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牡丹入画走遍天下,全国80%的牡丹工笔画来自这里...... | 乡村振兴·“花

日期: 来源:新黄河收集编辑: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勾线、分染、罩染、调整、题款、用印……淡勾浓抹间,一幅幅雍容华贵的牡丹跃然纸上。一笔一画、一丝不苟,转瞬之间,一朵明艳的牡丹在纸上栩栩如生。

山东巨野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也是中国工笔画学会命名的中国工笔画之乡。这里的工笔牡丹画文脉流长、底蕴深厚,工笔牡丹画创作量、销售量在全国占80%以上。据巨野县书画院院长程军伟介绍,院内开设了“陪伴花开”工笔牡丹画专项培训班,强化书画技能培训,打造“陪伴花开”志愿服务品牌。经过系统培训,帮助普通农民向专业画师转变,“让每一位书画爱好者都能学上画,画好画,吃好书画产业饭。”

6月25日,在巨野书画院的画室,一位位农民画家、60岁老人再就业画家、残疾人画家正在一丝不苟的晕染画作。紫的婀娜,粉的俊俏,白的迷人,色泽艳丽。大V们在惊叹于巨野书画院工笔牡丹花风姿绰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绘画文化在巨野县激发出的内生动力。

目前,巨野工笔牡丹画已发展成为一个富民产业。全县书画产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创作品120余万幅,在全国的纯手绘工笔牡丹市场占有率达80%,作品远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实现年综合产值20亿元。

编辑:周末

相关阅读

  • 牡丹区:美德信用赋能 引领文明新风

  • “我们每一名居民都要邻里互助,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公益等群体活动,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近日,牡丹区西城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美德信用宣讲进社
  • 争做市场监管的“绚丽牡丹”

  • 王成宇 郭浩然作者单位: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四月的菏泽,满城花香,各色牡丹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曹州、百花等十余处牡丹园均呈百花争艳之势。她
  • 受降雨影响 哈尔滨铁路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 受降雨影响:6月24日,桦南开往佳木斯的6215次、4017次旅客列车停运。6月24日,牡丹江开往鸡西K7149次,牡丹江开往东京城的4062次、4066次、4074次、4064次、4068次、4072次列车停
  • 臭牡丹长什么样子?不妨来看看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胡艳实习生 龚雨6月20日,武汉市白玉公园里的臭牡丹开花了。臭牡丹花型酷似牡丹,花的颜色鲜艳却伴有恶臭味,故称为臭牡丹。白玉公园养护专家介绍,臭牡
  • 巨野县麒麟镇:打好粮食安全“主动仗”

  • 巨野县麒麟镇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精心指导、精准服务,全力抓好田间管理、基础设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和政策落实,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今年以来,全镇开展小麦“一喷三
  • 巨野县田桥镇:全力打造“龙头镇”“幸福镇”

  • 近日,笔者采访了解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巨野县田桥镇以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规划“三园两区八个和美乡村”总体布局,实施十亿级乡村振兴产业园、百亿级绿色低碳
  • 大力支持水利贷款投放 彰显“水利银行”本色

  • 水利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农发行牡丹江市分行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信贷投放,持续擦亮“水利银行”特色品牌。宁安市湖库清淤及水生态综合治
  • 课堂开到田间地头 带来牡丹度夏“凉”方

  • 专家讲解牡丹养护知识“这片地里的盆栽牡丹,总体水肥管理可以,但由于最近气温高、光照强,出现了部分植株叶片干黄、焦边现象,需要搭建遮阳网,早晚适量浇水……”昨日临近中午,在老
  • 引水 调水 节水 —— 山东菏泽抗旱保灌一线见闻

  • 临近夏至,记者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苏阁险工10号坝上看到,黄河水量充沛,水利设施正常运转。百余米外的郓城黄河河务局苏阁管理段办公楼内,值班人员通过各类设备观测河势、水位。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中国首例自动式粮堆沉管机筑牢粮食安全

  •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为响应科技强国政策,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推动
  • 北京2762家机构可开展居家医护

  •   昨天,2024年北京市老年健康宣传周启动。目前,本市有2762家医疗机构登记了巡诊、家庭病床服务方式,可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今年本市将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预防和
  • 翠屏山深处有“秘境”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翠屏山一带,在今天看来,山丘连绵,翠绿掩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沧海桑田,这些濒海山丘随着海岸线的进退时隐时现。滨海的风景,远看海天一色,近听潮起潮落,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