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她是一名音乐老师
如今,她又“兼职”科普老师
这样的“跨界”
只为带领学生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世界
最近,蜀城中学教师李芳正忙着指导学生,为即将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四川省区域赛作准备。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演练中,抠细节、找不足...
“跨界”组“团” 源于热爱
李芳原本是蜀城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2018年,学校成立了艺术类、文学类 、科学类等多个社团。热爱科普知识的她便在完成自己音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承担起管理学校科普工作的任务,成为科创社团的负责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
李芳 蜀城中学教师
平时,我非常喜欢关注科普知识,我发现学生对这一块也很感兴趣,所以便萌发了开设科普课程的想法。
创新课程 “科”“教”融合
李芳深知跨学科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此,她快速适应学科要求,通过组建学校科创教师队伍、选拔学生组成科创团队、设计科学课程等方式,扎实做好科普工作。
初二3班学生 孙皓宇
科创可以提高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在比赛中,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李芳还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对课程进行创新。
李芳 蜀城中学教师
通过给学生布置科普类的征文、科学实验、科学创作等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实验中碰撞出科技火花,点燃科技梦想。
不过,带领科普团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遇到了诸多困难。
在师资紧缺的紧要关头,李芳主动承担训练任务,让孩子们的科普课程不被耽误;针对场地有限的实际情况,她和其他老师一道将学生带到操场、带到户外,去感受自然、探究自然。
努力探索 科创成特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芳带领的科普团队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目前,蜀城中学举行科普类的宣传、比赛等活动三十余次。2019年,李芳第一次带队参赛,该校科普团队成功进入崇州市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参赛作品——“循迹小车”在现场竞赛组中荣获四项特等奖。
近年来,蜀城中学认真落实“双减”,践行“五育并举”,通过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创社团就是该校的品牌社团之一,其中包括计算机编程社、无人机社、少年硅谷社等,涉及学生300余人,专职教师10余人,为学校发展科创特色奠定了基础。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健全和夯实科普教育的基础,丰富科普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科普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记者:李丽 郑宇婕(实习)
编辑:余霞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