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第一民族实验小学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其前身为钟灵书院,距今已有200年历史。近年来,学校坚持“灵气灵性,启美启真”的办学理念,秉承“正品雅行、钟灵毓秀”校训,以党建带队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校、湖北省历史名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等荣誉称号30余项。
抓组织建设,打造“清严党风”。一是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成立清廉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在班子成员和支部党员中大力弘扬秉公尽责、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党支部书记、支委会成员主持宣讲廉政建设主题党课,让“清廉”观念入脑入心。二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坚持清廉学校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党员教师集中收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抓作风建设,打造“清明政风”。一是俯下身子找问题。广泛征集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倾听一线的声音,收集问题线索,查摆短板不足。在致力打造“钟灵毓秀 正品雅行”办学特色指引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讨论学校“清廉校园”建设的方案和相关工作,完善各项措施,防患于未然。二是沉下心来抓落实。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开展“廉洁从教,立德树人”主题活动,落实好“先锋指数”评定,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相关问题。紧盯开学季、毕业季、教师节等关键时间和关键环节,定期开展全校“廉洁风险”排查,锻造一支自信、高效、务实、担当的队伍。
抓师德建设,打造“清正教风”。一是以“五个一”铸师德形象。以签订一个“廉洁从教承诺书”,启动一次全体教师思政课暨师德师风常态化网络培训,撰写一个“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举办一期“我是一实小一员”教师讲坛,开展一次“师德师风”风险排查“五个一”活动,弘扬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站位、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准。二是以“十项准则”规范职业行为。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准绳,通过案例警示、师德承诺、专项整治,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向“四有好老师”看齐。
抓文化宣传,打造“清净校风”。一是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传统节假日等活动开展廉洁宣传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拍摄微视频《雷锋宣传日》《利川红》,邀请社区民警作清廉守法主题宣传教育,开展清廉故事大家讲,清廉家风我先行,清廉文化”主题书法和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氛围,展现清净校风。二开展清廉主题宣传。组织党员、教师代表赴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地参观廉政文化。及时总结提炼清廉学校建设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借力 “1816”校园公众号内宣媒介和外宣媒体扩大影响力,持续巩固校园清廉文化宣传阵地。
抓德育工作,打造“清新学风”。一是落实德育工作“四项举措”。分别是:将廉洁教育融入名著阅读、经典诵读、校运会、艺术教育等文化活动中,促进清廉文化传播;用法律、道德、纪律、规章制度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展全校性的“双减”工作专项整治,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做实“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点亮学生微心愿,提升全校师生的“满意度、幸福感”。二是发挥德育工作“三大作用”。分别是:结合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组织红色研学体验活动,发挥红色文化引领作用;开展“学家训·传家风”主题活动,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传统文化熏陶作用;开展学身边模范、听清廉故事等活动,锻造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发挥清廉文化示范导向作用。
作者:李桂林
编辑:卢华
来源:利川融媒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