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深晚快评 | 过年仪式感从深圳人逛花市开始

日期: 来源:深圳晚报收集编辑:深圳晚报

上线发布“2023深圳迎春花市购花地图”,新增五条“迎春花市”专线……深圳迎春花市今日(1月15日)开启,而爱国路花市的重启,勾起不少深圳人的“过年回忆杀”,直呼“熟悉的年味儿回来了”。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马上就是春节了,关于“年味儿”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年味儿,首先关乎岁月的纵深。对于深圳人来说,年味儿的“支棱”,少不了“逛花市”。爱国路迎春花市更是承载着深圳人的集体记忆,是深圳专属的过年“仪式感”。在重逢爱国路花市中,心头泛起一波又一波“儿时”记忆。花开爱国路,罗湖迎春归。年味儿,就是流动的时光放缓了脚步。

春节是有关时间的仪式,也是人情的起伏、情感的联结。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反向过年,把家人从北方接过来,已成为身边越来越多朋友的选择。对于新深圳人来说,过年在深圳吃喝玩乐购固然有滋有味,但要想在岁月年轮中留藏一份独一无二的城市年味儿,还离不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品牌活动。一座城,迎春花市热热闹闹的氛围里,流溢着亲情的滋养、来年的祝福,拼接着光阴的故事、城市的乡愁。

年味儿,还是文化的丰盛、沉浸式的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更加注重“年货”的品质感、文化感、体验感。从公共服务角度讲,这要求政府坚持守正创新,紧贴时代脉搏,传承文化,创新春节文化产品供给形式,不断丰富年俗文化的内涵,以满足市民需求。特别对于深圳这样一座年轻人居多的城市,如何在迎新民俗文化活动中创新融合“非遗+商业+时尚+艺术+人文”等元素,带给年轻人沉浸式体验,十分重要。爱国路迎春花市呈现出氛围浓、互动多、创意足三大亮点特色,民俗、非遗、潮流齐聚,迎春花市福田三大会场精彩活动享不停……深圳迎春花市推陈出新,玩出不少新花样,就是希望让花市的年味“落”到深圳人的心尖儿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爱国路迎春花市的重磅回归,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那就是作为情感纽带,促进深港之间的情感深度融合。我们都知道,1月8日起,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有序恢复,深港“烟火气”迅速升腾。罗湖作为“港味”最浓的城区,爱国路迎春花市的重启,无疑是欢迎港人“回家”的一场盛宴,不仅激活了罗湖作为口岸城区的消费活力,更编织了一条推动深港文化、情感交流的纽带。

年花绽放,岁月芬芳。深圳不仅仅是拼搏者的奋斗主场,也应该成为心灵故乡。满怀生活的热忱与期待,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与深圳一起奔赴远方,这或许是我们告别虎年、迎接兔年一种默契而坚定的心态。

(温琼)


相关阅读

  • 办年货、品美食、逛花市……特色民俗迎新春

  • 这几天,许多城市都装扮一新,人们办年货,品美食,在多彩活动中感受越来越浓的年味。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年货市场上,不仅有干果、炸糕、烧卖这些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传统年节美食,还能看
  • 年味渐浓!2023年广西迎春花市拉开帷幕

  • 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15日讯(记者 杨思悦 通讯员 翁旋峻)1月15日,时值南方“小年”之际,由自治区林业局、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广西迎春花市开幕式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
  • 深圳:年味圳浓,共盼团圆

  • 过去一周,深圳年味渐浓。迎春花市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关爱行动温暖启航,聚焦新春送暖、弱有众扶。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正式恢复开通运营,两地旅客得以团圆相拥。疫情态
  • 广深港高铁15日正式恢复通车

  •   新华社广州/香港1月15日电 15日清晨7时3分,G5624次列车从香港西九龙站缓缓驶出,向着深圳北站的方向加速奔去。这是因疫情而中断近3年的广深港高铁正式恢复通车后的首趟列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深晚快评 | 过年仪式感从深圳人逛花市开始

  • 上线发布“2023深圳迎春花市购花地图”,新增五条“迎春花市”专线……深圳迎春花市今日(1月15日)开启,而爱国路花市的重启,勾起不少深圳人的“过年回忆杀”,直呼“熟悉的年味儿回
  • 孙晓云:送万“福”,是幸福的事!

  • 临近春节“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如约而至今年是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连续第18年参加活动她说贴春联、写福字已成为人们心中幸福生活的象征自己的书法作品能走进千家万
  • 一地发文:新增10天育儿假

  • 广州生育政策细则落地。1月13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新增父母育儿假、独生子女护理假,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