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话剧《苏堤春晓》:田沁鑫导演作品风格与精神的再出发

日期: 来源:光华锐评收集编辑:光华锐评

一部话剧的后劲儿有多强,创作中的层次觉知就有多丰富。

田沁鑫导演从创作第一部话剧《断腕》开始,就有意识地自觉将中国传统东方美学与现代戏剧相融合,形成创新的舞台表达。经过不断的舞台实践,到以苏轼为主角的原创新戏《苏堤春晓》,她的观念已经相当成熟,技法非常娴熟,表达更加自信。

苏东坡这样一个通透练达、豪放洒脱的天才型主人公,与田沁鑫导演的这种独特艺术手法相得益彰。正如剧中苏轼所言“初心如是,老亦如此”,田沁鑫对中国演剧精神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也是初心未变,并且愈发纯熟老道。

在济洪娜博士的评论文章中,梳理了田沁鑫创作风格从自成一派,到融和不拘,到超越此境的再出发,显现出创作者气象与格局的不断生长性,也令观众永远对田氏戏剧的新创充满了期待。据悉,今年6月份,《苏堤春晓》将再登国家大剧院,以满足更多观众的观戏期待。

话剧《苏堤春晓》:

田沁鑫导演作品风格与精神的再出发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 济洪娜

熟悉田沁鑫导演的观众,都熟知其代表作《生死场》《四世同堂》《红玫瑰与白玫瑰》《青蛇》《狂飙》《北京法源寺》等。这些作品从中国文学经典中摄取灵魂,饱含浓郁的文人气息,擅用歌队、大量台词、大胆自由的戏剧行动增加戏剧张力和感染力,从而形成田沁鑫导演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2017年,新版话剧《狂飙》面世,奚牧凉老师曾用一篇题为《从<北京法源寺>到<狂飙>:见证田沁鑫风格与精神的成熟》的文章,高度肯定了新版创作在尊重原有文本基础上对于舞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将那一时期定义为“自身风格融会贯通、自成一派的成熟期”。

如今,在新创话剧《苏堤春晓》的舞台上,我们不仅看到田沁鑫导演追随时代审美所大胆使用的高9米、宽2米的高清LED叠加全息纱幕形成的超大屏风,以科技赋能服务于内容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同时,更是透过舞台看到非线性叙事表达背后清晰的逻辑表达、自由开放的舞台空间背后遒劲的导演技法,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戏曲诸多表现手法的沿用及布莱希特“第四堵墙”理论的化用。

作品以“演员的喜悦”展现“大旷达”与“大情怀”,是为“田沁鑫导演作品风格与精神的再出发”。

话剧《苏堤春晓》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共同出品,作品着墨于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期间带领百姓疏浚西湖、修六井、为民谋福祉的故事,晕染了苏东坡的一生和他的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君臣情,落笔在“若不为官,可快意江湖;既已入仕,当济世安民。我初心如是,老亦如此。”这是编剧在有关苏轼的海量素材和多重视角中进行的再结构和创新表达,展现出编剧在选材、结构及主题抓取等方面的基本功力。

全剧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第一层写苏轼与杭州;再一层写苏轼与他的身边人;再一层则写苏轼诗词中所蕴藉的种种,有《上神宗万方言书》里的家国和担当,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里的小家和挚爱,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的空幻和悔悟,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乐观,观众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则内涵和感悟不同;最高一层则是歌颂和承继“济世安民,初心如是”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民生情怀。

若说“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对入仕的无奈,那么“既已入仕,当济世安民”的立意就是我们当下所常说的“主旋律和正能量”。在编剧上,足见田沁鑫导演及其团队尊重剧本创作之法的恪守与沉稳。

在导演技法上,则更多地是融合与不拘。话剧《苏堤春晓》打破了演员与观众、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大量使用的“插科打诨”“跳进跳出”的创作技法,将舞台空间延伸至观众席,满是自由、自在和包容。

此前的话剧《青蛇》《北京法源寺》等作品中,田沁鑫导演就不断尝试这样的创作技法,成为其个人风格的显著标志,而这次的创作数量更多、形式更多元。

对道具的使用也延续了之前的风格,大胆地突破单纯写实的局限。舞台上没有繁复的舞美道具,留白部分给了扩大版的“一桌二椅和大胆自由的舞台调度”,用“一根棍”“一块船板”帮助叙事写人,将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与戏剧的假定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画家对于笔墨的锤炼,那么田沁鑫导演对中国戏曲元素在话剧舞台上的运用、创新和融合之灵活、自如和不拘,也是其对于导演技法的锤炼,让我们看到田沁鑫导演艺术风格所达到的新高度,必将使其成为该领域创作和创新的佼佼者。

此外,话剧《苏堤春晓》有不显于舞台外在却揉之于作品内在的“大旷达”和“大情怀”,形象地展现了文艺工作者心中所理解的由个体通达家国的“国之大者”。

一方面是苏轼的旷达。如同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说:“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当田沁鑫导演所强调的“演员的喜悦”遇到苏氏子瞻,舞台就迸发出源自喜悦却更强大的旷达力量。

另一方面是文艺工作者的情怀。如果说田沁鑫导演作品早期是以“悲伤”写成,像话剧《生死场》直指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悲伤与死亡,恸问日军侵略下中国大地的裂痕与哭泣,那么今天她所强调的“演员的喜悦”,则可以理解为个体成长及思想升华中形成的“国之大者”,这种情怀既包含艺术家个人对艺术的挚爱和坚守,更包含胸怀时代格局的艺术工作者对家国和人民的忠爱和敬畏,成为艺术家进入成熟期、奔向另一种高度和境界的再出发。

不仅如此,话剧《苏堤春晓》的舞美呈现、音乐设计和演员表演也纷纷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使这部作品兼具学术研究和观众欣赏的双重价值。

相信,随着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和下一轮的打磨提升,田沁鑫导演及其团队还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6月6日-10日,《苏堤春晓》将亮相国家大剧院,我们一起期待。

相关阅读

  • 五一档选片指南!8部新片预售票房已破亿

  •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4月27日16:03,2024年五一档新片预售票房突破1亿元,《九龙城寨之围城》《维和防暴队》《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分列新片预售榜前三位。今年五一档,共有8部新
  • 刘智海《出发》北影节展映 罗泽楷陈韦欣谈合作

  • 1905电影网讯 4月22日晚,由刘智海执导,罗泽楷、陈韦欣等主演的历史、战争题材影片《出发》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影片与观众见面,映后见面会上,导演携各位主创亮相,并分享了
  •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是不变的初心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华灯初上,晚风犹凉。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一楼的会客厅里却暖意融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面带微笑迎面走来——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妻子半年内游戏充值15.8万元,离婚时是否需要返还

  •   妻子在半年时间内将15.8万元用于游戏充值,离婚时,丈夫认为这笔钱应为夫妻共同财产,要求妻子返还。近日,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在扣除合理费用后,认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