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州民政:砥砺奋进“百千万工程” 织密兜牢乡村民生“保障网”

日期: 来源:金羊网收集编辑:金羊网

志愿者为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的老人送餐上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通讯员 李国全 徐洁莹

图/通讯员提供

从春至冬,广州的民政工作者一直奔走在村头巷尾。

回望2023,广州养老服务再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善”暖社区慈善项目获全国表彰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代表发言;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等一批国家试点、示范点工作成效显著……

每一项工作,都出自民政工作者的“铁脚板”——在广州市从化区凤二村,志愿者和社工化身长者饭堂的“配送员”;在南沙区东涌镇,“地名上图”让大排档店主感叹生意更好了;在白云区寮采村,村民们在指尖、在祠堂商议大小村务;在清远市连南三排镇,村里老少都记着广州的帮扶……

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当每个村的短板逐渐加长,就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局即冲刺。2023年,广州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以加强民生保障为抓手,通过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加大多元帮扶力度,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民政领域落地见效。

从化区街口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邀请逸泉社区长者共同贺冬至

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绘就老有颐养“幸福画”

“村”是“百千万工程”的最前线,如何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是民生大事。如今,2839个颐康中心(站)已覆盖全市村居,1294家长者饭堂不断向乡村延伸,新增完成74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广州民政部门多措并举,加快促进养老资源要素有序流向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养老服务协调均衡高质量发展。

“幸福食堂的饭菜很好,帮我省了很多工夫。”在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60多岁的张姨和患有残疾的儿子同住,因长期劳作,她的身体出现了病痛。自2020年8月村里开了幸福食堂,她和儿子就几乎顿顿不落。除了市、区的补贴,还有乡贤捐款和社区基金补充食堂运营经费,她和儿子每人每月花120元,就能在周一到周五吃上两顿热乎的三菜一汤。

此外,从化区慈善会还资助乡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在凤二村幸福食堂用餐。依托幸福食堂,凤二村不仅引入了更多慈善力量,还激活了村里志愿服务的活力。食堂每日有40人至50人需要用餐,他们分散在全村22个经济社和13个自然村。当村里的厨师做好饭后,村里的志愿者和社工站的社工就自发前来分装、配送。

小饭堂里有着大民生。通过“长者饭堂+社区基金”的模式,从化让更多的留守老人“认真吃饭”。今年10月,在距离凤二村近100分钟车程的从化区良口镇北溪村也建起了长者饭堂。目前,从化共有48个助餐配餐点,服务能力覆盖全区221个行政村和58个社区。至2023年11月,从化全区的长者饭堂已累计服务1344人。

除了让老人吃得放心,还要让他们住得安心。

12月初的一日中午,86岁的冯伯正在从化区敬老院和隔壁屋的老友记看电视、聊聊天,护工循例来到房间加入他们的对话,并确认几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需要半护理的冯伯已在这里住了3年,他说:“在这里吃得好,工作人员护理得也很好。”

在冯伯看来如常的日子里,一场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提质增效的改革正在从化悄然推进。

在公开招投标后,12月初,从化区敬老院已完成交接,这也是全区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落地的首个项目。从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敬老院保持社会福利性质不变、兜底保障功能不变,优先为特困人员和有需要的社会老人提供更加精细优质的养老保障服务,同时还将实行社会化运营,为辖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一切改革都要服务于满足老人的需求。从化区敬老院现任运营负责人莫先生介绍,目前在住老人大多需要一级护理,这对敬老院的医疗和康复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接下来,区敬老院将建设护理院,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与康养结合。

而对更多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他们期盼能在“一碗汤的距离”内享受养老服务,广州正在农村一块块拼齐颐康中心(站)的拼图。

2023年8月底,增城区建成348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实现村居颐康服务站全覆盖。至2023年11月,从化区已有261个村居颐康服务站,8个街镇均有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再加上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平台)1个,区、镇、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从化逐步打通农村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有的村子位置偏远,下沉至村的颐康服务站成了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支点。如今,从化以江埔街凤二村和鳌头镇帝田村为试点,打造“养老服务中心”,从化区民政局积极引导专业力量进驻农村地区,运用爱心到家、如愿行动、社区基金三个平台,因地制宜开展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项目。至今,从化已培育123名农村邻里互助养老员,这支队伍为624名老年人开展互助养老服务,打造本土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品牌。

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积极为困境儿童链接爱心物资

精准统筹城乡社会救助 撑起困难群众“一片天”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广州民政部门继续精准有力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努力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让“百千万工程”更有温度。

2023年,广州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38元,同比增长3.5%,特困供养等相关标准联动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发放,惠及14.4万残疾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875元,1.8万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落实分类帮扶和常态化关爱。

每一项数据、每一笔款项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全市民政工作者穿行在村镇的大街小巷,用脚步和笔头紧紧牵挂着上万个困难家庭。

翻开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占比为86.19%,而在从化区,这一比例仅为45.80%。从化地域广、农村人口多且居住较分散,面对这些实际情况,从化通过建立“大数据+铁脚板+小线索”的工作模式,让救助更精准、更有人情味。

许叔自2020年2月起在从化区鳌头镇申领低保救助,他有肢体二级残疾且患有慢性疾病。然而,在开展家庭经济状况动态复核时,核对报告却显示他的名下有商事登记,在某蔬菜合作社担任相关职务,应作退保处理。从化区民政局通过进一步调查核实,确认许叔确实不在该合作社工作,且从未收到该合作社的任何收入。核实这一情况后,许叔经过办理商事登记变更手续后不再担任该公司的相关职务,仍继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当‘大数据’提示救助对象不符合规定时,我们没有‘一刀切’退保,而要用‘铁脚板’入户了解情况,发现‘小线索’,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让救助更有温度。”从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从化继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62名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享受全额低保标准。截至10月,全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共215户802人,严格认定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86万人次,共发放补贴3939.4万元。

救助没有就此止步。从化打造“如愿行动”众扶互助平台,全区的社区工作者、社工、志愿者深入村居社区,收集贫困家庭、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的“微心愿”,用互联网链接社会公益慈善资源。“如愿行动”带去的不仅有物资,还为农村困难家庭送上屋顶加固、厕所改造等微改造服务,积“微”薄之力,聚众善之心。

广州市3000多名基层儿童工作者,牵挂着每一朵“祖国的花朵”。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已在全市176个镇(街)全覆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也在迭代升级。

以增城为例,南部的新塘镇打造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保护为重点的示范站点,中部的荔城街、中新镇打造突出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保护特色的示范站点,北部的派潭镇打造以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为重点的示范站点,让孩子们即使在相对偏远的农村,也能感受到“零距离”的关爱。

如今,广州已建立特困供养人员的定期巡访制度,镇(街)每周入户探访率100%;把“穗救易”平台打造为全市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的指挥调度中枢,汇集全市民政服务对象相关的1400万条基本信息、资金发放、照料护理、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信息,让困难群众服务需求与救助服务资源供给对接匹配更精准,帮扶“指尖办”,暖意在心间。

地名“上图”链接人流物流 带动乡村经济“步步高”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广州民政部门从“地名”小切口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吸引客流打卡美丽圩镇,打通乡村物流的“最后一米”,让“土特产”销往天南海北,激发“百千万工程”的“镇”能量。

“一到周末,店里的‘生面孔’就多了。”何沛贤在南沙区东涌镇大稳村经营一家大排档,一直做本地生意。今年年初,他把自家店铺的地址上传到地图软件,即使没有细算营业额,他也直观地感受到:“客人多了、店里忙了,收入自然涨了。”

循着精准的定位,游客能找到的不只是村落深处的一家店。

扫描“东涌全域旅游地图”上的二维码,全镇22个村的农家乐和采摘园的地址、联系方式一目了然。走进村镇,还有多张地图指引游客深度游,把地名背后的历史细细道来,在村里还能取阅主题旅游路线图文手册,吸引游客再来南沙。南沙128条村被一个个地名“串珠成链”,让乡村留住了乡愁,让游客握住探寻南沙美味美景的“钥匙”。

小地名何以迸发大能量?

2022年9月,南沙区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随后,市民政局会同南沙区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由民政部门地名业务骨干、高校专家、社区志愿者等225人组成的专业队伍,培训人员500余人次。他们和村民们一同捧起手机,仔细研究起地图软件上的南沙村落,“查缺补漏”,还挖掘了当地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农产品等乡村特色资源。

至今,南沙区已核查道路(街巷)7460条,对1589条“有路无名”道路(街巷)规范命名,新设置路牌巷牌3183个、门牌652个,采集乡村地名4450条,编制“一村一图”128幅。曾经无名的路有了名字,过往搜不到的地名有了精准的定位,快递小哥的效率更高了,村里商户的销售渠道更畅通了。

地名不仅把游客带进南沙,还让南沙的农产品破了圈。南沙青蟹、新垦莲藕……当一个个农产品带上地名“名片”,再借由一场场助农直播走向大江南北,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

地名承载的不只是乡愁和品牌,更有相关产业发展的机遇。如今,广州市民政局已圆满完成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在总结梳理南沙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在全市接续开展“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助力绿美乡村建设”专项行动。

30对新人在广州花都举行集体婚礼

持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奏响乡风文明“和谐曲”

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广州民政部门大力推广城乡基层议事协商“116”工作法,有序推进全市507个和谐社区(幸福村)、57个重点创建村居、16个特色示范村居以及南沙区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为基层社区、村居修好一座座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坚实“连心桥”。

大小事务多方议、友祠茶馆议村务、线上也能作表决,在有着7350名常住人口的白云区钟落潭镇寮采村,议事协商机制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2021年11月,寮采村被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两年来,村里的议事空间延展到线上,从提议到决议的时长从至少一周缩短至一天内,议事协商更高效。来穗人员在全村占比不足6.2%,但当村里制定出租屋、厂房管理等关乎外来人口利益的制度时,他们的意见一定会被听取。

寮采村的创新源于一次次大小村务议事协商的积淀。

从集资修路、公共服务配套,再到重修萧氏大宗祠、发展产业,寮采村逐渐建立并完善了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分层多元城乡议事协商机制,这些协商成果也带动了村里经济发展、培育了村子的乡风文明。经由议事协商后筹资重修的萧氏大宗祠,其中的友祠茶馆如今已成为村民议事协商的重要阵地。2023年至今,寮采村共开展线上和线下各类议事75场,3863人次参与,协商事项317件。

乡村治理的新风貌不仅凝结在有形的基建和产业中,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早在2022年10月,广州各村(居)已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今年3月底全市各村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以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为例,红白理事会负责协办村里的红白事,曾邀请金婚银婚夫妇分享好家风经验,组织村里少年儿童开展好家风诗歌朗诵会,也曾开展“白事”社区宣传活动。截至今年4月初,成立近一年的凤二村红白理事会指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10余件,“理”出了乡村新风尚。

在花都,今年1月,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对外服务窗口迁往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岭南园,此后在元宵节、“520”、七夕和12月28日举办4场集体婚礼或集体颁证仪式,共有158对新人参加。今年,全市累计举办100多场集体婚礼,累计9000多位新人及亲友参加,“小型婚礼”“大美婚俗”新风理念在广州深入人心。

清远市三排镇小学使用社会组织捐赠的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动员社会力量齐心协力 激发帮扶乡镇“新活力”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要求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答好帮扶协作这道“必答题”,广州民政部门广泛动员慈善力量和社会组织,以广州所能精准匹配当地所需。

在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6·30”前夕,广州市慈善会深度联动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广州市派驻各地驻镇帮镇扶村指挥部和工作队,启动“2023年善美乡村资助计划”, 资助梅州、清远、湛江等地15个乡村振兴优质慈善项目,资助总额194.5万元。

除了市慈善会外,广州各社会组织广泛链接教育、医疗等资源,助力帮扶地区乡村振兴。

“有广州的医生做‘后盾’,我们遇到疑难杂症求问有门。”8月上旬,村民们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卫生院门口排起了队,这是2021年以来广州市医疗行业协会带来的第三场义诊。该院院长曾吉刚感叹:“设备多了,村民看病近了,卫生院医生多了学习的机会,这些帮扶切实提升了山区医疗水平。”

义诊只是开始,帮扶一直在线。

2021年底至今,广州市医疗行业协会牵头开展“穗医惠民·情满瑶乡”广州对口支援三排镇医疗帮扶专项行动。通过远程医疗请广州三甲医院的专家为村民会诊,迅速协调医疗资源帮助意外烧伤的患儿和地中海贫血患儿到广州治疗。截至目前,协会已动员引导16家社会组织、医疗器械企业、医院向卫生院捐赠120万元的医疗设备、电脑、药品等物资,进一步助力三排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水平。

医疗守护村民健康,教育照亮乡村未来。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广州多家基金会和商会协会为三排镇的学校送上“开学礼”——100台电脑和教学多媒体设备提升硬件、“维C健康晚餐计划”改善营养、困境学子奖学金项目助力向学、心理咨询辅导课程排解烦忧……“这些帮助贴合学校实际需求,对孩子成长和学校发展很重要。”三排中心学校校长唐六贵说。

今年9月下旬,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再度奔赴三排镇,联动10余家社会组织为三排镇中心学校师生送上“志愿服务+奖学助学+美育课堂”等多项公益服务,捐赠款物价值6.4万元。作为“聚力助学 童向未来”专项帮扶行动的牵头单位,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已联动27家商协会参与三排镇教育帮扶,累计投入款物超2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广州社会组织支持三排镇款物合计约1000万元,全市有120多家社会组织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展699个帮扶项目,累计投入款物价值超2.4亿元。


相关阅读

  • 广州发布年花“藏宝图” 千万盆年花放心选

  •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悦、通讯员穗农宣报道:农历龙年临近,广州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盛会——迎春花市也将到来。12月28日,伴随花艺师精彩的插花表演,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4年
  • 株洲西站将实行新运行图

  • 2024年1月10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将实行2024年第一季度运行图,调图过渡期为2024年1月7日至2024年1月13日。调图后,株洲西站将日均开行列车112列。其中:始发2列、终到2列;上行63列,下
  • 山东滕州:南沙河镇人大代表寒冬走访送温暖

  •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连日来,南沙河镇人大组织部分镇人大代表,深入全镇脱贫户家中进行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愿望和诉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建
  • 广州明日15时—22时或迎首波出城高峰

  •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严艺文、郭思琦,通讯员交通宣、交宣报道: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27日发布元旦假期交通出行状况预测。据预测,元旦假期广州旅客到发总量为337.4万人次。节前1日(12月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广州发布年花“藏宝图” 千万盆年花放心选

  •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悦、通讯员穗农宣报道:农历龙年临近,广州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盛会——迎春花市也将到来。12月28日,伴随花艺师精彩的插花表演,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