达,但也必将注定你不能长久。为什么?因为不合伦常,不合伦常必将作妖,作妖就是有悖于良知,能对父母不孝的人,也不会真正对谁好。当你一旦掌握大权,必定会鱼肉百姓,所以这种人即便一时腾达,也长久不了。儒家的逻辑是,当你父亲犯错误挨批斗时,你可以选择沉默而不是“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纵使父亲有错,但他也始终是你的父亲。别人打他骂他,你也会难过。但你冲上去踹一脚,不是证明你伟大,而恰恰是暴露你的自私。这就是孔子说的“子为父隐”。夷齐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时,他同样尊重武王的大义,所以用叩谏与隐居的方式来完成了自己的大仁。所以夷齐调和了两者的矛盾,实现了真正的大仁大义,无愧于孔孟心中的圣人。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彬宇先生诗的最后一句——“巍巍高格如山岳,至此方知万壑低”的深刻含义。夷齐,是大仁大义大无畏的大丈夫,是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英雄之祖!

综上所述,伯夷叔齐作为中华民族著名人物,受到历代名人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当然争议也是见仁见智,但本诗作者对他们是高度的赞叹,赞叹他们这种高贵的人格与高尚的节操,以及对自己信仰与信念的坚守,为此信念勇于不屈于强权,真正做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丈夫。从这个角度而言,夷齐是伟大的,他们的精神传承下来,每每于民族存亡之际,都有或挺身而出、或静默对抗的民族脊梁涌现,譬如苏武、岳飞、文天祥、袁崇焕、王夫之、黄宗羲等等,他们的故事与精神都如同夷齐一般将在华夏史册上永久流传!

张红星教授注:

邪臣:奸诈的官吏。《管子‧明法》:“是以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汉·陆贾《新语‧辅政》:“邪臣好为诈伪,自媚饰非,而不能为公方,藏其端巧,逃其事功。”

推怀:以诚相待。 《南齐书‧刘怀珍传》:“太祖 曰:‘我布衣时,怀珍便推怀投款,况在今日,宁当有异?’”

夷齐:伯夷和叔齐的合称。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良禽择木栖:好鸟择木栖息,比喻贤臣择主。

《左传》:仲尼对孔文子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三国演义》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 :“杜亮道: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奴仆虽是下贱,也要择个好使头。”

降志辱身:汉语成语。降低自己的志向, 屈辱自己的身份。《论语‧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汉·王充 《论衡‧定贤》: “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采薇:古诗篇名。《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薇,蕨也。”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或指亡国。

绝食:拒绝进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然礼缘人情,恩由义断,亲以噎死,亦当不可绝食也。”多用于表示抗议或自杀。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怨懑,绝食三日,遘疾甚笃,旬余愈甚。”

高格:高尚的人格,品格。《三国志‧魏志‧崔琰等传论》:“崔琰高格最优。”

成语解释:

夷齐让国:讲的是神秘而古老的孤竹国有个夷齐让国的美丽传说。国君墨胎氏——也称墨姓,东周初期,先君有名初字子朝的国君生有几个公子,太子伯夷、三公子叔齐。墨初君主曾遗嘱移位叔齐,为弟的却遵从长幼有序请兄长伯夷登基。伯夷父命难违奔逃;叔齐仍不肯继位跟随兄长一起离开了孤竹国。他俩原是奔周王西伯姬昌,半路正碰上武王伐纣,兄弟跪地叩拜,力谏武王不可以下犯上,险些成了刀下冤魂。为了表示自己对商礼的推崇,发誓不吃周朝粮食而饿死首阳山中。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阅读

  • 湖北利川:心系老党员,入户送温暖

  • 为加强党内关怀,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党员的关心和爱护,10月10日,桃花社区党委书记李瑶来到老党员家中,为他们送去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走访过程中,李书记给老党员们送去了学习资料
  • 丹桂飘香北孔庄

  • 北孔庄村鸟瞰图。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八月的北孔庄,房前屋后,大街小巷,一排排、一行行丹桂盛开,点点鹅黄染绿树,屡屡清香扑面来。八月的北孔庄被一股浓浓的桂花香包裹,徜徉其中
  • 肖锋:扛起信念的旗帜

  • 夜阑人静我在灯光下凝视他们的名字犹如仰望天上一颗颗星星是的,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一颗璀璨星辰: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赵朴初、雷洁琼、宓逸群……同样的白纸黑字却放射出遮
  • 情系乡村教育 银发志愿者金秋助学送温暖

  • 拳拳爱心点燃希望之光,片片真情托起明日朝阳。10月9日,我市志愿者协会离柳夕阳红志愿服务支队在下堡中心校开展“情系学子 爱心校服”捐赠活动。下堡中心校是一所乡村九年制学
  • 独家揭秘:首钢拿下约旦科比,广厦要翻了

  • 广厦要翻了,首钢拿下第三外援,约旦科比前来助力爆料:首钢队成功拿下了约旦国家队的“约旦科比”,看来,莱登也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新赛季来临的时候,
  • 四海孔子书院举办礼乐祭孔典礼

  • 2023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74年,四海孔子书院礼乐祭孔典礼举办。四海孔子书院作为一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教育机构,在每年的9月28日,都会举办独具特色的礼乐祭孔典礼
  • “中文,最好的商业语言”

  • 香港《南华早报》10月7日文章,原题:中文在卢旺达腾飞,提高就业前景,“这是最好的商业语言” 宽敞的教室门口挂着红灯笼,学生们用中文互致问候,黑板上写着汉字……这是卢旺达首都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伯夷叔齐

  •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
  • 杭州一邻里食堂 打造花园式的堂吃样板

  • 打造极具辨识度、居民叫好的“幸福·邻里食堂”助餐服务场景是杭州上城深入践行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专项的最佳体现。近日,上城区望江街道徐家埠社区“幸福·
  • 《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技术研究院在郑州揭牌

  • 10月10日,“情系国防·军民共建”——《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四届“情系国防”创新文艺作品大赛(中部赛区)启动仪式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中国军转民》
  • 10月15日,开展!

  • “依山傍水·山水圈2023-2024年度主题系列作品邀请展”(第二期),将于2023年10月15日在研山会开展。该展览启动于2023年7月23日,拟采用常年分期次系列展示的方式,定期邀约国内外当
  • 2023年东莞市女性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报名启动

  • 茶界有言:得东莞,得天下。作为藏茶之都、爱茶之都的东莞,茶叶收藏与消费氛围浓厚,其存茶量、老茶保有量、老茶交易量均是全国第一。超40万吨的民间藏茶量、7000多家茶馆,培育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