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我国学者提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方法

日期: 来源:奔流新闻收集编辑:奔流新闻

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胥传来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手性颗粒,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研究成果11月1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衰老》上。

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属性,是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完全重合,正如人的左右手。

“手性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同样的成分,生理活性迥异。有的左手性无毒,右手性就有毒。”论文通讯作者、江南大学教授匡华介绍,西方曾发生“反应停”事件,就是当时人们对手性物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江南大学胥传来团队研制的新型左手性颗粒。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摄

胥传来告诉记者,此次,团队基于手性原理,研制出一种新型左手性颗粒,让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实验小鼠服用该型颗粒三个月后,小鼠的行为学表现明显改善,说明其认知能力得到提升。研究人员又对小鼠的脑部切片进行荧光染色,发现服药小鼠的神经炎症因子减少了近九成。

研究人员将服药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其他患病小鼠的肠道中,发现受体小鼠的认知能力也有所恢复。多学科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小鼠服用该型颗粒后,血清中的吲哚乙酸含量大幅提升。

“吲哚乙酸是色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吲哚乙酸含量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论文第一作者、江南大学博士生郭晓说,之后,团队深入研究了吲哚乙酸与大脑功能的关系。

▲胥传来(左)和郭晓(右)观察实验得到的手性颗粒。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摄

据匡华介绍,团队研究发现,新型左手性颗粒经口服进入小鼠肠道后,能够调节肠道中的益生菌,促进色氨酸代谢为吲哚乙酸。

“我们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又证实了吲哚乙酸能够穿越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改善脑部免疫微环境,抑制神经炎症,从而修复神经元功能。”匡华说。

胥传来表示,目前人类尚未找到能够彻底战胜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此次团队基于手性原理尝试干预肠道菌群,有望为治疗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来源丨新华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持续高热量饮食会为减肥设置障碍

  • 减肥时管不住嘴,可能是因为脑细胞“习惯”变胖。11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汪浩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持续高热量饮食的情况下,抑制食欲
  • 我国科学家发现调控肺泡干细胞分化新机制

  • 为什么人到了四五十岁以后肺泡的再生能力普遍下降?肺泡干细胞分化是怎么调控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汤楠团队经过7年持续攻关,成功揭示衰老导致肺泡
  • 新研究成功将“长寿基因”从裸鼹鼠移植到小鼠

  •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团队成功将裸鼹鼠体内一种“长寿基因”移植到小鼠身上,不仅改善了小鼠的健康状况,并且延长了小鼠的寿命。新研究为解开衰老
  • 雷允上健延龄胶囊抗衰老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 近期,雷允上健延龄胶囊2篇SCI论文在《民族药理学杂志》(SCI影响因子:5.195)《Heliyon杂志》(SCI影响因子:3.776)先后发表,两篇论文分别从蛋白定量及RNA-seq基因定性对健延龄抗衰老的
  • 高磊:逆袭,也许从表观遗传开始

  • 我们的基因信息很重要,但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能会通过表观遗传影响我们自身,同时我们上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不仅仅会对他们自身有影响,还可能
  • 一滴污水如何验毒?答案都在这里!

  • 6月是全民禁毒宣传月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在国家毒品实验室这些“黑科技”被广泛应用到禁毒、缉毒工作中它们的本领超乎你的想象↓↓↓一滴污水,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我国学者提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方法

  • 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胥传来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手性颗粒,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研究成果11月1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衰老》上。手性是自然
  •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政策解读活动举办

  • 11月9日,学校举行“部处长面对面”——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政策解读活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同敏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与来自教学一线的15位主管院长、导师和研究生教务工作
  • 2023山东省百强企业名单公布

  • 记者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标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我省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做大做强做优,依据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年报