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解码新时代“文化惠民”西安样本

日期: 来源:西安晚报官方账号收集编辑:西安晚报官方账号

6月17日傍晚,暑气渐消,西咸新区底张街道孙家村村口广场前一片热闹,“老哥,来这么早!”村民孙启发一边和早到的村邻打招呼,一边用随身带的小凳子占了个前排的好座位。当越来越多的附近村子的村民也密密麻麻围拢在舞台前,或站或坐,百年易俗社“送戏下乡”小分队演员们唱起秦腔《火焰驹》选段《表花》,带众人进入有滋有味的秦腔世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惠民是一座城市的使命、情怀,更是责任。2024年开年至今,以“戏曲进乡村(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形式领衔的西安文化惠民演出,已推出数百场,打造出城市四方一个个大众共享、与众乐乐的“艺术驿站”。它们更新理念、提升意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精准对接群众新需求,在“听民意”“暖民心”的过程中,将“送文化”变为“种文化”,开辟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融合新空间,让文化与群众、文化与城市的亲密无间。

舞台无处不在:让文化更接地气 让人人“触达”艺术


舞台可以在哪里?在西安,舞台“不设限”。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只要群众需要的地方,西安的惠民演出舞台就出现在哪里。


“老师,美猴王的金箍棒这么耍对吗?”6月14日,西安经开第十小学的校园里秦音缕缕,笑声不断——当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三意社秦腔小分队走进校园,通过生动的讲解与互动体验,孩子们享受了一场乐趣满满的“秦腔课”。许多小学生在聆听讲解后,跃跃欲试跟着秦腔表演艺术家“换装”戏服,“操练”起刀枪靶子,虽然模仿的身姿稍显稚嫩,但热爱戏曲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扎根。

而在钟楼脚下,家住西一路的李爱琴,最爱做的事就是每周末到易俗社文化街区的露天戏楼前,看易俗社在周末雷打不动的惠民演出,“有名家,也有年轻娃,唱得美着呢!我一般都早早来,带个板凳,不只秦腔戏迷,好多游客也跟咱一起看嘞。”老人笑着总结着自己的“观演经验”。


戏在舞台,戏更在民间。让文艺为人民服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时代添彩,近年来,西安市积极探索“百姓满意、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市财政每年落实专项资金补贴文化惠民演出市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文旅局在统筹组织“送戏下乡”“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中,突出对市属各国有院团及其精品创作的引导、整合和利用,铺排完善演出地点,实现文化供给与需求高质量对接,不断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聚合效应,让惠民演出有“广度”,亦有“深度”。

属于西安人的惠民演出,因此显现更多样的呈现方式:寒来暑往的璀璨剧场中,“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季”“市民音乐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普及公益活动,让高雅文艺表演主动“放下身段”“撤下门楣”;田间地头的村广场上,名团大团、名家名角成了频频现身的“舞台主角”,让乡村百姓的文化生活底色更加斑斓;城市地标街区的舞台展示中,如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这样的“春晚常客”近距离地向市民游客尽显“绝活”,形成显著的文旅带动效应;伴随西安市戏曲进乡村活动实现百分之百的网络直播/录播率,就连网络云端,也成为“文化惠民”演出的“新舞台”……


“今年截至6月17日,仅西安易俗社,已经在易俗社文化街区、西安市周边各区县等地公益性秦腔演出87场,场场直播,惠及观众12.9万人次。”易俗社工作人员蒲先生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住在村里,也能看到名家们的演出,日子真是越过越美啦。”美美看了一场“秦腔晚会”后,孙启发笑着说出自己的心声。

惠民走心走情:把“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

伴随时代发展,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高,文化惠民演出不仅为市民大众带来丰盈的精神享受,更通过打造一个个丰盈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让表演者和观演者都成为文化生活的参与者、建设者,彰显城市文化品位和质地。


因此近年西安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推进过程中,不管是政府组织方,还是院团艺术家,都在形成一个共识:文化惠民演出绝不能是“一台节目到处演”,需要尊重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把文化惠民的“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建立品种丰富、“以需定供”的文化惠民“菜单”,让文化艺术在“叫好又叫座”中,真正惠及民生。


针对大学生的沉浸式讲座,针对中学生的“教辅结合”,针对小学生的“体验为主”——西演·青年团、西安三意社、西安易俗社等戏曲院团每每在组织秦腔进校园活动前,都要经过仔细安排,“我们希望通过更适合不同年龄青少年的接受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学生们心中。”西安三意社总经理助理、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张崇学告诉记者,“做到每场活动既有专业戏曲知识普及,又有戏曲专业展示,同时增加互动体验。让孩子们通过学习体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量身定制”,是所有文艺院团俯下身子进基层的“惠民准则”——今年,西安话剧院为更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校园,特意创编了《愚公移山》《我的演员梦》《交通信号灯》等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小而美”剧目,将课本故事风趣幽默地搬上舞台,让语文学科与戏剧教育更好融合,所到校园深受师生们的喜爱;让传统艺术更好的进社区、进乡村,西安歌舞剧院、西安市豫剧团等院团创排精编了戏曲、小品、歌曲、乐器等节目的综合性晚会,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跨界项目,拓宽演出的形式和内容,创造新的观演模式;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将该院特色的“戏剧工作坊”搬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舞台,邀孩子们在校园中走上舞台,化身“小小戏剧人”,体验剧目的互动演出;周至县剧团则充分发挥基层院团的优势,充分聆听惠民演出的乡亲们的“点戏心声”,再有针对性地送去大家的秦腔“心头好”……


“场场都不同,场场都精彩。”西安市说唱艺术团业务副总经理杨锦龙这样总结今年以来说唱艺术团已完成的近百场文化惠民演出及进校园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和演出内容方面,我们根据当地老百姓、师生的爱好,每场调整节目,喜欢听戏的增加秦腔,年轻人多就增加歌舞类节目,小朋友多就提供魔术、杂技、小丑、变脸等节目,使节目受众面更广,社区群众反馈来的好评大幅提升。”

是清新健康、诗意盎然的生活氛围;是行走在基层,与公共空间的碰撞交汇;是让新的“跨界”文化体验成为彰显精神和趣味的最佳载体——


当秦腔、曲艺、杂技、儿童剧等多个门类的高品质文化艺术内容,通过一场场惠民演出,共同汇聚起汩汩流淌的文化之流,它们链接优质文化资源,创新打造沉浸式“文化惠民演出”新生态,最大程度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市民艺术素养,铸造城市文化艺术品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有了更广阔的大舞台。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阅读

  •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 平川区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就业创业等各个领域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为广大人民
  • 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给郑州带来什么?

  • 六月郑州,迎客天下;魅力古都,宾朋云集。一条条发展举措、一场场高端对话、一幕幕精彩演出……仲夏时节,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郑州精彩绽放。这是一场全面总结我省推进文旅文创
  • 汤阴菜园:“盛世梨园我来唱”乡韵浓浓

  • 百姓大舞台,想唱你就来。近日,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盛世梨园我来唱”戏迷擂台赛在菜园镇如火如荼开展,戏迷们用铿锵有力的唱腔、专业精彩的表演,为群众送上了一段段精彩的戏曲,
  • 《福清海丝文化探秘》《利桥风华》首发

  • 福清积极融入“海上福州”建设,打造闽都文化国际品牌,6月19日上午展示新成果——《福清海丝文化探秘》《利桥风华》在福清首发。新书发布会现场。《利桥风华》和《福清海丝文
  • 浙江安吉:以非遗为点 走出旅游发展新路径

  • 非遗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现代人们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二者具有天然的契合点。非遗自身具备的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同时,与旅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解码新时代“文化惠民”西安样本

  • 6月17日傍晚,暑气渐消,西咸新区底张街道孙家村村口广场前一片热闹,“老哥,来这么早!”村民孙启发一边和早到的村邻打招呼,一边用随身带的小凳子占了个前排的好座位。当越来越多的
  • 隆回县:用好“三力”优化营商环境

  • “2023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4项指标进入全省优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投资有吸引力、发展有竞争力、市场主体有活力,推动了隆回高质量发展。”6月20日,在隆回县优化营商环境推
  • 洛阳市:主播走一线 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一线

  • 6月19日,洛阳市安委办、洛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主播走一线 带你看安全”第二期网络宣传活动正式上线。通过主播现场走访、线上直播互动,带领广大网友“云”参观企业安全生
  • 定了!长春此地征收

  • 18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工程项目(南关段)国有土地征收决定公告关于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工程项目(南关段)国有土地征收决定公告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根
  • 长春此地发放3000000元消费券

  • 近日,农安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面向所有在农人员(含域外来农人员)发放300万元消费券,在县域限额以上统计在库零售企业和对外营业的限上餐饮企业消费使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活
  • 【新闻速览】尉犁县各单位工作动态

  • 夏日炎炎孜然香 助农行动暖人心正值孜然收获之际,部分村民存在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收获孜然时遭遇困境。古勒巴格乡库克喀依那木村工作队在得知这一状况后,迅速行动起来,组织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