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十点读书”离场,“网红”如何变“长红”,实体书店仍在求索

日期: 来源:厦门日报收集编辑:厦门日报

虽是工作日,午休时间仍有不少人到“十点书店”消费储值卡内的余额。(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麦浪书店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爱书人参与。(资料图)

消费者在“十点书店”万象城店选购。(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摄)

“十点读书”退出实体书店行业了。近日,厦门知名书店品牌“十点书店”开启“道别促销”,并宣布“十点书店”在厦三店均将于今年7月结束营业。这也意味着,“十点书店”正式关闭旗下所有门店。

这条消息让不少市民不舍,纷纷进店购书。这也引发思考:数字化浪潮下,实体书店面对的挑战是否越来越大?如何探索自身生存发展之道?

事实是,与其说这是一次告别,不如说更像是自然的新陈代谢。经记者初步调查发现,厦门民营书店这些年,其实活得挺有生命力,有人在退幕,也有人进场,并逐渐凭借鲜明的风格定位,吸引到了各自的读者。相比起来,这些中小型独立书店的生存法则或许更具借鉴性。

5月27日晚,“十点书店”在公众号发出公告,表示将开启厦门三店最后一次促销:其中,万象城店图书全场4.9折,中华城店图书全场2.9折起。三店其他文创物品等也有4.9折(部分品类除外),并有指定品类满500元送50元的活动。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市民如果有储值卡,在书店结业前都可以使用。

“十点书店”是“十点读书”线上文化品牌的实体呈现。2018年年底,首家“十点书店”在厦门万象城开业。做书店之前,“十点读书”已经在媒体领域深耕了11年有余,并试图打造文创业态,与多个品牌如茶品牌“崎寻”、眼镜品牌“地球是圆的”等商家打造多元商业,去年,“十点书店”还拿下英国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的代理权。

5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厦门万象城的“十点书店”门店,现场已有很多人,不少人都捧着厚厚一叠书,显然都是来大采购的。记者还注意到,地上还有很多打开的纸箱,估计是将剩余的图书和商品库存都摆放上架。儿童类图书显然最受欢迎,不少书架上已没几本书。正在选购图书的市民陈毓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就在万象城上早教课,因此她常常会在等孩子上课的时候来书店逛逛,“其实我以前并没有读书的习惯,但是因为刚好有个书店在这里,所以就会来看看书,反而慢慢爱上了阅读。”因此,得知“十点书店”要退场的消息,她感觉颇为遗憾。

为什么闭店?记者试图联系“十点读书”创始人及相关负责人,但他们均婉拒了采访要求。据其他媒体报道,闭店或因租约到期。

焦点

人们还在读书吗?

阅读习惯发生改变,“数读”比“纸读”更受青睐

对于“十点书店”的离开,许多市民表示惋惜,但也有厦门书店经营者分析,闭店只是减少经营压力,毕竟线上才是“十点读书”品牌的主要阵地。“十点书店”在公众号中也明确表示,读者可继续在“线上享受十点读书的文化阅读生活服务”。

厦门作家何况表示,听到“十点书店”关店的坏消息,心里像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毕竟这是一家有品质的书店,是爱书人闲时的好去处。他认为,现如今实体书店难经营,并不单纯是人们读书热情减退,而是网络发达,购书方便,折扣低,分流了客人。面对现实,经营者要改变思路,政府更应该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把建设书香社会落到实处。

值得关注的是,上月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36.3%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

除了阅读习惯的改变,实体书店的市场销售也受到网络电商的巨大冲击。有业内人士表示,线上图书价格比线下平均低20%左右。此外,不容回避的是,一些书店从书籍种类、服务质量到环境,都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数据

今年4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23.38分钟,比2022年增加0.25分钟。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7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合计为8.15本,高于2022年的8.11本。0至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基础良好,平均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5.69分钟;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39本,较2022年增加了0.25本。

《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深入成年国民生活。2023年,有78.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2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且接触手机的时间持续增加,2023年为106.52分钟,比2022年增加了1.29分钟。(据中国青年报)

痛点

“书店+”模式路有多长?

我市多家民营书店各具特色,客群稳定

记者留意到,在厦门民营书店中,还有这么一些“小而美”的书店在默默经营着,并吸引到了相当稳定的客户群体。

譬如,厦门知名的小渔岛书店,今年已迎来14周年,并新开设厦大店,侧重售卖文史哲类旧书服务厦大师生,“小渔岛定位就是旧书书店,和‘十点书店’没有可比性。”书店创始人许志龙告诉记者,在书店经营过程中,他拓展二手书交易业务,并专注当地文化,书店本身也慢慢成为厦门的文化品牌。

同样,位于厦门中山路的麦浪书店成立于2021年,书店的理念一度遭人质疑——先落座消费再看书,这还是书店吗?

但一晃眼,2024年了,麦浪书店不仅活下来,还吸引了五六百名会员,每周固定举办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其推出价值109元的“图书盲盒”,也卖出了上百份。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不少游客自发地前往麦浪书店“打卡”。

“比起卖书,我们想打造的是空间。事实证明,只要你认真做事,总能吸引来同频的人。”店主何立祥告诉记者,书店在经营方面,没赚钱,但也没亏钱,作为独立书店,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何立祥透露,近年来也有商场主动找上门愿意合作,但他们不敢轻易“走出去”。在他看来,作为民营书店,找准定位,明确商业模式,稳步扩张,还是能够活下来的。

家有藏书上万册的作家南宋也直言,同情书店关门之前,读者不如自问多久没逛书店了。在他的心目中,书店是商场的灵魂。书店应以书为主,文创产品、咖啡饮品为辅,好书才能吸引读者来阅读、购买,而不仅仅满足于通过精美装修吸引顾客打卡。他建议,本地书店可多办活动,让读者与作家互动,让书店“活”起来,或举办“书店与我”之类的征文比赛,让读者的心声能够经常被听见,促进书店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甚至改进服务态度。

链接

选品选址 零售方式

都可探索转型

据新华社电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分析,目前实体书店转型呈现“四大转变”——从单纯卖书向提供阅读服务的转变、从卖场到阅读空间的转变、从线下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转变、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的转变。

近年来,一系列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2023年发布的《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提出,支持实体书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导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公共阅读资源建设。

业内专家提出,实体书店要想更好活下去,还需更多打造数字化阅读无法替代的线下沉浸阅读体验,让书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提升“选品特色”是书店的灵魂。实体书店可以靠“颜值”吸引读者,但最终能留住读者的仍是“内涵”。只有保持独有的“选品特色”,才能吸引更多读者。

至于销售模式,在资深业内人士三石看来,当下大部分实体书店零售模式仍是传统的先开店、后进货、再卖货的模式,即场、货、人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是先精准获客、其次留存、然后转化,即人、货、场模式。同时,实体书店零售和销售方式要从“物以类聚”向“人以群分”转化。

经营选址也有可探索的地方。不少受访专家认为,书店应离开城市中心的商圈,进一步深入百姓生活场域,走入街道社区、乡村农家,在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的基础上,降低运营成本。

(文/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相关阅读

  • 你还会在校园里买书吗

  • 潮新闻 记者 朱平 实习生 牟书瑶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校园实体书店。在阅读习惯、购买习惯都发生改变
  • 商务部5月23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 商务部于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15时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何亚东各位记者朋友:大
  • 商务部最新发布

  • 5月2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将多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公告详情如下: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4年 第1号一、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
  • 前四个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4月,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数据显示,4月末,我国社
  • “五一”来长沙,不妨去书店浸一身书香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不入潮宗门,不进长沙城”。古色古香的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凝聚着长沙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承,来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长沙爱阅地图来了!扫描/
  • 一线见闻丨“五一”假期乌市书店书香浓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一杯咖啡,一本书,5月4日下午,刘诗音就这样在乌鲁木齐市新世界广场左边右边书店里泡了一下午,临走时,她买了几本书。“我喜欢阅读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中国名字最难听的水果,今年悄悄香翻了全中国!

  • 广东春夏水果“顶流”:鸡屎果!最近,很多广东茶饮店恢复了芭乐的“本地名字”:鸡屎果,大喇喇写在餐单上,和茶界“新贵”鸭屎香一起,共同考验外地人的挑战精神。奶油芭乐等品种,更是凭
  • 郑在城长丨科技郑之联睿电子董事长李冀

  • 从观测北极星辨别方向,到指南针的发明,再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定位导航的探索。如果说指南针解决了人们“我去哪里”的问题,卫星定位则解决了“我
  • 【绿色发展】守护北京雨燕,共筑生态未来

  •   北京雨燕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它既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也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北京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保护北京雨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与
  • 山西朔州邮政快递业基础设施建设获政策支持

  • 近日,山西省朔州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工作专班出台《朔州市市场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邮政快递业基础设施建设获支持。《工作计划》强调,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