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听! “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奏响“三部曲”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记者 张治立

  入冬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手工乐器制作匠人努尔东·司马义家的核桃树叶陆续飘落。埋头制作乐器的努尔东·司马义和徒弟们发现,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上门的游客还是来了一拨又一拨。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加依村,古韵氤氲的土墙上挂有多个亮眼招牌: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传统村落……村民们知道,大冬天能把游客吸引来,主要靠村里浓厚的乐器文化魅力。加依村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参与手工乐器制作,可谓“十步之内,必有工匠”,生产的乐器共有20多类50余种,被誉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被誉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图为村头大型雕塑。郭安东摄

  “这个‘第一村’相当地名副其实。”加依村党支部书记拜合提亚尔·阿木提自豪地说。近年来,他亲历了加依村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人变化,见证了各级干部和村民满怀激情奏响的三部曲。

  非遗传承“主题曲”绵延不息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11月12日,艾依提·依明情不自禁地抱起身边的热瓦普,尝试着弹唱他最喜欢的歌曲。

  走在加依村大街上,随便挡住一名过路村民,或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能请教一些乐器制作常识,但要问谁的乐器制作手艺最好,村民会指指艾依提·依明家的方向:“那是‘乐器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出来的乐器好得很!”

  从小跟着长辈学做乐器的艾依提·依明,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代乐器传承人了。加依村民族手工乐器制作技艺传承已有300余年历史,但真正让乐器制作形成一种气候和一个产业是最近十来年的事。

鸟瞰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郭安东摄

  拜合提亚尔·阿木提介绍,加依村以前是个穷村,全村人均只有2.2亩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和核桃。很多村民有制作乐器的手艺,但以前都是散户制作,做好了到巴扎上卖,成不了规模就赚不到钱。

  新和县为加依村量身定做了“发展文旅产业融合”的路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乐器制作合作社,统一制作标准,申请注册商标,拓宽销售门路。乐器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村民们开始依托乐器制作产业增收。

  两度前来新和县援疆的浙江省丽水市援疆干部李宏杰清晰记得,自2011年以来,丽水援疆在加依村先后实施了安居富民示范点及龟兹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天籁加依”文化旅游及就业扶助等项目。随着加依村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加依村乐器制作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人才梯队逐渐形成,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努尔东·司马义等4名乐器工匠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或领办乐器制作合作社,或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做好“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批技术成熟的乐器制作年轻工匠。

  产业融合“交响曲”旋律和谐

  “以前是乐器做多了害怕卖不掉,现在是做多少就能卖多少。”努尔东·司马义说。他家的乐器作坊里,今年人数最多时有20个人干活。除了疆内外的订单,来参观的游客也现场选购乐器。今年,他的乐器作坊预计有30多万元收入。

  在“十步一工匠”的加依村,像努尔东·司马义这样的家庭式乐器作坊有10个。当然,乐器产量最大的是村里占地5000平方米的乐器产业园。产业园内,100多名乐器工匠分工明确,有的挖孔、打磨、抛光,有的晾晒、切割、雕花,有的贴标、装箱、发货,还有的接待游客参观、以直播带货方式销售推介乐器。

  加依村嘉音乐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卜杜拉·依不拉音感慨道,加依村的乐器为什么火起来,就是因为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文旅融合发挥了“1+1>2”的效益。“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这张金名片,让游客都想过来亲眼看看手工制作乐器的过程;新和县是汉唐龟兹古国的核心区域,加依村民宅和天籁加依景区核心区建设吸取了古代龟兹文化元素,让游客很感兴趣。来的游客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加依村名气更大了,乐器自然畅销了。

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一名村民在家里制作乐器。郭安东摄

  文旅融合让加依村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拜合提亚尔·阿木提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共生产销售乐器2万件,产值达1400万元;今年预计生产乐器2.5万件,产值达1800万元。村里旅游接待量大幅增加,今年村民人均收入预计达21500多元,比去年增加3300多元。

  现在,加依村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两家民宿正准备开业。经过不断建设,加依村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基地,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同时,依托“天籁加依”品牌,种植业、养殖业、服装加工业等产业也与文旅产业有机融合。村里建成的双创园在扩大民族手工乐器制作规模的同时,引进民族刺绣合作社,初步形成了服装加工、民族手工乐器制作、民族刺绣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乡村振兴“奋进曲”铿锵有力

  从“落后村”成为“明星村”之后,加依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

  阿布来提·尼亚孜是新和县玉奇喀特镇阿孜纳巴扎村的乐曲制作传承人。他在牵头成立玉奇喀特镇演奏者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前,先到加依村学习乐器制作手艺。在新和县,像他这样到加依村取经的乐器工匠有不少。乐器制作成为越来越多手艺人的增收渠道,用来制作乐器的主要原料老桑木价格,从原来的每吨两三百元涨到了上千元,带动了不少农户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植桑树。

  在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的帮助下,新和县成立的新疆丽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也设在了加依村。该公司总经理牛猛原是依其艾日克镇央达克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来到加依村后,依托“天籁加依”文旅品牌,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销售红枣、核桃等果品超过4500吨,带动多个村庄的果农增收。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改造一新的民居。郭安东摄

  “一次新和行,尽可于民俗文化中感受‘龟兹琴韵、丝路乐语’的浓郁风情。新和赛乃姆闻名遐迩,民族手工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舞蹈的绚丽多彩、民族乐器的浅吟低唱,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无不让人心驰神往。”前不久,在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启动仪式上,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波在发言中激情推介加依村。

  魏波介绍,眼下,新和县在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正着手在加依村实施新和县西北乐乡民族乐器文化产业主题村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打造西北乐乡大院,新建乡村资源展示区、服务配套区、产业研发区、产业产居区及其他附属设施。

  “这一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综合性项目,涵盖了产业发展、文化振兴、联农带农、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的示范,将成为探索多元金融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助农惠农的一个关键阵地。”魏波说。


相关阅读

  • 王芝文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

  • 11月8日,在亚太地区手工艺发展峰会暨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授予仪式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陶瓷微书)代表性传承人王芝文荣获“亚太地区
  • 丽新同行 丽水摄影师聚焦新和

  •   连日来,来自浙江省丽水市与新和县两地摄影师以“镜头里的新和”为主题,开展摄影采风活动,全方位的对新和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产业发展、旅游资源、特色美
  • 孔相卿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殊荣

  • 在2023年11月8日召开的亚太地区手工艺发展峰会上,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主席阿齐兹·穆尔塔扎耶夫,资深副主席徐念沙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孔相卿颁发证书和奖杯。阿齐兹·
  • 中英手工艺先锋论坛:AI时代的手工艺创新与价值

  • 手工艺品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特有的历史和传统,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在Al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正见证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一人工智
  • 霍仰俊:自得其“乐”在其中

  • 霍仰俊展示乐器墙实习记者 李济朴 摄  □ 实习记者 李济朴 记者 殷博华  “我是民乐爱好者,自得其‘乐’在其中。”11月2日,聊起与乐器的故事,霍仰俊说,他最快乐的事就是每
  • 人物丨古籍修复师汪帆的寻纸之旅

  • ◎ 本刊记者 高塬汪帆 1978年出生于杭州, 2007年进入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组,担任古籍修复师。2014年开始通过野外考察,踏勘手工纸传承、发展状况,2023年3月出版《寻纸》一书,引发
  • 天籁加依,这里的一切都与一把琴有关

  •   中宏网新疆11月3日电 匠心筑梦,琴韵悠悠。在新和县加依村,这里的一切都与一把琴有关。加依村享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誉,300多年的民族手工乐器制作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不忘初心 顶峰相见

  • 太阳东升西落夜晚星星闪烁每一天都有它们相伴我们在校园漫步感受风的温度又是一年冬我们是否还坚守之前的那片初心我们驻足思考初心易变 愿我们彼此年年相伴身边 做彼此最好
  • 她狂奔15秒,3岁女童得救了!

  • 11月13日上午,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公共视频设备,拍下一位高热惊厥患儿的抢救过程,让人揪心又感动。当天上午10点41分,在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输液室里,一位等待输液的3岁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