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雨后密集出现!别嘴馋打它的主意,实则能要命

日期: 来源:小康杂志社收集编辑:小康杂志社

近日,广东惠州一名家住二楼的女子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下雨天时忘记关窗户,结果出趟门回家发现厨房里爬进来两只大蜗牛,其中一只蜗牛还爬进了她的杯子里。

有网友在评论区提醒:这种蜗牛千万不能摸更不能吃,杯子也可以扔了!

不是普通的蜗牛 其实是入侵物种

无独有偶,话题#广东的蜗牛是懂躲雨的#近日引起热议。

▲图源网络

起因是有人发布了一条广东的蜗牛躲雨的视频,视频中好几只蜗牛“倒挂”在路灯下躲雨。不少广东的网友评论称,暴雨过后,曾见过这种蜗牛,它们经常出现在马路上或是草丛里。

据广州卫健委公众号科普,其实这不是普通蜗牛,也不是广东“本地”蜗牛,这是褐云玛瑙螺。大家习惯叫它“非洲大蜗牛”,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非洲大蜗牛和本土蜗牛体形对比 图源网络

它的老家在非洲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这种大蜗牛平时喜欢躲藏在阴凉潮湿处、草木树根下、潮湿的墙壁、阴沟等落叶腐烂的地方。但它不能在水中存活,所以,一旦下大雨,低矮潮湿处易被水淹,积水驱使它们从躲藏处爬到没水的地方,最近正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非洲大蜗牛是全球百大恶性入侵物种之一,并且已经在全球众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肆虐。在我国,它们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悄悄地扩张着“领地”。

非洲大蜗牛是否能食用?

全球蜗牛大约有2.5万种,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蜗牛,能用来食用且进行人工大规模养殖的蜗牛种类不多。可以吃的蜗牛肉质鲜嫩而紧实,口感与螺肉相似,普通蜗牛肉质松散无弹性,可能还带腥味。法国人吃的蜗牛与我们常见的害虫蜗牛并非是同一个种类。

非洲大蜗牛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不仅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对物种的多样性也产生一定的威胁,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非洲大蜗牛可取食黄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20多种农作物的叶片,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在种群爆发区,其在园林和花卉等观赏性植物上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爬行留下的白色粘质性痕迹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非洲大蜗牛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如果食用非洲大蜗牛,很可能被这种寄生虫感染,引起人体嗜酸性脑膜炎,这种脑炎主要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别说吃,碰都别碰

▲图源网络

别看它们长得憨憨的,其实把它们叫成“毒王”一点都不夸张。它喜欢生活在各种鼠类生活的地方,经常误食鼠类粪便,所以,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绿脓肝菌、变形肝菌、沙雷氏菌等致病菌,在它身上见怪不怪。

用手去摸一下,轻一点可能引起皮炎,让你的皮肤肿胀瘙痒,甚至长出水疱。严重一点,直接入侵免疫系统,出现发烧等症状。

哪怕不入口只是用手摸一下都有可能中招,如果及时发现,线虫引起的脑膜炎还能通过驱虫和抗感染治疗痊愈。一旦延误,严重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看到这里,部分人会觉得:我不吃不摸,那不就没事了。但蜗牛爬行时可能会留下黏液,而黏液本身就携带着病原体,甚至它们的粪便中,依旧存活着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非洲大蜗牛爬行过的蔬菜水果、毛巾马桶圈……都有可能残留病原体。

直接踩死不科学

▲图源:央视网

专家表示大蜗牛自身无毒,但它是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比如带有鞭虫、蛲虫、线虫等,能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引发脑膜炎,爬过的地方也可能有病原残留,建议市民群众不要直接接触这些大蜗牛。踩死大蜗牛也不科学,会加速蜗牛卵传播。 

如何消杀大蜗牛呢?撒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方法。蜗牛的皮肤本身保湿能力很弱,会在体表分泌一层粘液保湿和辅助爬行,一旦在上面撒上大量的盐,粘液就会变成浓盐水,从而在蜗牛脆弱的皮肤周围形成高渗透压环境,导致蜗牛体内的水分被大量“抽”出,最终脱水而死。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会使用对环境安全性更高、效率更好的各种杀螺药剂对非洲大蜗牛进行毒杀,如磷酸铁、硫酸铝、四聚乙醛等等,并且一般会人工大量捕捉统一杀灭。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广州日报、广州卫健委、南宁晚报、深圳特区报

责编:周经韬

审核:田苑淯颖


相关阅读

  • 逐“新蓝海”,企业如何在非洲市场乘风破浪?

  • 潮新闻 共享联盟·永康 李一正 记者 沈超 东立电器转子绕线自动化生产线过去20年,成熟的欧美市场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充满了机遇。然而,由于贸易摩擦、经济衰退以及红海危机等因
  • 鱼生鲜爽很美味,颅内长“虫”真遭罪

  • 年仅40岁的王女士最近有点烦,原本没有癫痫病史的她近期频繁发生肢体抽搐,为了搞清楚病因她来医院做了个检查,这一检查吓了她一跳,脑袋里面居然长“东西”了……医生结合血检高度
  • 非洲旅游业加快复苏(国际视点)

  •   游客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的海滨出海游玩。  本报记者 沈小晓摄  联合国旅游组织近日发布的今年首份《世界旅游业晴雨表》显示,去年到访非洲的国际游客数量达到664
  • 湖北五峰林业:技防+人防 悉心呵护每一棵树

  • 2000余名护林员穿行山间,全年无间断无死角常态化巡查,悉心呵护每一棵松树——这是守住绿水青山的五峰气场;无人机投放花绒寄甲成虫,“以虫治虫”阻断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这是
  • 中非经贸合作,岳阳勇当先行者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刘克宏 葛蓓采取“产业项目先行”投资举措,解决非洲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的堵点;建设多功能“海外仓”,打造人民币和非洲币的“海外资金池”,克
  • 世界关注!联合国与同济大学共同发布

  • 当地时间2月2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人居署与同济大学共同发布联合报告《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城市供水:来自南部非洲和中国典型城市的经验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雨后密集出现!别嘴馋打它的主意,实则能要命

  • 近日,广东惠州一名家住二楼的女子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下雨天时忘记关窗户,结果出趟门回家发现厨房里爬进来两只大蜗牛,其中一只蜗牛还爬进了她的杯子里。有网友在评论区提醒:这
  • 水利部发布2项水利行业标准

  • 2024年5月6日,水利部发布2024年第7号公告,批准发布《绿色小水电评价规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归档规范》等2项水利行业标准,2项标准将于2024年8月6日起实施。《绿色
  • 锋评|我们既要“爱因斯坦”也要“鲁班”

  • 5月9号,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一场河南专场发布会,河南省的领导回答了记者提问,我对会上提到的一个故事印象深刻,那就是技师学院毕业的姜雨荷,从一个中考失利而辍学的打工妹,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