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博物馆“静音”是对文化与规则的敬畏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 戴先任

    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官微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称,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博物馆热”,尤其现在暑期旅游升温,“亲子游”、研学游多了起来,一些“网红”博物馆更是“一票难求”,北京等热门旅游城市的各大博物馆,预约难度更是大幅上升。“国字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自然更是受到全国游客的青睐,自6月下旬以来,每日参观人数同比均突破近年高峰。

    现在旅游消费升级,游客追求沉浸式旅游体验,促进了馆内讲解热。但一些热门博物馆人头攒动,游客摩肩接踵,一些导游占据馆内最佳位置,同时还可能有多名导游拿着话筒滔滔不绝,这就容易造成博物馆内嘈杂不堪、游客拥挤,影响了游客的正常观展,还有可能对馆内文物造成损坏。另外,一些导游为了吸引游客,会在解说词中大量引用未经考证的传闻、野史,容易对游客产生误导。

    所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是在去除干扰博物馆正常参观秩序的“杂音”,保障广大游客的旅游体验,保护博物馆脆弱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前不久,故宫博物院也推出一项新规: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录播活动,在未经博物院允许的情况下禁止进行各类表演、商业性拍摄等非参观游览活动。越来越多的“网红”博物馆加强对参观秩序的规范,是对游客和博物馆负责。通过规范参观秩序,让博物馆成为“文明场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未经许可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禁令很有必要,但也不能忽视游客对于文化深度游的消费升级需求。博物馆要做好“官方讲解”的工作,更好满足游客的讲解需求,不能让“禁令”误伤了消费者权益。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瑰宝,我国的公共博物馆是属于所有国人的,但博物馆不是私人的“菜园子”,正因博物馆里的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所有国人的宝贵遗产,更要小心呵护和保护。中国国家博物馆“静音”是为了让“文明发声”。文明参观才是逛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严格规范参观秩序,明确“参观”的边界与规则,能让更多游客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规则,这不仅是在保障游客游览体验,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提升公众公共素养,提升社会“文化水位”。


相关阅读

  • 蒋辛屯镇团委: 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 为助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来香河县的青年游客提供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近日,蒋辛屯镇团委组织开展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游客自觉践行文明、环保、健康的旅游
  • 一周旅讯丨2023年第24期

  • 夏季旅游“热”度高 做好防护要记牢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据了解,当天,他在高温下讲解2个多小时,身体出现不适后仍然坚
  • 北大清华,开放参观

  • 北大清华对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为满足暑期公众参观需求,8日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提前预约的游客开放参观。
    北大规定,游客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或扫描微信小
  • 美丽的日照等你来|打卡东夷小镇 享受惬意时光

  • 直播日照7月9日讯 眼下,我市的旅游市场进入旅游旺季。网红打卡景点东夷小镇敞开怀抱,迎接着八方来客。这个周末,虽说气温有点高,但丝毫挡不住游客游玩的热情,上午9点多,小镇里就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博物馆“静音”是对文化与规则的敬畏

  • □ 戴先任 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官微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称,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
  •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法信来菏泽调研

  • 7月7日至8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法信一行来我市调研基层统战工作。市领导臧伟、聂元科、朱中华参加相关活动。李法信一行先后到鲁西新区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步长制药、菏泽
  • 陈春花:新晋管理者,如何修炼管理能力?

  • 和普通员工不同,管理者要会管理团队,带领团队完成绩效,而刚刚进入管理岗的新晋管理者常常会沿用以前的思维逻辑做事情,从而在工作中产生不少困惑。本文旨在帮助新手管理者厘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