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破解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难题

日期: 来源:经济日报收集编辑:经济日报

日前,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去年以来,青岛加快布局建设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已有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6个专业园区挂牌运营。

新兴产业具有成长性、创新性、时代性、战略性、先进性、带动性等特点,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譬如,新兴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产业发展不确定性高,初期阶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等。打造专业园区的目的是让产业集群壮大起来,共同发力破解这些“痛点”。而要让新兴产业集群真正强起来,仅靠打造专业园区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解决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发展新兴产业集群须解决订单和研发不足的短板。新兴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虽然大多技术先进,但缺订单、缺研发平台是常态,只有解决这些“痛点”,企业才能茁壮成长。青岛城阳工业园区创新“链主企业+国创中心”的方式,让链主企业给引进来的企业订单赋能,让国创中心发挥设备和人才优势,为新兴企业技术赋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双重赋能的关键是产业集群要高度相关,能形成订单链,研发平台也能给企业带来技术提升。这就需要专业园区聚焦专业化,把有限的资源充分释放给专业企业,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

发展新兴产业须破解资金难题。有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前期投入巨大,单方资金投入难以奏效,不少地方创新“产业基金+金融资本+股权投资”方式,政府出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组建专项产业基金,政府平台公司以股权投资带动银行贷款的支持。这种组合式资金解决方案,可谓是为这类企业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其中的关键,是要做好做实“政府主导、资本引育、合作共赢”的通道,共同把控好风险,把各路资金用到刀刃上,真正为新兴产业助力。

发展新兴产业集群须解决协同难的问题。即使一个产业园区的企业,也多见互不往来的现象。而要发展好新兴产业集群,就要发挥好地理接近的优势,让企业间紧密协同,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针对新兴产业的技术不确定性,要发动企业通过联合投资,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共担技术投资的不确定性,共享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以集群的整体力量促进技术的创新和演进。地方政府要发挥好组织协同作用,发挥好链主企业的带头作用,营造好协同创新的氛围,让集群企业在更深入的技术融合中创新更多合作模式,共同把技术创新推向更高层次。

破解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难题,创造产业链的深层次融合,新兴产业集群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就会充分显现出来,随着大量专业性新兴企业在本地集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动能也会越来越足。(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成)

相关阅读

  • 普陀再添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 11月13日,中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邮科技 股票代码:688648)顺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普陀区第二家本土培育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税惠红利直达快享 花都企业“出海”底气足

  •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广州市花都区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广州市花都区税务部门精准
  • 兰陵“无感审批、有感服务”打造群众办事新体验

  • “地里的活很忙,把拖拉机驾驶证到期换证的事儿都忘了,幸亏有审批部门的及时提醒!”兰陵县兰陵镇农机驾驶员孟先生感激地说。近日,孟先生接到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电话提醒,体验了
  • 省级名单出炉,潍坊7家!

  • 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组织开展了2023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据介绍,经企业自愿申报、有关单位推荐、专家论
  • 访企问需解难题,送策上门促发展!

  •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文文国网莱西市供电公司联合莱西市发展和改革局组成“问需解难”服务团队,到经济开发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和政策宣讲服务活动。走访过程中,服务团队与企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破解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难题

  • 日前,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去年以来,青岛加快布局建设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已有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6个专业园区挂牌运营。新兴产业具有成长性、创新
  • 多元融合向深推进

  • 目前,风电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空间,我国风电装备制造技术、开发建设技术、运维管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装备制造技术方面,大型化模式亟待变革创新。未来,在
  • “有进有出”磨砺老字号光彩

  • 商务部近期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
  • 央行发布报告显示区域金融运行总体稳健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显示,2022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内需规模扩大、外需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