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跨越千年,历史文化街区“青春”依旧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肖睿 见习记者 颜昱晔

    追寻宋韵的东方美学、品一口“迅哥儿”、感受“百坦”的生活方式……在浙江的一条条老街里,可以感受到的历史文化还远不止于此。近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报道调研行走进浙江的杭州、绍兴、湖州等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从繁华依旧的清河坊,到文学巨匠鲁迅的故里,再到倡导“慢生活”的小西街,每一处都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清河坊内的宋韵文化

    一座清河坊,半部杭州史。公元1138年,南宋定都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是南宋最有烟火气、最繁华的地方,这里曾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千年之后,这条老街区繁华依旧,焕发出新生机。

    步入清河坊,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青石板路,街边的店铺挂着雅致的牌匾,店铺名称大多向着“南宋”靠拢。鼓楼广场上的南宋书房就是其中的代表。书房的建筑风格融合古今,店内摆满了宋文化普及类书籍,涵盖南宋历史、文化、民俗、军事、教育等方面,同时也收藏了杭州、西湖、临安等相关书籍。“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南宋文化的代表性公共空间。”南宋书房负责人赵群伟介绍。

    一批批非遗老字号和老宅也随着街区的保护和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始建于1874年的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晚清工商业类古建筑,目前保存完好,现在这里还能看到传统中药技能的展示。由一幢老宅改造而成的此时艺术空间,正在举办“此时当境——敦煌壁画飞天专题特展”,吸引观众驻足。

    清河坊里不仅有千年前的宋韵,还洋溢着青春活力。书房内是千年前的文化印记,一本本书记录着宋词、宋画、衣冠南渡的历史……书房外的小广场上热火朝天,一场小型“演唱会”正在上演,活力满满的年轻人挥动荧光棒跟随音乐摇摆。城墙上灯光变幻,游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打造“南宋”品牌,以年轻人对国潮的热爱为契机,盘活老建筑、老字号、非遗文化,跨越千年的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青春”依旧。

    鲁迅故里中的活态化“迅哥儿”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在鲁迅故里的百草园里,不少游客一边吟诵课本里的词句,一边按照文章内容寻找对应的景观。

    “我们经常能看到带着课本来这里寻找鲁迅足迹的游客。”绍兴鲁迅纪念馆副馆长尉加说。

    三味书屋、百草园、闰土……在鲁迅故里,这些课本上的文字“跃”出纸面,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游客面前。

    位于绍兴越城区的鲁迅故里,占地28.9万平方米,拥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等,是绍兴市区保存完好、极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近年来,鲁迅故里在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还原“迅哥儿”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像鲁迅故居的德寿堂,三味书屋的思仁堂,鲁迅祖居里的一些书房、卧室、厅堂等场所,现在在保护修缮后,都开始对外开放,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体验。”尉加说。

    这种还原不仅体现在古建筑的保护开放上,还体现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

    门前的一棵枣树、门前的另一棵枣树、覆盆子桑葚气泡水……在街区里的“百草园的下午茶”咖啡馆里,文学作品提到的事物,变成了店里的饮品、糕点名,形象又有趣。

    除此之外,印有鲁迅名言的冰箱贴、胸针、明信片等小玩意儿也十分受欢迎。

    为了吸引年轻游客,纪念馆每年对新梳理挖掘到的鲁迅内容进行临展。“《社戏》里的戏楼做成模型,坐乌篷船去看社戏的场景等,根据这些元素,我们举办了‘绍兴水乡社戏展’主题临展。”尉加告诉记者。

    馆内还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头戴瓜皮帽,身着蓝布长衫,在三味书屋里重温鲁迅求学场景,在百草园里寻找何首乌、捡皂荚,体验“迅哥儿”的儿时快乐。尉加表示,“探访故居是重读鲁迅的一种方式。让鲁迅故里‘活起来’,也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小西街里的“百坦”生活

    “百坦百坦”是湖州人挂在嘴边的方言词儿,意思是“不用急、慢慢来”。在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里,手持写有“百坦”二字手作扇子的游客,在青石板路上闲庭信步,这与小西街倡导的“慢生活”极为契合。

    在西岸当代美术馆内静静地看一场艺术展,在由清代民居改造而成的“城市书房”里安静地读一本书,在油车巷手作生活街里画一幅画、做一件黏土作品……时光放缓,生活惬意。

    这离不开当地政府对小西街的保护与开发。小西街地处湖州市老城核心,曾是湖州人市井生活的代表。2014年起,湖州市对小西街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改造,本着“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原则,在保留街区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基础之上,引入现代产业经营模式,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开创历史保护和艺术文化相结合的文创街区发展新途径。如今,小西街完好地保留了2万平方米江南老街原貌。

    建筑风貌未变,流淌在老建筑里的风土人情也未变。

    小西街上有一间自助花店,花店里摆满了鲜花、绿植,但无人看管,游客可在此拍照打卡、小憩放松,相中哪束花,自行扫码付款离去。

    “我从来没考虑过装监控。”自助花店的主人应国宏坦言。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州人,他的性格里打上了“以诚立城”的城市烙印。“相信大家的素质和诚信,这也是我们这里的邻里文化,我希望借助这方小天地,给大家一个舒心的游览环境。”

    “小西街保留了‘旧’与‘慢’的融合,反而成了它的一大特色,历史和现在、传统与新潮在这里碰撞,为老街注入了新活力。”谈起小西街的未来,湖州市城资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竽文脸上露出了充满信心的笑容。


相关阅读

  • 盐城:文化“热”,盐博“火”!

  • 精品展览、文化讲座、探秘研学、特色展演、打卡集章……“五一”期间,盐城市博物馆以“初夏时光·盐博热风”为主题,推出系列展教活动,掀起一阵“文化热浪”。“五一”期间,盐城
  • “五一”小长假“艺”游白鹅潭

  • 在广东文学馆的鲁迅家展览厅,一名小朋友体验多媒体互动装置假期首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开门迎客策划:陈桥生 林洁统筹:邓琼 侯恕望 黄建隽执行统筹:朱绍杰 麦宇恒 尹锋峰
  • 27日起,太原3条公交线路有变化

  • 为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出行,太原公交将于2024年4月27日新开1条、调整2条公交线路:新开602区间 万柏林—火车站,由万柏林始发,途经万柏林路、兴华西街后循602路原线运行。
  • 鼓楼鼓西街道:银发人才献力量 宣讲党课践初心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优势作用,结合党课学习,4月25日,鼓楼区鼓西街道邀请银发人才福州西湖国山党建工作室带头人、退休老党员干部林国山开展《中
  • 小西街 逆生长 漫步湖州老街感受青葱生命力

  • 潮新闻 记者 陈黎明从空中俯瞰湖州小西街。吴兴区融媒体中心供图4月25日,“文化中国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江山、吴兴、柯城、南浔等地,走访廿八都古镇、吴兴小西街历史文化街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跨越千年,历史文化街区“青春”依旧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肖睿 见习记者 颜昱晔 追寻宋韵的东方美学、品一口“迅哥儿”、感受“百坦”的生活方式……在浙江的一条条老街里,可以感受到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