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二)

日期: 来源:中国文物报收集编辑:中国文物报

 第一单元 来龙去脉——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

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广布于华夏大地。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形象,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悠悠岁月流转,龙形象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直至两宋,逐渐定型,同时被人们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龙形象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神秘起源,也能了解到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

潜龙于渊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几乎所有的文化层中都发现有“龙”形图像、器物,分布范围也极其广泛。根据诸多考古发现,早在八千年前,融汇多种动物形态的“龙”形象就已经存在,并带着原始信仰的印迹,成为中华先民们自然智慧最早的凝聚物之一,同时也是传承至今,为数不多的,对于天地观念的最早摹写。

玉猪龙 红山文化

天津博物馆

该器用黄绿色岫岩玉琢成,材质温润。其体形肥硕,首部有竖立大耳,大圆眼,鼻梁有多道皱纹,嘴部紧闭前突,嘴与尾相对,头尾间留有缺口,背颈有一对钻孔。此器磨光匀润,刻线流畅,工艺精美。

关于红山文化玉猪龙的性质及用途是:远古时期的玉器是在神话与宗教观念下创作的。在当时已进入农业社会的初期,猪已经是家畜。猪有喜水的习性,龙是祈雨之神,二者相结合反映出了红山人的宗教信仰。该器背部正中有一对钻孔,可用丝绳穿系。由此推测,玉猪龙可能是悬挂在某处,用作红山文化先民求龙祈雨的神灵崇拜物。

玉猪龙形象的艺术特点是:体格威武雄壮,气势咄咄逼人,正是猪借龙以发威,龙借猪以雄浑。体现了红山先民高度的艺术创造智慧。

这件玉龙开启了中国传统龙文化之端绪;它造型简练,线条优美;它有屈有伸,雄奇伟丽,它浑身都是力量生命的力量,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河南濮阳西水坡龙虎蚌塑

仰韶文化

龙首骨梗刀 齐家文化

青海省博物馆

长25厘米,宽1.5厘米,厚0.8厘米。用动物长骨加工制成,一端为自然关节部分,形如龙首,另一端稍残,在扁平的长骨一侧开槽,用于镶嵌细石叶,制成骨梗石刃刀。这件龙首骨梗刀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柳湾遗址,遗址位于位于湟水河中游北岸北岸二级台地,北距柳湾墓地约600米,海拔1923米。2000~2001年,在发掘房址F1时,在房址中心的灶面旁发现了这件骨梗刀,出土时骨槽内已无细石叶。

彩绘陶龙盘 陶寺遗址

临汾市博物馆

口径40.9厘米,深10.0厘米,高11.6厘米。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盘内用红、白两色绘制出团龙,由盘曲的蛇形、鳄鱼的头、虎熊的耳朵和鳄鱼鳞片组成。龙嘴吐出枝权状芯子,专家认为是一种能使人产生幻觉的草类。赤龙威力无比,可驾驭水,是操纵天候的神灵。龙盘是王与天沟通的通灵之物,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最早的龙,是尧舜之族崇拜的对象与图腾,也是华夏民族“龙的传人”的最早代表。

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上石雕龙

石卯遗址

湖北黄梅县焦墩遗址摆塑龙

大溪文化

见龙在田

史前时代的龙纹造型结构简单,艺术创造上给人以单纯、质朴和粗犷的美感。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开始不断演变,由简入繁,由抽象到写实,极具艺术魅力,同时内涵也愈加丰富。中华文明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进而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趣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绿松石龙形器 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铜龙首 商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青铜质,该器为一龙首形饰,扁平,正面圆眼,中部镂空,边缘凸起,张口露齿,下颚平直,上颚共3齿,其中前面两齿呈弧形,粗壮。其后面一齿末端呈开花状,分别向两侧歧出上翘。鼻孔呈圆形,为双阴线造型,以显出鼻孔的肥大,未镂空。龙须从嘴上吻部向后翻卷形成羽翅。龙头后部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顶有对称的犄角相对向下钩卷,下有一裂口。下部为双线条形成勾勒出的上下钩卷的云纹装饰。其边缘中部有一断茬,推测其后可能还有其它部分。此器原可能为镶嵌于某种柱状器上的饰件,在一个平面上作的浅浮雕。背面平整,其造型新颖,雕刻简练,形象细腻又夸张。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青铜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翼龙形玉饰 汉

天津博物馆

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 北魏

大同市博物馆


鎏金走龙 唐

西安博物院

飞龙在天

进入宋元时期,宋人对前代各种龙形象做出总结归纳,并提出了完整的画龙规范,蛇身、兽首、有爪、有须的中国龙形象逐渐得以固定,并沿着垄断化的宫廷龙和多样化的民间龙两条线索发展。此外,通过对早期不同龙形象的总结,人们还将龙细分成为蛟龙、应龙、虬(qiú)龙、螭龙、烛龙、蜃龙等类别,并提出了“龙生九子”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庞大而又繁杂的龙之家族。

太和殿内宝座、屏风 清

故宫博物院

————————————————————

编辑:陈颖航

审核:何薇

终审:李文昌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相关阅读

  • 54个考古项目汇报会,都有啥

  • 1月22-2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度业务成果汇报会如期举行,考古工作者汇聚一堂,既是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也为平时在田野考古的工作人员提供了难得的相聚机会——一
  • 看完秦汉馆,周边还有哪些打卡地

  •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区域,如果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在参观完秦汉馆后不妨前往周边的文博单位打卡。秦咸阳城遗址咸阳
  • 2023年山东文旅很出彩,潍坊谁上榜了

  •   1月30日下午,2024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公布了对2023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突出单位获奖项目的表彰决定,名单如下:  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项  
  • 这个发现,令人兴奋!

  • 国宝画重点丨这里发现了数万年前祖先的生活痕迹1月30日,“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入选。该遗址距今5-7万年左右,这个时期是第四纪晚更新世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设计:高松龄1月30日,“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1月30日,“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平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二)

  • 第一单元 来龙去脉——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广布于华夏大地。中
  • 天祝县供电公司:节前“敲警钟” 风清过廉“节”

  • 春节将至,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近日,天祝县供电公司纪委积极开展节前廉政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为公司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活动中
  • 一场特殊仪式,两种别样期待!

  • 一边是服役二十余载的校官一边是毕业不到一年的尉官为了守卫南海这一共同目标他们扎根战位助力战鹰高飞远航现如今校官们转身离别尉官们接任上岗▲送军旗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
  • 山西朔州:清廉单元建设不断走向纵深

  • 朔州市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让清廉之风沐浴师生、浸润校园。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成根 摄在朔州市,一股清廉之风正以星火燎原之势,从点至面,从局部到整体,掀起全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