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九旬失独老人的中秋陪伴:保姆一家成为新的家人

日期: 来源:济南时报收集编辑:济南时报

许广平已经90岁了,她不能久坐,走路也变得困难,即便是搀着两根拐棍,也仅仅能从客厅走回卧室。她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老伴和儿子什么时候去世的她都记不起来了,只隐隐记得儿子去世的时候才“二十五六岁。”

许广平独居了40年,早在20年前,她就签好了遗体捐献协议,老伴和儿子的遗体也都捐献了,她说这是老伴还在世的时候全家就商量好的。

保姆马琪已经照顾许广平4年了,于许广平而言,马琪不只是保姆,更似家人。每年中秋,便是许广平家少有的热闹时刻,马琪的爱人和孩子们都会聚到许广平家,五口人,热热闹闹吃上一顿团圆饭。

吃一顿团圆饭

今年中秋是马琪跟许广平一起度过的第4个中秋节。

自从马琪开始到许广平家当保姆,每到逢年过节,便是许广平家少有的热闹时刻,马琪的爱人和孩子们都会聚到许广平家,五口人,热热闹闹。

过中秋,得吃团圆饭。羊肉是马琪爱人用小火煨炖了几个小时的,炖到骨头和肉用筷子轻轻一拨就能分开,软软烂烂,最适合许广平的牙口,再来一碗汤,撒上点香菜叶子,许广平能喝两碗。栗子是朋友送给马琪的,正宗的山栗子,马琪先用剪刀在栗子上划一道口子,再蒸熟,最后用烤箱烤一遍,这样做出来的栗子,又香又糯,许广平最爱吃。

马琪上高三的儿子虽然学习紧张,但中秋当天,也一定会抽出时间,去陪许广平吃一顿团圆饭。

饭菜上桌,马琪的小女儿诺诺一定要挨着许广平坐。马琪把肉切得细细碎碎,把鱼刺挑出,鱼肉分装到盘子里,诺诺便会把这些专属于许广平的饭菜,一样一样端到她面前,许广平看着诺诺进进出出,笑眯了眼,“她是我的精神支柱。”许广平盯着诺诺。

饭桌上,许广平说中秋是团圆节,得喝酒。马琪的爱人拿出了自己酿的酒,给许广平倒了一指深,“奶奶你要少喝。”一旁的诺诺像个小大人一样嘱咐许广平。

五口人围桌而坐,诺诺给每个人分发筷子,“筷子上画着小鱼,奶奶是黄色的小鱼,妈妈是红色……”

第三任保姆马琪

许广平说自己现在变糊涂了,很多事都已经记不清。但许广平会跟每个来到家里的人说一遍自己名字的含义“我父亲是广饶的,我母亲是首都的,那时候首都不叫北京叫北平,所以我的名字叫广平。”她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掏出纸笔,颤颤巍巍写上“许广平”“广饶的广,北平的平。”她喃喃着。

许广平的身体每况愈下,她逐渐无法照料自己的生活,“一天24个小时,我得在床上躺20个小时。”她不得不请保姆。这些年的保姆,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许广平对每个照顾过她的人都记得特别清楚:干了4年多的小杨,干了两年多的大杨。许广平说,直到现在,小杨还会带着儿子孙子不时来家里坐坐。

马琪是许广平家的第三任保姆。在去许广平家之前,马琪是个全职宝妈。她坦言,刚开始去许广平家当保姆,只是想赚个零花钱,工作内容也不难,给许广平洗洗衣服,打扫打扫家里的卫生,天气好的时候扶她去晒晒太阳,大多数时候,马琪要做的就是看护许广平和陪她聊天。

在外人看来,保姆马琪跟许广平早已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马琪每天8点半到达许广平家,下午4点半下班,但马琪不在的这段时间,她总是担心。许广平行动已经不便,马琪就把许广平家里每个房间的墙上安上了扶手,可以让许广平随时能有东西扶着,预防她摔倒。马琪说,许广平是个要强的人,“她能自己干的绝不麻烦我。”

马琪的工资不算高,但现在已经不是工资多少的问题了。“这么多年了,就像家人一样,奶奶现在身边离不了人,孩子也喜欢奶奶,我们就想着陪她开心地度过晚年。”

“我和奶奶是闺蜜”

许广平依赖马琪,马琪知道。许广平家餐桌的透明玻璃下,压着马琪女儿诺诺画的画、剪的纸,还有一张过年时,诺诺画给许广平的贺卡。“她最会哄我高兴了。”说起诺诺,许广平的眼神亮了起来。

许广平的手机屏保是跟诺诺的合影照片,照片里,两个人都身穿粉红色外套,许广平坐在轮椅上,诺诺站在一侧,笑得露出门牙,许广平侧脸眼神宠溺地看着诺诺。许广平说,她最爱这张照片了。

天气好的周末,马琪就推着许广平出去遛弯晒太阳,诺诺就会像小尾巴一样跟在身后。诺诺最爱给许广平拍照,许广平说自己是诺诺的“模特儿”。

许广平家客厅的柜子下面,藏着诺诺的“宝藏”,有诺诺写的字、画的画、做的手工……许广平翻出一个透明的塑料外卖盒子,里面有一张诺诺的自画像,粉红色的裙子,高高的马尾,用剪刀剪成了立体的,立在盒子底部,许广平说,这是诺诺特地给她做的,“奶奶你要是想我了就看看这个。”

诺诺也依赖许广平,她总是想方设法跟许广平多待些时间,“爸爸妈妈你们走吧,我在这儿陪奶奶吃完饭再走,你们到时候再来接我,别来太早了。”诺诺说她最喜欢听许广平讲故事,也喜欢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许广平。“我和奶奶是闺蜜。”

说起诺诺,许广平语气里都是骄傲,“在学校里是‘三好学生’,画画也好,写字还得奖了。”(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马琪为化名)

记者:梅寒 摄影:王汗冰 校对:王菲 编辑:刘玉红 摄像:王汗冰 摄像:梅寒 剪辑:徐超

相关阅读

  • 今晚你家饭桌的“重头戏”是啥?等你来晒!

  • 月到十五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又是一年中秋节今天,你和家人团聚了吗?中秋至,合家欢共赏一轮明月,同食一个月饼拍一张中秋团圆照再做上一桌丰盛的家常菜便是人间最好时节今年中秋
  • 到医院复查后,患者家属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 湖南日报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胥梅占 陈亚男)“通过一年多不懈地努力,妈妈她老人家逐渐康复了,治疗效果一次比一次好,看到老妈开心的笑容,我们一家人也特别欣慰!”
  • 一封感谢信,见证16年医患情

  • 张奶奶特别送来了一面锦旗。在北仑张奶奶眼里,过去的16年,见证了她与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游湖平之间的医患情。“我们认识16年啦,他就跟我的家人一样,我牙齿疼了、掉了
  • 暖!头班司机与老年乘客之间不为人知的故事.....

  • 记者:王纲 通讯员:万建国 李静 刘亭 伍思莹“以前带老伴去医院时,你提前到站等我,现在他不在了,你又‘服务上门’,特意来看我,真是令人感动!”9月21日,当家住南航花苑小区的王奶奶开
  • 背着95岁奶奶去天安门看升旗的他,还有个身份

  • “奶奶,看到了吗?”“看到了!”9月的一个清晨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罗伟明背着95岁高龄的奶奶激动地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晨光中,奶奶看得目不转睛一个劲地对孙子说:“真的和
  • 蒋奶奶走了,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在册仅剩10人!

  •   2023年9月18日上午9时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蒋奶奶在湖南平江逝世,享年102岁。  蒋奶奶(根据老人及其家属的意愿,研究中心暂不公开老人的个人信息)
  • 新城社区妇联:一户一策微关爱,用爱撑起半边天

  •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妇联紧紧围绕上级妇联部署要求,积极指导基层社区妇联,想困境家庭之所想,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扎实推进“一户一策”微关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九旬失独老人的中秋陪伴:保姆一家成为新的家人

  • 许广平已经90岁了,她不能久坐,走路也变得困难,即便是搀着两根拐棍,也仅仅能从客厅走回卧室。她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老伴和儿子什么时候去世的她都记不起来了,只隐隐记得儿子去世的
  • 半亩塘艺术村“中秋之夜”

  • 听民乐、观戏曲、点花灯、秀糖画……9月29日晚,半亩塘艺术村组织举办“中秋之夜”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大量来自武汉、岳阳等周边地区游客参与互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所
  • 2023年国庆档新片票房超8.3亿

  •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30日16时36分,2023年国庆档新片票房(含预售及点映)超8.3亿元。《前任4:英年早婚》《坚如磐石》《志愿军:雄兵出击》暂列前三位。
  • 美国纽约市因极端降雨天气进入紧急状态

  • 美国纽约当地时间9月29日遭遇强降雨,纽约州长霍楚尔宣布,由于出现极端降雨天气,纽约市、长岛和哈德逊河谷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当天,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了一系列洪水警报。截至中
  • 新乡姑娘潘臻琦:亚运赛场绽芳华

  • 杭州亚运会各类赛事激情上演。在瞩目的篮球比赛中,新乡姑娘潘臻琦表现神勇,让人铭记于心。她在场上一如既往的稳定,一如既往的拼命……希望潘臻琦在中国女篮接下来的比赛中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