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81.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 2.5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过去一年里,我市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今天(6月1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度苏州生态环境报告。苏州人的蓝天白云守护战都取得了哪些成果?一起来看看!
今天上午,记者从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苏州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克服不利气象条件等诸多困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市GDP实现2.4万亿元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鹤介绍,过去的一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在各方的努力下,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苏州市各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同比下降;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浓度同比持平;臭氧(O3)浓度同比上升。
2022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3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3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86.7%;达到Ⅱ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50.0%,同比上升10%。
长江(苏州段)总体水质稳定在优级水平,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质稳定在优级水平。(完整版2022苏州生态环境报告可前往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
“我们在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劝退高污染、高耗能建设项目,培育绿色工厂,完成整治3427家‘散乱污’企业(作坊)。”张鹤表示,蓝天白云是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直观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图/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鹤
为了苏州的蓝天白云,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一直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副处长朱健表示,要继续在精准治污上下功夫,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效能。
同时,要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度,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并定期发布空气质量改善“红黑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和督查帮扶,协同并举推动大气环境高质量改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无废城市”建设成为了今年新增的重点工作。据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处处长崔岩介绍,“无废城市”是国家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主要目标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探索打造‘无废工厂’和‘无废供应链’。持续提升垃圾分类质效,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崔岩表示。
苏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到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为美丽苏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