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五味》曾说过:“谈吃,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在中国的美食版图上,总有那么一些地方是耐人寻味的,广西正是如此。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广西的米粉,前方将有一大波美食袭来!
要问广西哪一碗粉最有历史,桂林米粉当仁不让。桂林米粉其最出名的就是卤菜粉,而一碗粉的鲜美,奥秘就全在那一勺卤水之中。
将卤汁拌入粉中,加上卤牛肉锅烧以及各种配料,这就是卤菜粉的正确打开方式了。嗦完粉后,最后再喝上一碗清汤,才是最地道的传统吃法,让人回味无穷。


传统的桂林米粉包括马肉粉、卤菜粉、原汤粉、牛腩粉等老四样,其中马肉粉是桂林米粉传统老四样之首。
马肉米粉的马肉,制法在传统上分腌、腊、卤等多种,马肉香喷扑鼻,越嚼越有劲。人们在吃粉的时候,需要找到米粉头,然后一口吸到底,这样吃起来吃才过瘾,大人可吃十几碗,孩子也能吃下五六碗。


在桂林米粉文化中心老四样体验馆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孩安河带着我们拜访了桂林的米粉制作大师,桂林米粉老四样的传承人梁志强,五十多年的米粉制作经验,让他对桂林米粉制作颇具心得。


手工米粉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共有十四道工序,想要做好一碗米粉可不是那么容易啊,那么安河会面临什么样的考验呢?

广西网红螺蛳粉起源于80年代柳州的街边夜市,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粉香不怕巷子深!”在柳州的街巷里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独家秘制螺蛳粉店,并拥有各自的追随“粉”客。
螺蛳粉探店的第二站,谢阿姨凭着对螺蛳粉的热爱,小店一开就将近二十年。多年来,小店的味道始终如一,有很多老顾客,每天都要来到这里吃上一碗,只有这种味道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位从事了十几年音乐教育的钢琴老师张泰华,由于对螺蛳粉的痴迷,2004年,他毅然脱下华丽的燕尾服,用弹钢琴的手跨界做起了螺蛳粉。
小米粉,大文化!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还没有跟大家分享,敬请关注今天21:20广西卫视《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