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陕西的“山东庄”

日期: 来源:渭南日报收集编辑:渭南日报

在陕西,有很多山东人居住的村庄,小者三五十户,大者千余户。除陕北富县、洛川县和宜君县有“山东庄”外,大多数在关中渭北一带,特别是三原、富平、蒲城、高陵、临潼、泾阳、大荔、渭南和西安市的阎良区境内,已有着一百多年的沧桑历史。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光绪二至四年(1876-1878年),关中连遭三年大旱,寸草不生,兵盗四起,民不聊生,饥民四处奔逃,到处田野荒芜,十室九空。光绪六年(1880年)官府招募耕民,有湖北、山东人前来垦荒耕田,据《富平县志》记载,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富平县共招耕民1299户5800多人。但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渭北又遭年馑,旱情严重,乡民以草根、树皮度日,又有不少百姓饥饿逃亡,流离失所,渭北平原人口大降,土地大面积荒芜。曾先后任三原、富平、临潼等县县令的焦云龙,出身山东贫困农家,性格忠厚耿直,勤劳善读,为官清正廉洁,体恤民情,爱民如子,他见所到之处大片土地荒芜,村庄寥若星辰,心感不安,同时,他也了解到山东人口密集,且连遭水旱和虫灾,百姓生活困难,部分人已“闯关东”度日。青州府、莱州府和胶东半岛常遇灾年,大多百姓难度饥荒,他便捎书信或托人到山东老家说服乡亲来陕西落户,宣传陕西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落户西安府(清代称),人人有饭吃,家家有地种,天天吃白馍”,这句话当时在落户陕西的山东人中广为流传。再加上光绪十一年(1885年)前后来陕较早的部分山东人互相串联,亲戚串亲戚,朋友串朋友,邻里互相沟通,落户陕西的人越来越多。通过往返人员的互相宣传,特别是焦云龙的诚意鼓动,越来越多的山东老乡来到了陕西安家落户。先后有高密、昌邑、昌乐、潍县 (今潍坊市)、平度、安丘、青州、益都、淄川、博山、沂源、寿光、广饶、临朐、诸城、莱芜等十多个县的部分农民背井离乡,拖儿携女,推车挑担经过济南、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沿黄河穿越河南,进入潼关,历程三千多里徒步来到陕西,近两个月才到达现在居住的地方。

当时的三原县以东至大程一带,到富平、蒲城、高陵、临潼、阎良、武屯及渭南官底一带,均有大面积土地荒芜的地方,这些地方人烟稀少,蒿草一人多高,经常狼群出没。今富平县张桥镇巨贤村一带,过去人称“东荒地”。这里其实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所以有很多山东人都来到这里落户,先开荒地,再建村庄,至少一两户,多则十几户,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村庄规模。他们一般初来时先与当地老户联系,建立关系,很快相互取得信任,因为山东人忠厚老实,勤劳耐苦,当地人普遍称山东人“山东客”,朝夕和睦相处。山东人之间也相互照应,先帮后、富帮穷,吃穿不分,相依为命,开辟新生活,建立新家园。高密县高戈庄乡杨名屯有位秀才为欢送亲人迁往陕西,特意书赠一副堂联是:“君德自成邻燕喜莺迁移胜地、仁里臣为美云蒸霞蔚占名区”,以鼓励亲人到“风水宝地”安居乐业。昌邑县解家庄有一芦氏的族长,为他的家庭迁移陕西送了一副楹联作留念:“东鲁齐地诗书执礼西京长安孝悌耕田”,勉励其在陕西耕读传家过好日子。山东省青州市益都县刘家庄的刘登高,光绪四年(1878年)全家迁居陕西,先住临潼栎阳清河岸景家堡,宣统元年(1909年)其子刘学东又举家迁居蒲城县兴镇南川,为纪念先辈来陕创家立业的艰苦开创精神,蒲城县委退休老干部,诗词楹联专家刘福谦编著了《泰华百年》一书,以“泰山”和“华山”为鉴证,《沁园春》词以记之,表述了祖辈的创业精神:莽莽荒野,几度衰落,人去烟消。看兽蹄鸟迹,纵横环绕;荆棘丛生,竞长蓬蒿。断垣残壁,村落稀少,月夜朦胧风萧萧。仰天望,见南鸿北雁,直冲九霄!一把镢头抡高,要开天辟地逞英雄。顶当空烈日,挥汗如雨;夜静更阑,明月高照。掘地为穴,棘蒿为屋,终把荒野变富郊,曾记否,数英雄人物,当在今朝。当时,大多数人家住房很简陋,先是“半地屋”(即就地挖深一米多,地面再升高一米多土墙,上边棚上简易草房)逐步发展为地打土墙,用茶碗粗的木料三至五根作檀条,再用蒿草、麻秆、高粱秆等作房芭,上面披麦草,盖成拱脊草披屋,当时大多数是“连锅炕”木楞窗,房间不太大,每间平均八九平方米,三间正房一明两暗,中间明间称“当门”间,两边房子为东间或西间,这种草房冬暖夏凉投资少,前门称“过道”,院子称“天井”。再后来逐步发展成“风火檐”房,(即房檐有八至十排瓦,上面是草)房檐出墙一尺多,这种房易防风防火,所以称为“风火檐”。后来发展成砖瓦房或现在的楼房。为纪念山东人来陕时的团结、义气、艰苦创业和合作共事的精神,许多山东庄取名:双合村、双富村、双义村、三合村、仁合村、太合村、仁义村、巨贤村、永安村或太平庄等。有些村还以山东的县名为村名,如蒲城的“高密庄”,阎良的“淄川堡”等,还有些人给孩子取名叫山东、高密、潍县、青州、莱州、昌乐、昌邑、平度、临朐等,不过这些人现在均已是八旬有余的老人了。

提起山东人初来时,也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背井离乡、一无所有,这真是白手起家难上加难。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要安家落户,除了埋头苦干垦荒种地外,还要通过出去拉长工、打短工,在家做豆腐、养猪养羊养鸡、打凉粉、纺线织布等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有时还要遭到自然灾害和匪盗的袭击,住房简陋防守不严,昼夜常有狐狼进村吃猪或逮鸡,还有不少家的孩子被狼吞掉。如富平县城附近东石村韩文龙家的小男孩就是被饿狼从屋里叼走的,再加上民事纠纷干戈不停,所以每个村都选出了一个管事的人,当时在渭北最出名的还数刘家村的刘殿英老先生,他知书达理,为人忠厚,办事公道,敢说敢为,乐于奉献。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他的老家在山东省高密县袁家乡王刘官庄,光绪十一年逃荒来陕落户,是关山镇刘家村的创始人,村上和周围山东庄的老乡都推选他当“客头”,他就义务承担起了这一任务,当上了民间组织的“领导”,他能说善辩,办每件事都是以理服人。为了好办事,他结识了不少当地知名人士和绅士,连当时的富平县县令刘林立也是他的熟人“乡党”。他在蒲、富、临、渭,三原一带成为有名气的“刘客头”,周围的山东庄如发生大的事件或纠纷他都参与解决,遇官司说和;遇纠纷说解;如有土豪劣绅欺负山东客,他便挺身而出,为山东老乡撑腰,说公道话。他日以继夜地为老乡操心,每天晚上亲自带人为村上查夜巡逻,防守门户并检查谁家纺线机子转不转,织布机子响不响,督促大家勤劳致富。所以,山东人提起他无不赞赏,有口皆碑。像他这样的“客头”或者“二客头”在各地都有,如富平县城杜村堡的邓善文先生,他原籍山东昌邑县太保庄人,光绪十二年(1886 年)来陕落户,当时算小康日子,县城附近的山东人初来时他都会先留住在家,为此还专门盖了十间草房,供刚来的山东人临时过渡,成为山东客的“接待站”。

一个多世纪以来,安居在渭北的山东庄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富,生活也越来越好。由于居住集中,大部分还保持着山东人的习俗和口音,还保留着腌咸菜、做豆酱、擀饼、摊煎饼、作菜豆腐等山东特色的饮食文化。婚丧大事,过年过节,还仿照山东老家的习俗供奉先人,特别是有些老人过年要做“隔年饭”“蒸馍馍”“蒸年糕”,至今还有些老人腊月三十晚上不睡觉“守岁”,全村大拜年、吃饺子、到村东头烧香烧纸迎山东的先人等,按老家的礼仪风俗过大年。齐村乡安乐村每逢春节耍社火,至今所敲的锣鼓还是按山东青州扁鼓击调,旱船和龙灯也是山东带来的,虽经百年多次返修制作,可还保留着原有的美观外形,特别是龙头的神态,还依然保持着山东民俗文化的特征。

居住在富平县城中心杜村十一村民组的山东人还是一口山东腔。有些村镇山东人占大半,如富平县齐村乡的三合村、安乐村、华朱乡东新村。蒲城县的八府庄、东鲁村等。经过长期的生活和磨合,与本地人互相沟通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结亲拜友,相处非常融洽,现在已不存在山东人或本地人这个概念了,与当地人不分你我。

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渭北塬上的几百个山东庄已成为这里的老村庄,“山东客”已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草房几乎看不见了,一幢幢楼房装饰得那样美丽,过去的“东荒地”“西荒地”已杳无踪迹,看到的是一片片果林、大棚温室和辽阔的庄田,到处是一派繁华的景象,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今天的“山东庄”,人们都是勤劳致富的能手,与当地人一起,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中大显身手,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建更美好的新生活、新家园。


相关阅读

  • 历下区:拾金不昧好少年 尽美精神开满园

  • “历下区公安分局千佛山派出所特此对山东省实验小学四年级3班张金泰同学提出表扬!也对贵校和家庭培养如此优秀品德的孩子表示祝贺!”11月20日上午,历下区公安分局千佛山派出所
  • 邹平提前三年完成山东省水土保持目标任务

  • 记者今天从城乡水务部门了解到,邹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提前三年完成山东省水土保持目标任务。近年来,邹平加快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跨界协作联盟揭牌

  • 深融共融,智趋未来。11月24日,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办,山东财经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浪潮智能终端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新型智慧媒体建设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智慧媒体的
  • 刘运会见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客人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11月2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运在富华大酒店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臧健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陕西的“山东庄”

  • 在陕西,有很多山东人居住的村庄,小者三五十户,大者千余户。除陕北富县、洛川县和宜君县有“山东庄”外,大多数在关中渭北一带,特别是三原、富平、蒲城、高陵、临潼、泾阳、大荔、
  • 碎碎念 | 苏轼和他的渭南弟子

  • 师铤今年年假,整整一周时间,我都游荡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去的最多的,便是各个博物馆。某日,在嘉兴博物馆看到一套苏轼写给弟子李廌的字帖,虽然只是复制品,背后却有一段感人的故
  • 冬日里的湭河

  • 黄宏江若有一个地方,能让人丝缕不绝地留恋,那肯定就是渭南湭河。沿着闫村镇东边的公路南行,面前就是东塬,而东西两塬相交的地方就是湭河水库,其得名于湭河。湭河古称湭水,发源于秦
  • 莱荣高铁施工建设偷工减料?官方通报

  •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据国家铁路局网站24日消息,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媒体反映的莱荣高铁施工建设有关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称,经综合调查评估,媒体反映的路基段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