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进灶房、如厕有水冲、保洁有专人、健身有广场、胡同绿亮清、休闲有长廊……”家住兖州区新驿镇高一村的孙秀兰,逢人就夸环境整治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昨日,记者从兖州区获悉,全区296个行政村开展了一次集“天空飞、地面转、水面寻”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全覆盖整理行动,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乡村振兴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压实镇、管区、村、户四方责任,推进三改一厕、绿亮清和文化进乡村等一系列举措。”兖州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专班负责人钟燕说。据介绍,兖州区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专班,采取“六位一体”网格化包保,2900多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村居,既对各镇街整治工作进行指导,又不定时进行暗访检查。变平面督导为“三位”立体化督导,由无人机负责“天空”区域、检查人员负责村庄平面和坑塘水面,对村内卫生死角、围挡区域、坑塘水面等日常巡查难发现的问题,及以往不愿面对的其他问题进行集中曝光,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限定完成时限。覆盖全区296个行政村,各镇街成立“专业评比组”,评比组由镇分管领导带队、环卫、执法、管区、村“两委”等主要负责人参加,对村庄整治效果进行联合研判、评比、排名。
“在人居环境治理中,我们的村‘两委’一开始也有守摊子、吃老本的思想。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天天评比、周周调度,很多村你追我赶,想着法提升环境。老百姓每天用眼睛盯着,咱再不干,这事说不过去。”新驿镇王楼村支部书记王光亮说。兖州区对各镇街评比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实时传送至工作交流群,督促镇街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将督导情况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形成工作专报,跟进督办;对工作迟缓、连续排名靠后的镇街在新闻媒体进行集中曝光。通过比拼劲、晒成绩,充分调动了镇、管区、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今年,我们对接驻村第一书记和区乡村振兴局,不仅对主街道行道树进行了更新,对健身广场和图书阅览室进行了粉刷,还对下雨积水管道进行了疏通管护,得到大家一致称赞。我们村通天然气、改厕、绿化、亮化等达到全覆盖,人居环境提升后,给村庄和老百姓带来了各方面的好处。”王光亮说。
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兖州区进一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组织引领、指导协调和督导推进环境整治。“镇党委把新驿镇高吴桥村四个村整合,组建高吴桥党委,对党的事务实行一个口子管理,很多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新驿镇高吴桥党委书记、省级文明示范村高一村支部书记孔伟柱说。
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