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德州市武城县鲁权屯镇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对村集体“三资”逐一开展“清仓见底”排查,通过形成一套体系、搭建一个平台、锤炼一支队伍,为“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组织体系
一是重视高位部署。鲁权屯镇党委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整治工作,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推进举措,立足实际,对症下药,出台《鲁权屯镇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细化。二是提效结构体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党委班子成员任组员的工作专班,由班子成员帮包联合体、机关干部帮包行政村,确保全员参与、盯紧靠上。由经管站查实农村“三资”签订合同,干部到村实地摸排,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摸排体系。截止目前,共清理合同524份,债务1863笔,发现财务未规范签字村8个。三是强化激励保障。细化完善村干部考核目标和内容,将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整治纳入年度考核、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对完成度高、成效明显的村干部给予奖励,切实激发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摸底排查,全面分析研判
一是提升业务强素质。坚持全镇部门联动、统筹推进,先后召开全镇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1次、调度推进会3次、业务培训会3次,对照县镇工作方案,逐项分解任务清单,提升实务操作,夯实工作基础。二是优化服务解难题。对于“荒地私占”严重、占地面积有失公允的“问题村”,镇政法委员跟踪指导,同步联合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确保不漏收、不多占;对于占用集体用地拒不归还的“难题村”,全部村庄分包到人,由帮包干部全程盯靠,确保合法、合理收回土地;对于承包合同标准不一、不完善的“焦点村”,经管站靠前指导,逐一梳理账目,摸清合同底数。目前,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镇经管站又摸排出合同10余份,收回集体资产100余亩土地。三是常抓督导促成效。 镇党委每周组织召开专题汇报会,由帮包班子成员及联合体党委书记针对“三资”侵占挪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逐村汇报,工作专班对反馈问题进行严格把关,由专人汇总后,形成问题台账,切实做到即知即改,用实际行动回答“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 。针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问题,镇纪委全程盯靠,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问题约谈通报、限期整改,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加强平台建设,推进数字赋能
一是首创性建设。鲁权屯镇率先投资1000余万元在镇区中心位置新建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鲁权屯镇产权交易中心,配套开发产权交易云平台,搭建“三资”管理系统,实现产权交易从信息发布、交易报名、网上竞价、交易签约等全流程线上操作。二是信息化服务。在鲁权屯镇75个行政村设立数据信息采集点,重点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项目审查等规范流程,形成了集流转申报、登记、鉴证、日常监管为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打通“三资”摸排再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全过程监管。中心通过和电子交易系统互联互通,将各村摸排的资源台账第一时间录入产权交易系统,公开发布村庄辖区内的坑塘、土地等资源,同时,对交易过程进行数字化监管,交易信息24小时面向全网开放,有意向的投资者随时可进行网上投资竞拍,以信息和价格双向惠及买方与卖方。目前,已完成八屯村185亩土地重新发包问题,村集体增收13万余元;付家楼村239亩土地正在逐户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