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向往大城市的。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们班有一半人都填了当地的学校,其中有像我一样想去大城市但分数不够不得已留在家乡的,但也有不少明明可以去外地,但还是要留下的。
我当时的同桌,高考分数比我高了二三十分,也选择留在了家乡,我问她为啥不报考外地,她说反正毕业了也还是要回来,不如直接在这里上学,以后人脉资源都是本地的。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在人生这道选择题下,大城市也仅仅是一个选项。
大四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她进了我们当地电网。
我每天往来于北京的各大展览、图书馆、博物馆,生活精彩丰富,她每天穿着制服坐在办公室朝九晚五,还没等我毕业,她就和相亲几个月认识的男的结了婚。
我曾经暗自得意过,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在大城市见了很多世面,不像那些没走出家乡的同学,一辈子都没踏出自己熟悉的圈子。
我在北京租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合租房的时候,我同学在老家装修好了一百多平的房子;
我在三里屯抢到了限量款球鞋的时候,老家的朋友们在家门口买到了新出的炸鸡;
我和同事晚上11点从海底捞聚餐出来,站在街上大谈理想的时候,我妈已经关灯睡觉1小时了。
我曾以为我们之间的不同是城市发展的时差,是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和拔地而起的精尖写字楼,我也曾暗自庆幸时代的浪潮来临时,自己永远是第一批尝到甜头的人。
大城市意味着什么?更多的机遇,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更超前的享受。
小城市呢?复杂的人情世故,陈旧落伍的打扮,卷不起来的经济体系。
我曾一度以为生活在小城市的人们会向往大城市的光鲜与前卫,但其实所谓羡慕与向往,也不过是围城内外的高墙,而那些安于踏实与稳定的人,永远能在滚滚向前的纷杂世界里,找到属于家乡的路。
发小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我们当地的国企上班,坐班车通勤,吃食堂,周末很少加班,一天去婆家吃饭一天回娘家。
我们过年聚餐选的是一家学生时代就去的烧烤店,她的活动范围仍旧是从小长大的那一片圈子。她清楚地知道我家附近好几家卖早点的,谁家最实惠好吃。
有时候她会和我抱怨公司同事人际关系复杂,有时候也会和我讲和婆婆住得太近其实也是一种烦恼。
她时常在我分享出去玩儿的朋友圈下面说真好啊,也会在生活疲惫的时候跟我说要么我出去看看吧。每次她提起我都会一口答应,让她来北京找我,我带她去我常去的咖啡厅,去看文化展。
后来她真的来了,对着我收拾整洁却并不豪华光鲜的出租屋忍不住感慨,就这房子能值五千块啊。
在我口若悬河和她介绍北京的娱乐生活有多丰富的时候,她站在路边嘀咕什么羊肉串,能卖25元一串啊。在我陪着她在后海胡同遛弯的时候,她跟我说这地方怎么刚五月就这么热啊。
每座城市似乎都有自身的圆缺,你心里的圆满可能就是别人眼中的残缺。不是所有人都会折服于北京的繁华,也有很多人看出繁华背后的代价,才转身拥抱了家乡。
我们老家很小,上班没人挤地铁,走在马路上,五分钟就能碰到熟人,你去的饭店、KTV、商场,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存在。
你看过这里的一年四季,知道几月开花几月下雪,你记得高楼的建设和环路的错落,熟悉很多不常走的小道。
时代的车轮曾在这里留下多少斑驳,青春便在这里结过多少灿烂的果。
年轻的时候会简单地把愿意去大城市闯闯当作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标志,把出走和留下对立起来,仿佛一切好坏非此即彼。
我也曾幼稚地觉得那些不愿离开家乡的人都是些没追求和抱负的平庸之辈,可当看到他们在熟悉的环境里过着轻松自在的小日子,守护在家人身边,吃着妈妈做的饭,还和十几岁就认识的朋友一起玩儿,才发现遥远的家乡藏着很多繁华替代不了温情。
丰富的展览可能真的不抵十几年朋友碰杯的雀跃;东西南北的融合菜可能也远没有一口家乡菜来得地道。身份证户口本上那一行详细的地址,永远是我无论多嫌弃,都真切希望它能变更好的地方。
记得朋友从北京离开时站在车站朝远处眺望,跟我说这里高楼真多啊,我还没说什么,她又讲,但我好想回家吃饭了。
或许城市大小不该是判断是否要留下的标准,心安之处才是最适合的地方。
(来源:蕊希 ID:ruixi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