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深度乡村振兴的支“郴”力|忙耕文化田

日期: 来源:郴州日报收集编辑:郴州日报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路莎 唐思思 陈莉

两江口瑶族村长鼓舞队、嘉禾花灯戏 

冬天到,冬闲到。走进郴州各地乡村,却感受到处处散发着扑鼻的“冬闲人不闲”的文化馨香。

近年来,郴州始终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通过积极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举措,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培育文明新风,焕发乡村新活力,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王贤红

舞出新风尚

12月28日,王贤红一身红色的瑶族服装,在就业帮扶车间门口清点货品,头上的银饰随着麻利的动作,发出悦耳的声音。

“年底了在赶工,这批货今天下午就要发出去。”今年41岁的王贤红是苏仙区飞天山镇两江口瑶族村的致富能人,也是村里的长鼓舞队队长。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拼事业是王贤红生活的主线,当村里的舞蹈队长是她想都没想过的事。

两江口瑶族村是由原小溪村、五马垅村合并而成,原属于省级贫困村。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之前,王贤红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住在山里。

“跳舞?没那个条件。”王贤红说。

搬下山后,两江口瑶族村不仅交通便利,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也一应俱全。

王贤红在村里就业帮扶车间带着30多位村民做手工,一单接一单,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今年7月,村里成立长鼓舞队,王贤红被推选为队长。“男女不限,报名的人不少,我们还要挑选,要有活力一点的。”王贤红说起队员的标准。

长鼓舞队一共招募了36名队员,村里还专门聘请了舞蹈老师来指导训练。“鼓转起来,这是一个拍子,然后转身,鼓举起来……”对舞步上手较快的王贤红自然而然地做出演示,其他队员跟着她重复动作,一遍、两遍、三遍……

长鼓舞队是村民自发组织的,队员并没有舞蹈功底。老师走后,王贤红会自己先学会,再把舞蹈视频发到微信群,领着队员一起练舞。

村民们白天干活,晚上练舞,这个场景,每周都在两江口瑶族村上演。有时练到夜里十一二点,大家才各自散去。

“要多练几遍,跳整齐。”王贤红干劲十足。

天气好时,长鼓舞队会穿着表演服装到村里的广场上排练,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经排练了三支舞蹈。

“晚上别人跳的是广场舞,我们跳的是瑶族长鼓舞,那感觉很不一样。”王贤红语气里满是自豪。

为了更好地展示两江口瑶族村的精神面貌,王贤红和队员们还被送到永州的江永县,去学习瑶族的礼仪礼节。

学成归来,长鼓舞队已经开始迎接来村里的嘉宾游客,表演舞蹈,展示瑶族文化的魅力。

“之前我一直担心在山里会和社会脱节,但现在我们不仅传承瑶族文化,各方面素质都提升了。”王贤红说。

长鼓舞队踏上正轨,也成为两江口瑶族村文化自信的缩影。

漫步在村里,空气中有着淡淡的酒香。瑶族同胞已开始酿酒,准备年货。

据两江口瑶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宏亮介绍,村里的小溪豆腐是远近闻名的美食,是含天然矿物质山泉水纯手工制作的,品质尤佳。瑶家豆腐和瑶家米酒也成为村里的优质产业。

最炫民族风。在2021年,两江口瑶族村建成的瑶族文化陈列馆,不仅为瑶族人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平台,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瑶族文化的窗口。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传承瑶族文化,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助推乡村振兴。”李宏亮说。

曹伟林

读出新家风

“吱吱呀呀!”东湾村村史馆的大门打开。

阳光照进老建筑,直通房顶的书架,讲述这里耕读传家的故事。

资兴市蓼江镇东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伟林是村史馆的金牌讲解员,对东湾村的读书人如数家珍。

“东湾村人杰地灵,有明朝进士曹隆、清朝拔贡谢国南,抗日县长颜曹兴、曹亦吾,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袁亚湘,为国家输送博士、专家、教授等高级人才30多人。近几年还有吴婉蓉、袁建行两位同学考入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曹伟林说。

东湾村位于蓼江镇腹地,由原上村村和水东坪村合并而来,是蓼江镇唯一不与外乡镇交界的行政村。

建村史馆并不是曹伟林一拍脑袋的决定。

早在2021年11月26日,资兴市首家“好学风、好家风、好村风”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展览室就在东湾村揭牌。

有着良好的基础,在2022年,东湾村修旧如旧,将东洋建筑风格的曹亦吾故居改建成为村史馆。

进入布展阶段,因村文化墙上急需一个石窗,镇村两级的同志前往村民家收集寻找。

当一个雕刻“忠”字的石窗进入视野时,大家兴奋不已。

这扇石窗是村民袁跃兵家的,因样式独特,村里提出用1500元购买这扇石窗。

不承想,村民的答案却异常坚定。

“既然村里面新建文化墙急需,那就把这个石窗捐给村里!”袁跃兵分文不取,将石窗捐了出来。

村史馆的建设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大家纷纷拿出家里的老物件为村史馆添砖加瓦,共同书写东湾村的历史。

村史馆里放什么,讲述什么样的历史?

走进东湾村村史馆,抬头便能看见“听毛主席话 跟共产党走”的话语,一个红色的“忠”字格外醒目。

墙上的名人乡贤的图片简历,展示了东湾村人信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坚守“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人生追求。

穿过村史馆,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展览室,这里设立“好学风”展区,重点介绍袁亚湘院士的成才之路,以院士的成才故事,激励东湾村一批又一批学子奋发努力,求学上进。

好家风形成好学风,好学风促进好村风。

东湾村先后被评为“郴州市文明村镇”“郴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村史馆浓缩着一个东湾村的过往,记录着东湾村的现在,也寄托着东湾村的未来。

村史馆建成以来,不定期地有党员群众、中小学生、返乡人员到村史馆来开展活动,接受教育。

“我们在争创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先进村,希望通过研学等形式,让更多人在院士家乡锻造精气神。”曹伟林说。

文化兴带动产业兴。

目前,东湾村发展壮大“稻虾共生”产业,引导17个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流转1500亩稻田发展粮食生产,引导管控区稻田发展非水稻农作物生产,实现全村无耕地抛荒目标。

同时,东湾村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盘活闲置的集体土地资源,已实现土地流转收入15.6万元。

彭贺元

唱出新天地

当代著名作曲家王佑贵曾这样评价嘉禾民歌:如果说藏族民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嘉禾民歌就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与嘉禾民歌同宗同源的嘉禾花灯,同样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艺术奇葩,浑身散发着嘉禾泥土的芬芳。

时值岁末,走进嘉禾县晋屏镇甫口村,一幢幢崭新的民居、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村庄道路,还有一处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构成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这个村的主干道旁,一栋画着戏曲脸谱的房子格外显眼。这是修建于2022年的嘉禾花灯戏传承基地,里边戏台、服装间、排练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出生于1949年的彭贺元是嘉禾花灯戏市级传承人。从他16岁起,就跟着家里的大人一起唱花灯戏。

“我村的花灯戏历史悠久,起源于元朝中期,至今已有650多年,我是第31代传人。”彭贺元介绍,嘉禾花灯戏受地方大戏和外来剧种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融进本地的民歌、小调,花灯由相对跳唱(一旦、一丑)的对子调发展到对子戏和有小旦、小丑、小生的小戏,再逐步发展到有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全,故事情节更完整、更丰富的地方戏曲,其间经历了漫长岁月。

彭贺元小时候长相小巧清秀,虽是男性,但家里人让他学唱的是旦角。

村里的老人们都说,当年彭贺元唱的旦角,远近闻名。甚至有慕名而来的小伙,想认识这位风姿绰约的“美人”,下台之后才发现,“美人”竟是男儿身。

艺多不压身。后来年岁渐长,彭贺元就改唱老旦,后来又唱起了丑角。现在,彭贺元各个角色的唱腔、表演都能稳稳拿捏。

彭贺元回忆,当年物质条件差,吃得简单、穿得朴素,但村里人就是喜欢看、喜欢唱花灯戏。一场戏演下来,也没有报酬,全靠一腔热爱。

“那时候唱好了,别人能泡一杯茶给你喝,就是最好的待遇了。”彭贺元说。

当时嘉禾县流传着一副对联:“田上好搭台,请来小旦小生,扮演毛国金打铁;心中只想调,管他缺柴缺米,爱看柳莺妹晒鞋。”形象地描绘了当地人对花灯戏的痴迷。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村里擅长花灯戏的老人大都已经故去,好在以彭贺元为代表的几位老人,一直坚持,让甫口的花灯戏得以流传下来,香火不断。

而甫口村也通过多年的发展,摆脱了“穷帽子”。

村民口袋富起来了,村里也实施了村民自治新机制,实行一部村规民约、一块红黑榜、一个村民议事微信群、五个村级群众自治组织的“1+1+1+5工作法”,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甫口村的花灯戏剧团,在2012年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3年被郴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确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

在这个背景下,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迫切。通过县里扶持、自筹资金、社会捐助等形式,村里的花灯戏传承基地建起来了,戏台子搭起来了。

今年,重阳之际,镇、村两级干部带着寿面、大米走进村民家中,为老人们准备茶话会,还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花灯戏演出,村里洋溢着祥和的氛围。

彭贺元等老人的徒弟们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些年轻人学习、排练都很努力,也很有天赋。”彭贺元感到很欣慰。

老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演出舞台,让这些新加入的年轻人能更好地展示自己,让花灯戏更好地传承下去。

东湾村村史馆

文化要繁荣,乡村才振兴

叶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文化繁荣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随着农村发展的日新月异,乡亲们的物质生活越过越好。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更多乡村文化人才,强化文化赋能,乡亲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有滋味。

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在郴州的广大乡村,一项项民俗活动热闹起来,一座座乡村文化驿站亮了起来,一家家农家书屋改建提升……把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涵养了文明乡风,塑造着乡村的文明新风貌。

近年来,各地乡村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展现出繁荣发展的蓬勃气象。永兴县马田镇篮球队获得全省“村BA”冠军,不少村都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村晚”,不少非遗焕发新生。这些绚丽绽放的乡村文化之花,充实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从实践来看,无论是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还是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能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各地依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就能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加快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从价值引领、活动支撑、实践创新等方面入手,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聚力、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释放文化的力量。


相关阅读

  • 暖心!寿光100余个村有“幸福食堂”

  • 胃暖心更暖的“幸福食堂”,充满“现代味”的文明婚礼,饱含“乡土味”的 文体活动……近年来,寿光市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引领,聚合城乡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接地气、冒热气的文明实
  • 2023,安丘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

  • 2023年,安丘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和省市工作安排,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聚力产业振兴,夯实发展基石聚焦打造全国农
  • 建设和美乡村 东盘粮村首批保障房开始分配

  • 新年伊始,大孝堡镇东盘粮村首批保障房通过验收并开始分配,开启了村民安居乐业的新生活。此次分房,1月1日至4日为准备阶段,1月5日至7日为签合同、补差价及交钥匙阶段。按照规划,无
  • 怀化市3村入选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

  • (安江镇下坪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近日,中国农村杂志社对2023“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宣传推介名单进行公示,我市中方县桐木镇桐坪村、洪江市安江镇下坪村、会同
  • 甘肃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新年伊始,走进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乡村道路宽阔平坦,庄前屋后景色优美,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文化广场宽敞干净,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鄢旗坳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
  • 深圳工会职工乡村疗休养活动启动

  • 12月28日,“职工乡村疗休养 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圳工会职工乡村疗休养现场推进会暨示范性活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工人疗休养院举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彭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深度乡村振兴的支“郴”力|忙耕文化田

  •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路莎 唐思思 陈莉两江口瑶族村长鼓舞队、嘉禾花灯戏 冬天到,冬闲到。走进郴州各地乡村,却感受到处处散发着扑鼻的“冬闲人不闲”的文化馨香。近年来,郴州
  • 他们来了,困境儿童们乐了——欢声笑语庆元旦

  •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小骅实习生姚述花图/杨一九 周新忠2024年元旦,新年第一天,冬日久违的暖阳普照大地。上午10时许,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塘镇相友村二组,一栋简陋的砖厂宿舍地
  • 去吉林 赴这一季的粉雪“舞会”

  • 不少滑雪爱好者说:那种在吉林松软雪道上驰骋的感觉,真的是一次就会爱上。北纬41°到43°之间,是世界公认的“冰雪黄金纬度带”。位列其中的长白山脉,因此享有足以比肩阿尔卑斯山
  • 以科教创新之路 打造福田美好生活

  • 12月初,从成都地铁18号线福田站走出,只见塔吊林立,车辆往来,忙碌的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生机……一座现代化新城的雏形显现眼前。这里,是坐落于成都东部新区福田街道的未来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