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封闭一年,重新开放!武汉人:终于等到了

日期: 来源:长江日报收集编辑:长江日报

修缮后的古琴台景致更美,厚重犹在。刘斌 摄


近日

武汉地标古琴台景区

封闭修缮一年后重新开放


长江日报记者迈入园区

庭院精致,竹影扶疏

绕梁的古琴声中

清代界画《琴台全景图》

展示的画面活了起来

不少武汉人感叹

“古琴台是武汉地标

终于等到了”

修缮后的古琴台。刘斌 摄


拓空间、平“旧伤”

再见亦是欢喜


古琴台为纪念俞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而建

据史料记载

在南北朝时期已有之


现存琴台为清嘉庆初年

湖广总督毕沅主持

在北宋所建的琴台遗址上

重建并扩展的部分建筑

修缮后的古琴台。刘斌 摄


1956年

武汉市政府投资

对古琴台进行全面修缮

修葺旧有亭台

整饬碑记石刻

复修了古建筑的原貌


多年来

月湖之滨的古琴台

作为知音文化的传续和标志

吸引着无数游客探访


2023年4月

为拓空间、平“旧伤”

景区启动修缮

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年中不时有外地游客找来

遗憾而归

景区还接过市民投诉

抱怨修缮时间太长

修缮后的古琴台。刘斌 摄


不过再见亦是欢喜

景区外扩建了一座“知音园”

活动区域更大

景区内打通曲径回廊

新开放小桥流水区域

亭台楼阁、庭院水榭

一应俱全


一砖一瓦都要下功夫

“一年时间其实不够”


“面对如此珍贵

且蕴含市民情感的建筑

动笔下刀,都需慎之又慎。”

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赵征认为

一年时间其实不够


古琴台为砖木结构

富有江南特色的

古建筑和园林组群

已有相当程度的损坏

比如琴堂和长廊梁枋上的彩绘

就出现开裂、脱落

修缮后的古琴台。刘斌 摄


武汉市“大城工匠”、

天时公司历史保护建筑

修缮工作室首席技师

王刚介绍

古琴台彩绘属苏式

修缮时就要严格按照

苏式彩绘工艺进行重绘


他告诉记者

十多个彩绘师傅用了两个月

才完成彩绘修缮


“第一步叫‘起谱子’

在牛皮纸上将图样绘出来

再用锥子‘打谱子’

沿谱子线条均匀地扎出小孔

再将牛皮纸印在额枋上

用粉包沿着锥孔拍打

然后沥粉

突出彩绘的纹理清晰和立体效果

再才是彩绘环节

一笔一笔描金填色

工艺非常精细繁复”

高山流水厅飞檐翘角。刘斌 摄


最难的还是

琴堂屋脊上的龙纹吻兽

天时公司古琴台修缮保护工程

生产经理罗玮见到它时

它已风化损毁,垂垂危矣


经过勘查讨论

项目方决定用琉璃瓦

烧制一对新吻兽

找到宜兴的厂家

对方按老吻兽的造型尺寸

做了一版样品

大家看来看去不是很满意

“尾巴卷曲的方向、弧度

怎么看都有差异”

历时大半年烧制出的龙纹吻兽。刘斌 摄


罗玮说

比对原始照片

文物专家、项目方和厂家

又进行了十几轮反复试验

历时大半年

新的龙纹吻兽才做到

按原尺寸1:1还原

颜色、鳞片、纹路

与原版一致


琴师的琴音找到归宿

历史画面又“活”了起来


古琴台是湖北省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修缮

要求“不改变文物原状”

“修旧如旧”“最小干预”

琴台碑上的“琴台”二字。刘斌 摄


大家围观的琴台碑

“琴台”二字

为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手迹

细看之下

碑座四周的石雕护栏

也颇有讲究

护栏雕刻的

是伯牙抚琴的名场面


一年前

这样的名场面却被青苔覆盖

还有积尘、树胶

表面乌蒙蒙的

石雕护栏显露出伯牙抚琴的精美石雕。刘斌 摄


罗玮讲述了

还原护栏细节的经过

“我们一点点清理护栏表面

不敢大动作

也不敢用化学清洗剂

栏杆是汉白玉制

你们现在看是青灰色

那是因为青苔树胶日积月累

颜色沉积进去了

我们只能保持

不能清理太过损害文物”


秉承“最小干预”原则

汉白玉护栏恢复原貌

走近欣赏

护栏上的象狮兽首、

莲花座等装饰物

立体精美

尤其是伯牙抚琴的浮雕画

展现出知己围坐

共赏古琴的生动画面

护栏上的象狮兽首。刘斌 摄


“我的琴音也找到了归宿”

开园半个月来

琴师王汉球

经常来这里演出

此次重开的古琴台

让他有了舞台


现在

古琴台除了周一闭馆日

每天都有4场古琴演出

据工作人员介绍

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位置有限

很多人慕名而来

当天通常是约不上的

要提前至少一天预约”

修缮后的古琴台。刘斌 摄


王汉球演奏的区域在琴堂

这次修缮

除了琴堂

古琴台景区还新增了

知音园、八音馆、水池广场等

参观游览互动区域

其主题就是“知音”和“古琴”


古琴台作为

知音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精神内核早已

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紧密相连

2003年

古琴艺术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高山流水厅飞檐翘角。刘斌 摄


在修缮工作结束的那一日

罗玮在知音馆中陈列的

清代界画《琴台全景图》前驻足

凝视了许久

他说

“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更有生命力

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重新开放的古琴台

你去了吗?


长江日报出品

文字:王慧纯 通讯员成成

编辑:喻鑫


相关阅读

  • 千名河南师生开启“知音号”研学之旅

  • 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通讯员 江朝武汉汉口江滩,微风轻拂,讲述着历史的韵味;知音号时光码头,歌舞翩跹,演绎着文化的魅力;渡江博物馆,藏品丰富,记录着英雄的足迹。2024年5月11日,千余名
  • 风雅宋韵觅知音 3月2日相约“两江晴川”

  • 长江网讯(记者王允祺 通讯员王嘉宾)游园戏春、点茶问道、莳花艺术、吟诗作赋……3月2日晚7点,粤汉码头“两江晴川”游船上将举办风雅宋韵游园活动,邀游客与宋代“文人雅士”来一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封闭一年,重新开放!武汉人:终于等到了

  • 修缮后的古琴台景致更美,厚重犹在。刘斌 摄近日武汉地标古琴台景区封闭修缮一年后重新开放长江日报记者迈入园区庭院精致,竹影扶疏绕梁的古琴声中清代界画《琴台全景图》展示
  • 手足口如何识别防控?师生家长要注意

  • 随着气温渐高,多地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儿童缺乏防护意识,抵抗力较弱,容易被病毒感染。如何识别、防控手足口病?跟教育小微一起来了解——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发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