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名家话春节丨张宜:四合院里的一大家子

日期: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收集编辑:爱济南客户端

 



四合院里的一大家子

文/张宜

我的故乡潍坊,是一个民俗文化传统非常浓厚的城市,童年在老家四合院里过年的记忆,值得我回味一辈子。

既像植物园又像动物园的四合院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童年是在一个传统四合院里度过的。四合院里有几棵石榴树、苹果树、梨树,还有一棵柿子树和软枣树,大门口影壁墙旁还种着一棵合欢树,摆着各种花草和盆景。五爷爷家里还养着猫、鸟和老鹰,供他写生。大爷爷家养着两只大白鹅,经常给我们家养的十几只鸡劝架。所以,这四合院看起来既像个植物园,又像个动物园,充满生机和活力,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

四合院里住的全是我们本家,除了上面提到的大爷爷和五爷爷家,还有我爷爷、二爷爷这几支。每一支都已经繁衍到了孙子辈,有的已经到了重孙辈,儿孙满堂,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我爷爷排行老三,就拿我们这一支来说,我爸爸姊妹六个,每个姊妹家里又有一到两个孩子。当时家里拍过一张合影,合影里有二三十口人。这还只是我爷爷这一支,如果院子里的其他本家一起来拍,估计就站不开了。

张宜一家在四合院里合影

脂饼、“卡子”和大头丸子

过年的时候,四合院里我们几十个同龄人一起玩,非常热闹。那时候,一到腊八,年味就有了,过年就是从喝上一碗腊八粥开始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里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在我们潍坊老家有个习俗,正月十五之前不开火,所以大人们得赶在除夕前把年货都准备好。蒸年糕、蒸豆包、蒸脂饼、蒸鸡、炸藕合、炸大头丸子、炸鱼、炸肉、熏鱼、剁丸子……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剁丸子的时候,菜刀有节奏的落在案板上,那声音在四合院里此起彼伏,非常悦耳,混合着葱姜末的气味儿,听得我口舌生津,非常拉馋。潍坊的年货不仅解馋,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那时候蒸馒头、做糕点都用到一种叫“卡子”的木头模具,上面的雕刻非常精美,有金鱼、莲蓬、鲤鱼、寿桃……后来我在国画作品中经常见到这些元素,更体会到什么叫“美在民间”。

潍坊“卡子”

那个年代一般人家没有冰箱,但那时冬天要比现在冷,院子里的大水瓮就成了天然的“冰箱”。年货做好了就储存在瓮里,一个瓮盛不开,就放两个、三个、四个……几口大水瓮摆成一排,每次路过,我都忍不住朝它们瞥上几眼,因为里面装的全是好吃的啊。这些年货怎么吃是有讲究的。比如大头丸子,要在除夕中午配着面条吃,这在老潍县叫吃“钱绳”,寓意有钱有财。肉丸子面条的做法很讲究:先将肉丸子加鸡汤和金针菇做成浇头。然后用甜蒜末、鸡蛋皮末、咸香椿末、咸韭菜末、咸胡萝卜末搭配成菜码,加上醋、辣椒油或蒜泥。最后做出来的肉丸子面条五颜六色,香喷喷的,令人垂涎欲滴。

潍坊大头丸子

过年还有一种让我印象很深的美食叫脂饼。脂饼是发面皮儿的,馅儿料是用猪大油、花椒水、蒸熟的面粉再加上油炸的葱花混合起来拌的,有的还要加上十三香。潍坊脂饼皮薄馅多,我尤其喜欢吃刚刚出笼的脂饼,油脂馅入口即化,香味沁人心脾。

潍坊脂饼

压岁钱买字帖

小时候,初一早上拜年也是令人期盼的事。因为既能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新衣服,又能得到压岁钱。我们往往是除夕晚上守岁到半夜就困了,初一早上天还没完全亮就被母亲喊起来了。主要是比一比谁家起的早,谁家能抢上放第一串鞭炮,谁家的鞭炮更响亮。

张宜(右一)与兄弟姊妹合影

起床后就抓紧吃母亲煮好的新年第一锅饺子。吃完饺子赶紧穿上新衣服出门,和院里的兄弟姊妹一起去赶第一批拜年的队伍。路上见到认识的人就行拜年礼,大人之间就是抱抱拳、拱拱手,我们小孩见到长辈则要磕头。磕完头,自家的长辈们一般会给我们压岁钱,压岁钱数额不一,有的给一毛,有的给两毛,还有给五毛的,都是提前换好的新票。

这几毛钱放在现在来看真是太少了,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几毛钱能买不少东西,这在我们孩子们看来,绝对是大钱了。这些压岁钱我都不舍得花,都攒了起来,攒着买字帖。特别是后来我家搬到了邮电大院,紧挨着邮局,买书就更方便了,我想找的字帖基本都能买到。我记得欧柳颜赵的字帖3角6分钱一本,而且是用传统工艺做的,带着仿古宣的皮儿,非常精美。我买过一本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帖设计的是那种黑反白的碑刻效果,很接近原碑。

张宜书法作品

从爷爷辈开始的选择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年味也越来越淡了。或者说,我不再眷恋故乡的这种年味,渴望离开这个给了我很多幸福又给了我不少束缚的地方,到外面去闯一闯。这是也许我们生命中一种原始的外挣力,是内心中的不甘和不屈在涌动。其实不只我这一代,从我爷爷那辈开始,他们就努力尝试走出去。我爷爷张绍颖曾经远渡重洋到日本东京留学八年,他学成归国后,为当局翻译了一本商业著作,政府付给他250块大洋作为酬金。

张宜祖父留学东京时的照片

我的五爷爷张绍良是花鸟画大家郭味蕖的学生,曾经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当美工,画布景,但最终还是回到故乡,受命到昌潍师专(现为潍坊学院)组建美术系,是潍坊德高望重的美术教育家。

张宜的五爷爷张绍良先生

我的六爷爷张绍宽是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的学生。他最初在中央歌舞剧院工作,与郭兰英、王昆这两位“白毛女”的扮演者都很熟悉,管她们叫“大姐”。有一年六爷爷回潍坊探亲,我从他带回来的合影中,发现了电影《南征北战》中“张军长”的扮演者项堃,还有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的扮演者王心刚……这都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明星。但他没能像我爷爷和五爷爷那样叶落归根,他后来改名张欣,去了贵州省话剧院,并在那里终老。1990年,我跟大学同学一起去云南写生,回来的时候还绕道贵州去看望了六爷爷,在他家住了一晚,走的时候六爷爷还塞给我一百块钱当路费。

张宜的六爷爷张绍宽先生

相比而言,我的大爷爷和二爷爷就安分多了,他们都没离开过潍坊,都活了一百多岁。其中,二爷爷张镜远是我们潍坊相当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是近代书法大家华世奎先生的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书协会员。二爷爷真、草、隶、篆无所不通,尤精魏碑。潍坊许多名胜古迹如“奎文门”、“东风桥” 、“郭味渠故居陈列馆”石匾“绿嶂”等,都是由他题写的。

张宜的二爷爷张镜远先生


潍坊奎文门

我爷爷兄弟六人。除了前面介绍的几位,还有一位四爷爷,去了北京。当我在20岁那年想要出去见见世面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北京投奔四爷爷,报考中央美院。但当时四爷爷已经不在了,当我一个人坐火车到北京,按照信上的通讯地址在天安门旁的南长街找到他们家时,从未谋面的四奶奶热情接待了我。四奶奶让我住在家里,给我包饺子吃,让第一次出远门的我瞬间有了家的感觉。后来她还陪我坐公交车去考中央美院,那种亲切劲儿就跟我亲奶奶一样。

张宜作品丨《一轮明月 四壁清风》

但我最终也没离开太远,在离潍坊比较近的济南安了家。现在,人到中年,我开始渴望回归故乡,更准确地说,是渴望实现精神上的回归、文化上的回归。现在的我,各种风景都看过了,各种人生境遇都体验过了,是该回归故乡、回馈那个最早为我人生储存成长的能量的地方了。

张宜作品丨《一枝独破冷》

无论是我爷爷那辈人,还是我这一代人,与故乡的这种牵绊像极了潍坊风筝。当然,这恐怕也只有放过风筝的人才能体会到。我们年少时就像一只风筝,希望自己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既想往外飞,又想风筝不断线。但无论飞得再高再远,无论在空中见到的风景再美丽,到了傍晚风势也会减弱,风筝也会慢慢回落,就像人终究会老,终究要回归故乡。即使人回不来,心也会回来。这也是我与在京的潍坊籍著名书法家徐健先生,选择春节前在潍坊举办“最美是故乡”书画展览的一个初心。

我与钟馗

这次展览,为了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特意展出了我创作的一些钟馗系列。传说钟馗是万应之神,有求必应,能打鬼驱邪,消灾赐福,唐代就已被列为门神之一。以前过年的时候,老百姓都要把他的门神像贴到大门上保平安。关于钟馗这个形象的精神起源、文化传承,我在《钟馗新解》《画说钟馗》《从图式到精神:钟馗的文化意味与艺术特质》等论文和书里进行过详细深入的探讨。在中国画中,钟馗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题材形象。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钟馗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捉鬼大神。但在我的作品中,钟馗更多元,他在“人”“神”“鬼”三界行走,融汇“儒”“释”“道”精神,已化为一种图式符号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他已经历炼成了一粒丹砂,救赎着人类迷茫、混沌的灵魂。


张宜作品丨《钟馗》

这粒朱砂同样在渡化着我。从友人骗我说其妻孕期惊梦求我画下第一张钟馗开始,二十四年里我不知道已经创作了多少张钟馗。二十多年来,我与钟馗一起成长,从刚猛侠义、剑拔弩张到平和从容、宽阔沉实。我早期画钟馗追求色彩饱满、气势夺人,人到中年,经过现实的磨砺,再画钟馗,就有了几分悲壮,多了一些柔软和包容。比如,在《为了百姓安危老子跪他一回》《钟馗放屁也能打鬼》《进士消夏》《本是同根 共修禅心》这些作品中,钟馗可以跪,可以放屁,可以包容小鬼的修禅……画家刘牧先生说,我实际上是把来自内心的张力,通过钟馗外化了出来,此言知我也。


张宜作品丨《钟馗》

我非常敬重的一代剑侠、已故的于承惠先生,曾经与李连杰一起主演1982年版的《少林寺》。人们只知他的剑法和演技高超,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艺术思想、文化认知以及对古诗词的研究也非常深厚,是位豁达通透的高人。在我的人生中,他给了我重要的哲学思想启蒙,对我影响很大。

在帮助我完成钟馗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于老曾经问我:“当你立志作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时候,你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已经认识到了一种东西?你是否能完成你的文化积淀?你是否能逻辑你的整个文化系统,使之有生命?”

张宜书法作品丨《吾丧我》

如今,蓦然回首,我恍然发现,于老当年提出的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早就有了,就埋藏在我故乡潍坊深厚的文化土壤里,正等待着我回去慢慢发掘,慢慢体会,就像当年我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故乡母亲的视野中。

这个春节,我们一起,回家过年,最美是故乡。

策划:  李永

执行策划: 汤启卫

美编: 牛庆春

出品:  爱济南元宇宙美术馆

相关阅读

  • 工业母机领域的“潍坊突破”

  • 【引言】:当前,潍坊全市上下正聚焦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奋力争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加快工业母机产业突破发展,对潍坊制造业转型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省市两
  • 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丨汇聚正能量 一起向未来

  • 汇聚正能量 一起向未来——“潍坊迎新年再出发”系列活动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朝阳下,风展红旗如画。在人民广场,90个放大100倍的《潍坊日报》版面大气
  • 老人酒后摔倒在路旁,这群中学生出手相助

  •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通讯员 张玲“太感谢这群学生了,我丈夫摔倒在路边,这么冷的天气幸好有他们,一定要好好表扬一下孩子们!”1月30日,武汉市民余奶奶来到汉阳区墨水湖中学,替丈夫
  • 潍上流风 | 东风又放花千树

  • 东风又放花千树◎黄可 武夫强  2023年12月31日,潍坊白浪河新东风桥正式建成投用。这座承载了潍坊数代人记忆,见证了潍坊历史发展进程的桥梁,以崭新的雄姿与丰厚的历史文化内
  • 潍坊风筝“飞”出浓浓年味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潍坊风筝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筝产业不断焕发新生机,让“世界风筝之都”在全球的美誉度越来越高。龙年春节临近,题材丰富的潍坊风筝、造型
  • 连续29年免费送生肖核雕!今年再来领→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每年春节,核雕大师邢友弼和徒弟们都会向我市正月初一出生的宝宝免费赠送生肖核雕,今年同样如此。这一爱心活动已经开展了整整29年。今年的生肖龙核
  • 于晓佳:年味

  •   年味是醋瓶里静候的腊八蒜,  年味是辞灶后甜甜的小糖瓜,  年味是篦子上腾腾的大馒头,  年味是油锅中翻滚的滋啦啦,  年味是妈妈的巧手下不断呈现的小惊喜!  年味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名家话春节丨张宜:四合院里的一大家子

  • 四合院里的一大家子文/张宜我的故乡潍坊,是一个民俗文化传统非常浓厚的城市,童年在老家四合院里过年的记忆,值得我回味一辈子。既像植物园又像动物园的四合院我出生在上世纪六
  • 新津city walk美食图鉴来了!「建议收藏+分享」

  • 临近春节,新津年味渐浓,处处红红火火,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就算这么冷的天,大家都还是忍不住要去街上走走,买年货、吃美食、添置新衣......以上提到的这些在以前就叫做逛街,现在它拥
  • 工业母机领域的“潍坊突破”

  • 【引言】:当前,潍坊全市上下正聚焦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奋力争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加快工业母机产业突破发展,对潍坊制造业转型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省市两
  • 东莞召开2024年军休人员新春座谈会

  •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近日,东莞市军休所分别在莞城、虎门召开军休人员新春座谈会。座谈会上,东莞市军休所负责人邹峰通报了2023年军休工作情况及新年度工作谋划,向军休人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